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崛 胡敏芝
(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医学外科,广西 梧州 543002)
意外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是指插管脱落或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将插管拔除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插管脱落[1]。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由于病情较重,置管操作相对较多,而且患者昏迷多,无家属伴随身边,较容易导致导管的意外拔除的发生。意外拔管后重新置管不但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痛苦[2]。因此,充分了解意外拔管的原因并寻求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我院重症监护室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报道如下。
选自我科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入的患者共563例,其中男312例,女251例。年龄2~89岁,平均年龄46.7岁。患者总共置管1783例。具体置管原因见表1。入选患者中发生意外拔管共33例次,其中胃管9例次,尿管6例次,气管插管8例次,深静脉导管6例次,其他导管4例次,意外拔管率为1.8%。其中因护理评估不足,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拔管共30例次,占90.9%,因护理操作不当而造成拔管3例,占9.1%。
表1 患者置管原因分析
清醒时候患者发生气管自行拔管,多是由于对患者肢体缺乏有效的约束性或者约束带使用不到位,当置管离患者手很近时,患者就能通过手或者上半身的移动等而拔除置管,本组患者中6例由于约束不当而拔管的。
临床上气管插管导管多采用胶布交叉固定,当胶布贴于面部时,患者油脂容易分泌过多,胶布粘性减弱后容易松脱并进一步导致导管滑脱。而胸腔或者腹腔引流时管道长度较短,患者翻身也易导致管道滑脱。使用呼吸机时翻身未注意管道的伸展也容易导致导管的滑脱,本组患者中4例由于缺乏有效的固定而拔管的。
患者发生意外拔管时多易出现谵妄、昏迷、躁动、意识不清等症状,也有其他如重症监护病房的特殊医疗环境,限制家属探视等使患者精神烦躁、紧张、悲观等情绪,从而在护理疏忽时未进行有效约束而导致拔管,本组患者中5例由于患者的精神因素而拔管的。
气管插管患者由于导管会对咽喉壁粘膜产生刺激和局部压迫,同时失音又使护士及患者之间的交流产生障碍,患者要求得到不满足而难以耐受气道插管,如若不给予持续有效的镇静,从而导致自行拔管,本组患者中4例由于缺乏充分的镇静而拔管的。
人体大脑皮质夜间一般都处于抑制状态,神经敏感度下降,故夜间护理值班容易出现松懈心理而放松警惕性,从而最终导致管道意外的脱落,本组患者中11例由于意外拔管高峰期而拔管的。
本组患者中3例由于约束不当而拔管的。其中2例交接班时护士解开约束带而使患者将导管拔除。另外1例由于搬运时未取下固定引流袋别针而使导管由于重力原因牵拉下拔管。
对于意识障碍患者一律采取及时的肢体约束,保证患者双手离导管至少20cm,帮忙患者被动活动,以减轻约束带带来的不适感,当患者翻身等活动时应扶持其双手,防止意外拔管[3]。
患者导管固定多采用胶布固定,经口腔气管插管固定可采用新型口导管固定方式,此种方法能较好的预防导管脱出,同时也方便护理行口腔护理。深静脉置管患者需于皮肤上缝线固定后再粘敷贴,对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需重新行缝线固定。导尿管置管时间较长,气囊充满生理盐水相对更加牢固而不易脱出。
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尽量消除患者恐惧、焦虑的心里,使其认识所患疾病的各项资料,反复对意识清醒患者讲解置管的必要性以及意外拔管的严重后果[4]。语言沟通有障碍的患者采用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沟通,密切关注患者的表达想法。
加强护士的培训,让护士从思想上重视意外拔管的严重性,要求护士床旁交接时需确认管道的深度、固定以及位置情况,规范责任护士。
遵循医嘱使用镇静剂,如若疗效不佳需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尽早防范意外拔管。制定严格的护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科内加强监督检查,对重要人物、重要环节以及重点时段行不定时检查,减少护士自身原因造成的意外拔管发生。
[1]陈爱萍.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及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934.
[2]朱胜春,金钰梅.住院患者意外拔(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6-258.
[3]张帷,陈倩,李开亮,等.高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279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5):492-493.
[4]关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意外拔管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7):683-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