邱春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国民收入中的企业利润份额:国外理论研究进展评述
邱春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国民收入中的利润份额提升呈现为一种全球现象,大量文献对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一些创见性的成果。通过对近年来国外经济学界在利润份额的研究意义、测量界定、历史变动、影响因素和逻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一系列的宏观因素,诸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技术进步、结构变迁、劳动制度、对外开放、企业制度、政治制度等都可能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影响利润份额的变化趋势。这些影响因素彼此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联,利润份额演进是这些影响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果。
国民收入;利润份额;企业
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民收入中利润份额的提升以及相应劳动份额的下降呈现为一种全球现象,大量文献对其背后的原因和逻辑进行了探讨。本文针对国民收入中企业利润份额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国外经济学界在这些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Blaug曾提到,现代分配理论最大的谜在于为什么大家对工资和利润的份额如此感兴趣[1]。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序言的开始也明确写道:“确立支配这种分配(全部土地产品在地租、利润和工资的名义下分配给各个阶级的比例)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
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对功能性分配和对生产成果按承受机构,即居民、企业、政府三部门分割状况的研究,研究分配格局变动能够考察资本与劳动,或者居民、企业、政府相互之间的关系。
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微观个人分配具有重要影响,如Daudey和 Penalosa的研究认为,要素收入分配是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决定因素,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越高,则个人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越趋于降低。相较于资本,劳动要素一般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国民收入中利润份额的下降而相应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然而对此并不能轻易判断,因为各种收入之间的联系复杂,如企业盈余中的一部分可能会作为红利、股息等财产性收入转移给居民,居民部门收入中也有相当一部分用于积累或储蓄,政府部门用于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收入也无法通过初次分配来分辨,同时政府还要征收所得税。Atkinson认为功能性分配的研究意义有三个方面:一是构建起宏观层面的国民收入分配与微观层面的家庭收入之间的联系;二是更好地理解个人收入分配的差异;三是通过考察不同收入来源的公平公正性来考察社会公平正义。事实上,资本收入的份额是Acemoglu和Robinson解释独裁与民主的经济根源的重要变量。
宏观层面中对国民收入格局的研究都涉及国民收入核算测量问题,其中,讨论和争议最多的问题是对自营收入、混合收入的处理方式。
因为处理方式的不同不仅会使不同研究中核算的口径有所差异,也会对分配格局的分析造成显著影响。Gollin认为,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在统计上的跨国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对自营收入的处理方式相关,通常劳动部门收入估算中普遍低估了自营和其他一些经营收入。将混合收入纳入企业收入会导致企业部门收入份额历史数据和现值的高估,而相应低估居民部门收入份额。要真实地反映初次分配格局,需要将数据做进一步处理,并将不同经济体中的混合收入在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间作出界定和划分。为此,学者们应用了多种方法对自营收入进行处理,如Johnson、Gollin提出了一些具有确定性和比较性的对劳动部门收入估算的修正方法;Young指出,一些国家或地区,如中国、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已经对自营收入的统计进行了修正,但由于自营就业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往往被低估,因此依然会造成劳动部门收入的低估。一般情况下,下面的公式是适用的:
其中,PS是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WS是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Y是扣除净间接税后的可分配国民收入,GOS是国民统计中的营业盈余,NIT为净间接税,YUE是非公司经济组织(或自营经济)的收入,WUE是非公司经济组织(或自营经济)收入中分配给劳动的报酬。
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宏观经济中资本和劳动对国民收入的分割份额大体是稳定的,即“卡尔多事实”。然而之后的事实却证明分配格局是动态演变的。影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因素很多,对上述公式中的各因子产生影响的要素都会导致格局的变动。由于在工业化国家净间接税的份额长期趋于稳定,一般认为居民部门收入份额与企业部门收入份额之间呈现显著的逆相关,演变周期相同而方向相反。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经济活动中的劳动由价值产出中的必要劳动时间补偿,产出价值的其余部分则被资本获取,即按照经典公式,劳动收入份额为:CEshare=资本收入份额为:COSshare=
研究国民收入分配的动态演变历史会发现,国民收入在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配状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生了几次重大转变。这种工业化中的规律性具有普遍性,适用于经济的纵向历史分析以及跨国的横向比较。
