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玲,杨 惠
(1.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2.新疆新实良种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昌吉 831100)
杂交玉米的产量是由多个性状共同作用的结果,各性状对产量影响有主次之分。由于玉米杂交组合的鉴定选择过程较长,工作量较大,进行品种评价时易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各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程度。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玉米产量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关联度分析,以期进一步明确各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为选育优良玉米杂交组合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
试验材料和数据来源于新疆新实良种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杂交玉米组合产量比较试验,参试杂交玉米组合共 11 个, 分别为 XS1、XS2、XS3、XS4、XS5、XS6、XS7、XS8、XS9、XS10、XS11。
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行区,行长8 m。宽窄行种植,宽行83.3 cm,窄行50.0 cm,株距25.0 cm,小区面积21.3 m2,亩密度4500株。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地势较平坦。土壤为沙壤土,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16.8 g/kg,速效氮91 mg/kg,速效磷8.9 mg/kg,速效钾 176.9 mg/kg,pH 值 8.56,中上等肥力水平。底肥亩施二铵20 kg,在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5 kg,田间其它管理同大田。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主要性状有:产量、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行粒数、粒长、千粒重、出籽率。数据测定结果详见表1。
表1 玉米杂交组合各性状测定结果
按照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11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和11个产量性状作为一个整体,即一个灰色系统。以产量为参考数列X0,株高、穗位高、茎粗、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行粒数、粒长、千粒重、出籽率等性状为比较数列, 分别记做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 进而分析系统中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关联度,以反映性状间密切程度。关联度越大,说明因素间变化趋势越接近,相互关系越密切。
先分别求出各个序列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将各个原始数据减去平均值后再除以标准差,这样得到的数据序列即为标准化序列,计算结果见表2。
根据表 2 标准化数据,按△1(k)=|X0(k)-Xi(k)|,求出 X0与 Xi(i=1,2,……11)之间的绝对差值。 结果见表 3。
表2 数据标准化处理结果
表3 各组合品种产量(X0)与各性状(Xi)之间的绝对差值
由表3可知,最大绝对差值△max=3.004,最小绝对差值△min=0.020,根据以下公式计算X0与Xi之间的关联系数:
其中 ξi(k)为关联系数,分辨系数 p 取 0.5。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玉米品种产量与各性状之间的关联系数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玉米产量X0与各因素Xi之间的关联度Ri:
计算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各性状与玉米产量之间的关联度顺序为:穗粗>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粒长>千粒重>株高>穗长>穗位高>茎粗>秃尖长。根据关联度分析原则,关联度大的数列与参考数列关系最为密切,关联度小的数列与参考数列关系较远。因此,在11个性状中,穗粗对产量影响最大;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对产量影响较大;粒长、千粒重对产量影响次之;而秃尖长、茎粗、穗位高、穗长等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穗粗与产量间的关联度最大,所以要选育出高产品种,应当首先选择果穗比较粗的品种;出籽率、穗行数、行粒数与产量间的关联度也较大,因此,在杂交玉米品种选育中,要选择出籽率高、穗行数多、行粒数多的品种;同时,也要注重选择粒长、千粒重高的品种;而对于秃尖长、茎粗、穗位高等性状可适当放宽要求。此外,在品种选育中要注意统筹兼顾,注意各性状所起的重要作用,尽可能做到各性状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自身的增产潜力。
表5 玉米产量与各性状之间的关联度及排序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对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的定量描述和比较,可以为研究作物育种中多性状的相对重要性提供一种直观、明了、操作性强的方法,有利于在作物育种中抓住重点,有的放矢,为选育多抗高产的玉米杂交品种指明主攻方向。
[1]邓聚龙.灰色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2]岳尧海.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玉米科学,2004,12(4):21 ~ 22.
[3]雷铁拴.灰色系统理论在农业上的应用[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孙海潮.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的应用[J].玉米科学,2006,14(2):47 ~ 49.
[5]罗湘宁,许志斌.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4926 ~ 14927.
[6]程万春,彭忠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41 ~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