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延青
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 100730
渐进式康复护理促进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评价
章延青
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 100730
目的 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促进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200例,随机将200例患者分为渐进式康复护理组(观察组100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00例)。渐进式康复护理组除常规治疗外,主要配合渐进式早期康复活动、健康教育、认知危险因素、心理指导、控制高危因素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等。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年,两组患者从生理检测结果、运动耐受强度、胸闷的发作频率、射血分数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行早期渐进式康复护理是安全的,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冠脉支架植入术;高危因素
运动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虽然无法治愈其心脏疾病,但是久坐不动之生活方式却会增加心脏疾病发作的机率,因此养成规律性运动可降低心脏疾病发作的危险,但是过度的运动对心脏病患者反而会使症状加重,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1]。由此可见,有效的心脏复健运动对心脏病患者是不容忽视且应积极学习的。本文笔者根据我院2006年4月~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200例,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干预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并对术后患者心脏康复的效果进行评价,现将材料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样调查法,调查了2006年4月~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200例,其中,男134例,女66 例,年龄 35~73 岁,平均(50.9±4.2)岁。 患病年限 1~23 年。文化程度:大学49例,高中、中专72例,初中以下79例。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梗死行PCI者。②合并严重心、肺功能损害生命垂危者。③合并认知和感觉性运动语言功能障碍者。④由于文化水平或语言功能等原因无法完整交流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同意。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研究对象200例随机分为渐进式康复护理组(100例)和常规护理组(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除接受传统护理干预外,同时还接受了研究者给予的有计划的、系统的、有评价的渐进式康复护理策略。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的干预方式均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商定,共同制定基础目标和最高目标,并对目标的实现与否作出相应的计划及改进,建立完整的评价系统和长期随访机制,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1.2.1 提高认知水平 认知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同样的外界刺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对该刺激的认知存在差异有关[2]。所以针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应详细调查患者及家属对冠脉支架的认识,讲解冠脉支架的功能、病程生物学进展情况,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知识进行辅导,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表1 住院的运动方式
1.2.2 生活方式干预 吸烟会加速血小板凝集,引起心肌缺血,导致支架植入部位内膜再狭窄。一项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心脏支架手术后30~50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复发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因此心脏支架手术后,强烈建议冠心病患者戒烟。另外还应禁忌饮酒,酒精可致血液循环加速,增加心脏负担,导致疾病复发。
1.2.3 饮食调理 限制热量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尤其是术后初期,应少食多餐,以流质食物为主,并避免过冷过热的膳食。随着病情好转,可适当增加半流食,允许进食适量的瘦肉、鱼类、水果等。经常保持胃肠道通畅,以防大便时因过分用力加重病情。饮食应清淡且富有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另外需保持低盐饮食。
1.2.4 渐进式护理康复 住院的运动:根据每项运动或日常活动所需的MET数,由低至高渐进安排而成,活动速度最快以每日0.5MET为原则[一个MET指安静的坐在椅子上,每分钟消耗的能量;相当于 3.5 mLO2/(kg·min)或 1.0 kcal/(kg·h)]。每一个阶段均包含准备运动和等量的日常活动。准备运动主要目的是在准备患者的活动耐力,以执行该阶段相当等量的日常活动,因此需先通过准备运动方能执行等量的日常活动;进而运动量由1 MET进展到3.5 METs。住院期间的运动情况见表1。
出院后的运动:出院后指导一般各项日常活动,家事、职业和休闲活动所属MET数之多寡,以便能渐进的依发病后时间增加运动量,由4METs进展到7~9 METs。见表2。
表2 出院后运动方式及运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脂、活动强度、胸闷发作频率、射血分数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年,两组患者从生理检测结果、运动耐受强度、胸闷的发作频率、射血分数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4。
根据统计,中国心脏支架用量正在迅猛增长,如此众多的支架手术一方面给大量心脏病患者带来康复喜悦的同时,也带去了不少隐患。心脏支架没有绝对的“使用期”或“寿命”,有的支架会伴随人的后半生,但有些支架在短时间内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支架附近损伤的血管内皮可能诱发血小板堆积,再次形成血栓,阻塞血管[3]。另一方面,置入支架后保养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患者是否需要“返修”—再
表3 两组患者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脂情况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脂情况比较()
