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江 宗 智 倪少玲 张 磊 陈志强
1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 116024 2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辽宁大连 116024
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开始大量建造并使用滑行艇和半滑行艇,主要用于军事用途。80年代以后,各种民用滑行艇和半滑行艇的建造数量开始大幅增长[1]。而大吨位半滑行船的研究则大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半滑行船是在大吨位船型上应用半滑行船体,其主要结合了常规排水型船排水量大和滑行艇快速性好的优点[2]。半滑行船的水动力性能与其航态有很大关系。国外一些研究者通过采取在舰船尾部加装艉楔、艉压浪板、艉楔/板结合体等措施,达到了降低舰船功率损耗并提高最大航速的目的[3-4]。 Yaakob 等[5]研究了在船尾添加压浪板,通过调节压浪板的角度,使降阻平均可达 4.5%;Cusanelli等[6]同样研究了在船尾添加压浪板,给出了实船节能效果并已在实船中得到了应用。我国也对其进行了研究[7];左文锵等[8]通过在穿浪双体船船尾添加扰流板(所谓艉扰流板,就是紧贴着船尾封板垂直下伸的直板,其宽度与船尾板宽度相同,深度可根据需要调节,是一种新型的节能装置)并进行实验,证明加装扰流板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且安装和调整更为方便。上述文献主要是针对满载状况进行的研究,本文将在单体船的船尾添加扰流板,对满载、空载和压载3种状况下的减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与研究。
通常,是按体积傅汝德数FrΔ来划分船舶的3种航态,其中
式中,υs为船舶航速,m/s;g 为重力加速度,为9.81 m/s2;Δ为船体静浮时的排水体积,m3。
通常,排水型船舶的优点是大型化,但不能高速化;滑行艇的优点是高速化,但不能大型化。而半滑行船则兼具两者的优点,如美国的“自由”号濒海战斗舰就属半滑行船型。
船舶在航行时的航态与静态不同,并且其航态是随航速的变化而变化。当在垂直方向出现运动和位移时,表明其不但受静力的作用,还存在着流体动力的作用。船体在航行时,沿垂直方向的力平衡关系为:
式中,Δ 为船体排水量,N;ρ为水的密度,kg/m3;Δ1为船体在航行过程中的排水体积,m3;L为沿垂直方向作用在船体上的流体动力(或称升力),N。
半滑行船在过渡状态时,流体动力L占船体总浮力的比重不可忽视,其对船舶阻力具有较大影响,与船舶的航态(升沉和纵倾)也有很大关系。半滑行船的阻力可以通过航态的控制得到改善。
在船尾添加扰流板会改变艉部压力分布变化[10],从而可调整船舶的航态。文献[11]介绍了飞机翼板扰流装置(Gurney Flap)原理,并指出在稳流条件下,在船尾添加扰流板的基本流体动力学原理与其相似。因扰流板的高度与半滑行船的航态及其载况有密切关系,故本文先分3种载况(98.8 kg、152.4 kg 和 259.7 kg)对其进行试验,然后分别在这3种载况下,于船尾加上不同高度的扰流板(2 mm、3.5 mm和5 mm)并对其进行试验,以研究不同高度扰流板在不同载况下船模的水动力性能。
半滑行船的型线图如图1所示。船模为木质材料,船长 3.833m,型宽 0.758m,型深 0.321m,设计吃水 0.204m,最大排水量 259.7 kg。 阻力试验在拖曳水池进行,拖曳水池的尺寸为160 m×7 m×3.7 m。数字控制的拖车速度范围为0.01~8 m/s,速度精度为0.1%。静水中船模的总阻力Rtm通过电测试阻力仪(NS-30)测量。阻力仪的最大量程为 25 kg(250 N),精度为 0.1%。 船模的升沉与纵倾变化由传感器测量。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由高速数据采集卡、放大器和工控机组成,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3种载况下的阻力、纵倾及升沉如图2~图4所示。
由图2可看出,船模阻力是随航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航速下,船模阻力随压载的增大而增大。
由图3可看出,船模纵倾是随航速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航速下,船模纵倾随压载的增大而增大。当 0.24<Fr<0.4 时,船模的纵倾角度不超过0.5°;随着傅汝德数的增大,当 0.4 <Fr<0.57 时,船模的纵倾角显著增大,分别达到 2.57°、1.58°和1.02°;0.57<Fr<0.73 时,船模的纵倾角变化不大。
由图4可看到,船模的升沉为负值,同一航速下,船模的下沉是随压载的增大而增大。当0.24<Fr<0.48时,船模的升沉随航速的增大而增大,至Fr=0.48 时, 达到最大, 分别为 26.08 mm、15.96 mm 和 12.88 mm;当 0.48<Fr<0.73 时,船模升沉随航速的增大而减小。
在不同载况下,在船尾分别加装高度为2 mm、3.5 mm及5 mm的扰流板,以研究扰流板高度对船模阻力、纵倾及升沉的影响。为便于比较,用I表示扰流板的高度,其中I=0 mm表示不加扰流板。Rtm表示不加扰流板时测得的总阻力值,RtmI表示不同I值条件下对应的总阻力。
3.3.1 压载为 98.8 kg 载况试验
由图5 可观察到,当 0.3<Fr<0.47 时,高度为2 mm及3.5 mm的扰流板起到了降阻作用。其中扰流板高度为2 mm,且Fr=0.34时,船模的降阻最大,达到了2%。在其它傅汝德数下,未起到降阻作用,并且其中高度为5 mm的扰流板的降阻效果最差。
由图6可看出,同一航速下的纵倾随着扰流板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扰流板高度为5 mm时船模的纵倾值最小。当Fr=0.58时,船模纵倾达到最大,分别为 0.5°、0.2°和 0.1°;当 0.24 < Fr<0.45 以及 0.68<Fr<0.83 (扰流板高度为 2 mm 和3.5 mm)时,船模纵倾角为负值,船模埋首造成船模阻力增大。
由图7 可看出,当 0.24<Fr<0.76 时,船模的升沉随着扰流板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Fr<0.48时,船模的升沉随着航速的增大而增大,至Fr=0.48 时达到最大;当 Fr>0.48 时,船模的升沉随着航速的增大反而减小。扰流板高度为5 mm时对船模的升沉作用效果最明显。
3.3.2 压载为 152.4 kg 载况试验
由图8 可看到,当 0.31<Fr<0.72 时,扰流板起到了降阻作用,其中扰流板高度为2 mm,Fr=0.35时的降阻率最大,达到了4%。在其它傅汝德数下,扰流板未起到降阻作用。