一般情况下,工业化会导致企业利润份额上升而劳动收入份额下降。Allen分析了英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情况,发现利润占国民收入的份额大幅提升,而劳动收入和地租收入的分配相应大幅下降。原因在于工业化中的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对资本的需求提升了利润率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工业化后期,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导致企业利润份额下降而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同时,由于未预期的工资上涨和石油危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减慢,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利润份额下降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出现企业利润率强增长现象,要素收入分配中的资本收入,即利润的份额显著提高。证据表明工业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利润份额上升、工资份额下降的趋势,过去20多年里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收入分配明显向资本倾斜。
研究发现,一系列的宏观因素,包括技术进步、全球化与国际贸易、劳资关系、原材料价格等因素都会对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利润份额变动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在一起,发挥着不同方向、不同力度的影响。
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的影响。一般的,经济萧条、经济增长较慢时期,企业利润份额趋于下降,而居民收入份额趋于上升;经济繁荣、经济增长较快时则相反。部分原因可解释为货币工资变化滞后于价格变动,在经济扩张期,销售收入和企业利润首先出现上升,而后工资和就业率提高;相对工资降低,资本劳动比下降,若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则利润份额提升;经济紧缩期则相反。
Bakir认为,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相对关系和资本内部竞争是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相应利润份额的两大因素。经济繁荣时期,在失业率降低的同时,资本间的竞争会加剧。劳动阶层谈判能力的提升不仅会导致名义和实际工资的提升而实际劳动生产率降低,也会使劳动收入份额提升而利润份额下降。Diwan运用135个国家历史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在富裕国家,资本产出比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显著为负,即资本深化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和相应的利润份额下降,这可能与资本存量越高、劳动力讨价还价能力越高相关;而在贫穷国家则相反,贫穷国家资本存量较小,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往往通过压低劳动收入来获得更多经济剩余,并通过吸引更多资本流入完成初始的资本积累[2]。
2.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技术是影响功能性收入分配的主要决定因素。一般情况下,劳资力量平衡会导致实际工资、利润提升与劳动生产率提升同速;而如果工资增长慢于生产率的提升,则显示出力量对比中资本占优势。因此,若技术进步产生对资本的巨大需求,则会导致利润率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提升。Bentolila和Paul用TFP表示技术进步,发现技术进步对OECD国家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显著为负。他们把这一结果归于技术进步的资本增强属性,说明这些国家的技术进步更多地体现为资本替代劳动,是一种节约劳动型的技术进步,资本增进型的技术进步会大大提升利润率和国民收入中利润份额。Guscina用单位劳动时间或单位员工的GDP来衡量技术进步,对18个工业化国家在1960—2000年的历史数据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
Hornstein说明在面对快速技术进步时,企业更倾向于较快的技术设备替换和生产过程转换。由于特定的生产条件需要的工人数量不同,资本形态更新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劳动需求的变动,从而带来频繁的劳动市场波动。这不仅增强了资本相对于劳动的谈判能力,也可以获得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租金。而由于不同产业部门中利润份额的提升情况并不一致,因此歧视性技术进步和部门间生产率发展不同亦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如Torrini对意大利在20世纪70—90年代利润份额提升的研究发现,虽然90年代后其总的利润份额有所提升,但由于存在巨大的部门间差异,因而普遍的技术进步并不能有效解释利润份额的变动。
3.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初次分配格局有较大影响,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与居民收入份额呈正相关,相应的第三产业与利润份额呈逆相关。生产结构调整的背后是消费者倾向和需求结构的变动,即消费者倾向和需求结构如何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或知识密集型的各类商品和服务中分配。罗宾逊等指出,利润和劳动收入分割比例是由消费品与投资品的相对比例决定的[3]。
总体分配格局可分解为产业内分配格局(产业内居民、企业、政府三者或劳动、资本两种要素收入份额)和产业结构(该产业在总经济增加值中的比重)两方面因素,如利润份额可表示为:
其中,PS为国民收入中的利润份额,PSi为第i产业增加值中的利润份额,xi为第i产业增加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若总体分配格局演变主要由产业内部分配格局演变引起而产业结构变化不大,则应分析影响该产业收入分配格局的各种因素;若总体分配格局演变主要由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则应分析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Kyyrä和Maliranta发现,虽然许多欧洲国家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但微观的企业或工厂层面的分配却相对稳定。将宏观国民收入分配进行分解,分析企业或工厂内、企业或工厂间分配的动态变动,发现总的收入分配向资本倾斜主要是由于企业或工厂间资源的重新分配,而企业或工厂内的分配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
4.劳动制度与福利制度的影响。一般认为,工会化会导致劳动工资提升,从而使得企业倾向于使用资本投资替代劳动使用;而工会的衰弱则会削减工人在工资谈判中的力量。
Giammarioli et al认为,20世纪80时代以来,欧洲大陆国家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相应利润份额提升是劳动市场放松管制和工会化程度降低从而劳动成本得到抑制的结果。但是,若对比一些研究给出的各国劳动市场管制程度,可以发现,劳动管制程度与利润、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联系并不明确,管制程度较低的国家的利润份额上升而劳动份额下降的现象也不显著。