组别 体重指数(kg/m2) 收缩压(mm Hg) 舒张压(mm Hg) 胆固醇(mmol/L) 三酰甘油(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观察组对照组t值 P值19.30±1.31 23.87±1.15 15.26<0.05 123.00±8.38 152.00±8.92 10.08<0.05 71.40±7.40 96.5±9.82 3.98<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mol/L)3.20±0.55 5.12±0.65 3.86<0.05 1.60±0.51 3.23±0.70 5.69<0.05 1.95±0.66 3.12±0.75 3.44<0.05 1.68±0.22 1.19±0.30 3.25<0.05
注:1mm Hg=0.133 kPa次放置支架或做心脏搭桥手术等[4]。
表4 两组患者运动耐受强度、胸闷的发作频率、射血分数比较()
表4 两组患者运动耐受强度、胸闷的发作频率、射血分数比较()
注:判断运动强度耐受标准:以患者自我感觉为准,活动是轻微气促在休息后4 min减轻
组别 爬楼梯(级/次) 胸闷发作(次/个月) 射血分数观察组对照组t值 P值74.19±5.31 53.87±5.15 3.49<0.05 3.40±1.18 10.41±1.89 9.08<0.05 0.71±0.07 0.65±0.08 3.18<0.05
养成规律的生活及持续心脏复健运动,可降低心脏疾病发作的危险。心脏复健运动能增进心脏血管功能,达到控制血压及减少心脏工作量的益处,并可改善疾病症状、降低低密度血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本研究中采用渐进式康复护理来促进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的康复,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年,两组患者从生理检测结果、运动耐受强度、胸闷的发作频率、射血分数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心脏渐进式康复运动即可增加身心功能。首先会针对患者体能做运动测试,由复健专业人员测出您目前的体能状态,筛选运动中可能的危险性,再针对个人体能,订出最佳的运动计划。心脏渐进式康复运动对患者的好处如下:①增进心脏血管功能:运动训练后可降低心跳速率,增加心脏射血量,加强身体对氧气吸收、运用,降低身体血液回流的阻力,以控制血压及减少心脏工作量[5]。②改善疾病症状:规则运动训练,对人体心脏血管系统有控制血压及减少心脏工作量的益处,因此患者以往经常出现的症状,例如心绞痛、呼吸过快(呼吸喘)、心悸、疲倦感、晕眩等,也会获得改善。③控制疾病的危险因子:运动训练有助于高血压及血脂蛋白浓度的控制;可使血压稳定及高密度血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增加,低密度血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④改善心理反应:除了生理效应外,运动训练还有助于心理情绪的稳定。⑤降低社会医疗成本:通过心脏复健运动训练,有效控制疾病的危险因子,降低疾病复发的几率。
另外,心脏渐进式康复运动在医师指示下,可运用于心肌梗塞、稳定型心绞痛、接受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后或其他心脏疾病且病情稳定患者;而一些病情不稳定,仍持续有胸痛、血压不稳定、呼吸困难及心律不齐的患者,则不适合执行。
[1]张莉.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8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B):1057.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 [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9.
[3]王孝枝.冠心病介入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02,4(2):103.
[4]黄抗美,李满华,毛春华,等.早期康复护理对冠心病的PTCA支架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5):451-453.
[5]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 [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1.
Effect evaluation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motion in intracoronary stent im p lantation patients by progres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ZHANG Yanqing
Beijing Hospital,Ministry of Health,Beijing 10073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romotion in intra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patients by progres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Methods200 patientswith intra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06 to January 201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progres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PRN)and routine nursing care group in random.In PRN group,except for regular treatment,early progressive rehabilitation activity,health education,risk factor cognition,psychological guidance,high risk factor control,and poor life-style change were applied.ResultsThe intervention time in the two groups was one year.Physiological test outcome,exercise tolerance intensity,frequency of chest suppression,and ejection fraction were compared in both groups with PRN group superior to routine nursing care group in a 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It is safe to perform early progres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intra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 patients,and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early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life quality.
Progressive rehabilitation;Nursing intervention;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High risk factor
R541
C
1673-7210(2012)12(a)-0140-03
章延青,女,护理专业,主管护师,护士长;研究方向:内科护理(呼吸、心脏专科)或护理管理。
2012-07-13 本文编辑: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