由图9可看出,同一航速下的纵倾随着扰流板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扰流板高度为5 mm时船模的纵倾值最小。 当 0.24 <Fr<0.43 以及Fr>0.75(扰流板高度为 5 mm)时,船模纵倾角为负值,船模埋首是造成阻力增加的原因。
由图10可看出,船模的升沉值先是随着航速的增加而增大,在Fr=0.48时达到最大,然后便随着航速的增加而减小。另外,船模的升沉值是随着扰流板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3.3 压载为 259.7 kg 载况试验
由图11 可看出,当 0.41<Fr<0.73 时,在船尾添加扰流板对船模可起到降阻的作用,降阻率达2%~6%,其中扰流板高度为5 mm时的降阻效果最好。
由图12 可看出,当0.24<Fr<0.41 时,船模纵倾角为负值,船模埋首是造成阻力增加的原因。同一航速下的纵倾是随着扰流板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扰流板高度为5 mm时,船模的纵倾值最小。
由图13可看出,船模的升沉值先是随着航速的增加而增大,在Fr=0.48时达到最大,然后便随着航速的增加而减小。船模的升沉值是随着扰流板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扰流板高度为5 mm时效果最明显,这与图8和图11所反映的规律是一致的。
1)扰流板高度随着船模压载的不同而对船模总阻力起降阻作用。在载况为98.8 kg时,高度为2 mm的扰流板对船模的降阻效果最好,最大降阻可达2%;在载况为152.4 kg时,高度为2 mm的扰流板对船模的降阻效果最好,最大降阻可达4%;在载况为259.7 kg时,高度为5 mm的扰流板对船模的降阻效果最好,最大降阻可达6%。
2)当 0.24<Fr<0.41 时,船模的纵倾角度不超过0.5°,随着Fr的增加,其纵倾值显著增大。船模纵倾角是随着扰流板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0.24 <Fr<0.41 时,纵倾值为负值,船模埋首是造成船模阻力增加的原因。
3)船模的升沉随着压载的增大而增大;同一载况下,船模的升沉随着扰流板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船尾加扰流板能改善船模的升沉。
4)通过试验观察,发现添加扰流板可以改善半滑行船的艉部流场,并使艉部流线比较流畅,从而减小艉部兴波阻力。
[1]董祖舜.我国对滑行艇、半滑行艇流体动力性能方面的研究及其进展[J].武汉造船,1995,1(2):1-6.DONG Z S.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luid dynamic performance on planing hull and semi-planing hull[J].Wuhan Shipbuilding,1995,1(2):1-6.
[2]龚凯.半滑行船兴波阻力计算方法探讨[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GONG K.An investigation of wave-making resistance of semiplaning[D].Harbin: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2003.
[3]SALAS M,ROSAS J,LUCO R.Hydrodynamic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stern flaps in a semi-displacement hull[J].Latin American Applied Research,2004,34(1):275-284.
[4]TSAI J F,HWANG J L.Study on the compound effects of interceptor with stern flap for two fast monohulls[C]//O-ceans’04.MTTS/IEEE Techno-Ocean,2004(2):1023-1028.
[5]YAAKOB O,SHAMSUDDIN S,KOH K K.Stern flap for resistance reduction of planing hull craft:a case study with a fast crew boat model[J].Journal Technology,2004,41(A):43-52.
[6]CUSANELLI D S,HUNDLEY L.Stern flap powering performance on a spruance class destroyer:ship trials and model experiments[J].Naval Engineers Journal,1999,111(2):69-81.
[7]纪亨腾,陈加荣,李为.舰船尾部改型的几种措施[J].中国舰船研究,2006,1(3):41-46.JI H T,CHEN J R,LI W.Several stern modification measures for warships[J].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2006,1(3):41-46.
[8]左文锵,董文才,夏翔,等.艉扰流板对穿浪双体船阻力影响的试验研究[J].中国舰船研究,2006,1(4):52-55.ZUO W Q,DONG W C,XIA X,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to resistance of WPC by stern interceptors[J].Chinese Journal of Ship Research,2006,1(4):52-55.
[9]盛振邦,刘应中.船舶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10]程明道,刘晓东,吴乘胜,等.高速排水型舰船加装尾板的节能机理[J].船舶力学,2005,9(2):26-30.CHENG M D,LIU X D,WU C S,et al.Energy saving mechanism of stern flap installing on the high speed displacement ship[J].Journal of Ship Mechanics,2005,9(2):26-30.
[11]DAY A H,COOPER C.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erceptors for drag reduction on high-performance sailing yachts[J].Ocean Engineering,2011,38(8/9):98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