福利制度较完善的国家,工人在较高失业福利保障的情况下倾向于花费更长的时间去寻找工资更高、更好的工作机会,因此,国家福利水平高可能增强资本相对于劳动的谈判能力,从而获得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租金。Hornstein et al对欧美国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结果正好与此理论相符,美国的福利制度和政府对劳动市场的干预弱于欧洲,从而在经历技术进步时,美国的失业率较低而企业利润的份额也较低。
5.全球化与国际贸易的影响。全球化从各方面深刻影响着国民收入的分配。贸易、产品、金融等全球市场一体化使得资本相对于劳动力具有更大的流动性,从而资本的谈判力量更强,而中国、东欧等国家加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使得低工资、低技能劳动力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资本相对于劳动力更为稀缺。
进口对国内企业赢利能力的负相关影响被很多实证分析表明,进口与国内消费的比值、国内销售者赢利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当国内市场集中度较高时更为明显。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贸易将导致经济体中出口行业(价格上升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增加,而进口竞争行业(价格下跌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下降。工业化国家主要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或服务,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可能导致资本和技术工人的实际报酬增长较快,而劳动力要素特别是低技术劳动力的实际报酬下降。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较高的生产专业化会导致劳动密集型行业失业的劳动数量超过资本密集型扩张所造成的新增劳动数量,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降低而企业利润提升。而对于这些替代,若要素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相对价格的下降造成的劳动收入下降将超过劳动投入导致的劳动收入增加,从而导致整个分配中利润份额的提升而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
但是进口对国民收入中利润与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不明确,Peltonen et al分析认为,从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和俄罗斯进口导致的内部竞争对欧元区制造业总体赢利能力有负向影响,从美国进口也显示出同样的负相关影响,而从拉丁美洲进口则显示出对总体赢利能力的正相关影响。同时,进口对欧元区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影响也不相同。Ellis and Smith认为,若全球化导致工业国家的就业和工人面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则资本相对于劳动的谈判能力加强,从而导致收入分割偏向于资本。但事实证明工业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工会化程度高的产业,如制造业的利润份额较为稳定甚至是趋于下降的。
6.企业治理制度变革的影响。分配向资本倾斜的背后是企业中劳动与资本力量平衡的变化。Kravis和Kuznet认为,企业治理向现代企业治理方式转变,传统的直接参与管理的资本家委托职业经理层进行企业管理,资本家地位相对下降,从而导致利润份额逐渐下降。Bivens和 Weller认为,企业治理制度的转变与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密切相关,金融资本在机构投资者中的集中程度日益提高,家庭储蓄对管理资产的依赖加大,导致企业股权越来越集中于共同基金、代理商、公共和私人退休基金、保险公司,机构投资者则通过金融和财务力量确保企业追求的股权实际回报率最大化。假设金融市场是有效的,追求股权回报的最大化必然会导致企业追求收入最大化的行为。为追求股权价值创造,机构投资者试图通过股票期权、股票奖励等方式确保管理者的收入依赖于企业的股价表现,业绩不佳的企业则面临恶意收购的持续威胁,也约束着管理者的行为。
将股票期权、股票奖励、派息作为经理人报酬的一部分,意味着企业将把利润中越来越多的份额用于回购股权和支付股息。一个重要的结果是众多制造业企业开始依赖于金融服务,结果制造业就业下降,中间产品进口增长,工会的作用进一步衰弱,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日渐增强。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外经济学界对利润份额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对要素分配意义的思考为进一步的理论探索明确了方向,而对测量方法和手段的拓展,以及对实际的历史和国际数据的分析则为相应的理论分析和构建提供了支撑。当然,研究中也存在大量的争议,而对指标设定的不同,数据的来源、完整性不同,分析的切入点和角度不同,设定的解释变量不同和实证方法不同,也会导致结果上的差异。排除可能的问题,可以发现研究者对利润份额的演变过程及其关键影响因素还存在着许多分歧。未来的研究有必要对各个影响因素的边际贡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如何解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探讨均衡的、合理的利润份额演进路径,将是极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1]BLAUG.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2]DIWAN,ISHAC.Labour Shares and Financial Crises[R].Washington:DC.World Bank,2000.
[3]罗宾逊.资本积累论[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F27
A
1007-4937(2012)02-0059-04
2011-11-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效率和公平相互协调的初次分配制度改革研究”(08JZD0013);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08AJL001);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2XNH063)
邱春杨(1977-),男,福建长汀人,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金融工程研究。
〔责任编辑:陈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