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海/李满洲
(1.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郑州 450016;2.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郑州 450016)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腹地,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征的区域,在中国发展战略格局中地位独特。本文所指范围系指主体区即河南省部分(图1),面积16.70×104km2。
图1 中原经济区区域战略位置图
中原地区自古就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城镇体系曾有过辉煌,既有国际大都市洛阳、开封和国都安阳、郑州,也有一批诸侯城邦等二级城市及一大批郡、府、州、县等中小城市。自夏代起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建都,河南省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余年。东汉、唐至北宋,河南城镇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宋代东京曾是世界最大城市。北宋以后,受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迁移及自然灾害和战乱影响,河南城镇化在全国地位逐步衰退。直到19世纪末,总体上一直保持着传统农业社会相对均衡的城镇空间格局。
20世纪以来,随着京广、陇海铁路建设和能源矿产开发,国家生产力布局发生调整,河南形成一批新兴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煤炭、石油等资源开发型城市。这期间城镇化进程又有了较大发展,但总体上城镇化水平在6.4%-27.2%之间徘徊。
2003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若干决定和意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及其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政策,全省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03-2009年,全省城镇总人口从2630万增长到3758万,年均增长188万;城镇化水平从27.2%提高到37.7%,年均提高约1.75个百分点,成为河南城镇化发展快速增长的时期。
目前,全省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序列完整,呈典型的“金字塔”式结构。100万人以上城市2个、50-100万人城市7个、20-50万人城市和县城14个、10-20万人城市和县城32个、3-10万人县城和建制镇75个、3万人以下建制镇747个。初步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局面。未来河南城镇体系将采取“向心集聚、圈层组织、轴带辐射”的空间发展战略。至2020年全省城镇人口达到5400万人以上,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至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从以大规模使用机器为标志的近代化生产开始,河南省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国以前。十九世纪末,官办河南机器局开始生产,随后境内一些煤矿、纱厂等也相继动工,至辛亥革命后,人们重视实业发展,工商业曾一度繁荣。但紧接着的连年战乱加上自然灾害影响,一直没有大规模的产业发展。
第二阶段是建国初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起初河南仍基本上处于封闭的农业社会状态,工业几乎都是手工作坊和工场,只有零散的几家近代工商企业。1949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仅2.98亿元,发电量500多万千瓦时。除生产少量的纱、布、火柴、卷烟和原煤、电力等外,其它几乎为空白。“一五”开始以大规模工业建设为重点,全省集中力量开展了2099个工业项目的建设,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得以改观。至1978年,全省经济发展经历了“文革”和结束动乱后的徘徊。一方面“三线建设”和“大办五小产业”,各地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另一方面,统得过死的计划体制总体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第三阶段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该阶段全省产业发展实际上是个不断的结构调整的历程。先是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努力实现较高增长速度和质量;接着加快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并重转变,由工业推动为主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颁布后,为全省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借助中部崛起的整体优势,利用更广的空间实现生产要素的重组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整体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目前已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食品、能源、有色工业基地与综合交通枢纽,形成门类齐全、体量较大的产业发展体系。
但总体上看,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工业规模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层次较低,资源依赖型产业比重大,经济增长投资拉动和资源驱动特征明显,大部分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
本区自古即是我国农业生产最早的区域,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使农业经济特征十分显著。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兴修水利和防沙除害工作的开展,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家庭承包经营政策的推动下,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的利益机制初步形成,设施农业、订单农业、都市农业、外向型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逐步发展,迄今河南已成为我国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粮食生产能力逾越千亿斤大关。
未来中原经济区建设将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至2020年粮食综合产能达到1300亿斤。
随着中原经济区“三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几十年来,导致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全省仅工业废水排放量1965年为4.9×108t,至目前增加到20.81×108t;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90年为49×104t,至2004年增加到111×104t;固体废物产生量1990年为2039×104t,至2004年增加到5140×104t;全省化肥施用量1978年为52.54×104t,至2004年增加到493.16×104t;全省农药施用量1990年为3.31×104t,至2000年增加到9.55×104t。目前,全省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共计排放量29.34×108t,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89.47×104t,氨氮8.85×104t。上述各类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加之城镇摊大饼式无序扩张,用水量急增和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区内水土地质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异,水环境恶化、水资源衰减、土壤环境污染以及耕地资源灭失问题十分严重,它们是中原经济区“三化”进程中产生的最为普遍和突出的四大地质环境问题。
全省地表水每年曾有51%-63%河段的水质遭到严重的污染。污染最为严重的为海河流域,每年曾有超过70%河段水质被严重污染,超过Ⅴ类水标准,已失去使用功能;长江流域水质,劣Ⅴ类水河段曾近一半;黄河流域水质时好时坏。通过地表水体2200余个数据分析来看,在62项化学组分中,曾有48项均有不同程度地检出。其中,砷检出率13%,最高含量0.05mg/L;硒检出率22%,最高含量0.009mg/L;汞检出率19%,最高含量0.0005mg/L;氰化物检出率达44%。有机类氮、化学需氧量、生化耗氧量、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磷、氨氮、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等项目污染超标严重。总体上看,全省地表水环境污染普遍而严重,它们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危害或威胁。如1980年郑州某农药厂排放含三氯乙醛污水入熊耳河,使用该河污水灌溉后,1.54万亩农田受害,绝收面积7350亩;1985年济源南漭河上游一化工厂排污,造成附近几个村庄195亩玉米绝收,2400余亩减产;1987年商丘某化工厂排放含农药污水,使附近2.45万亩农田受害,粮食减产约500×104kg;1989年焦作某化工厂排放污水入石河,使用该河污水灌溉后,农作物死亡400亩,树木死亡1.5万余株。
全省地下水408处水质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含量超标率20.3%、硫酸盐超标率4.9%、氯化物超标率7.11%、三态氮超标率25.0%、挥发性酚、铬、汞、砷等被检出。据1991-1998年城市地下水监测资料,城市地下水污染亦普遍而严重,特别是重金属铅、铬、镉和挥发酚等检出率明显增加。如焦作某水源地,氯化物、挥发性酚、铬等含量曾呈增加之势,至1998年酚已超标,对城市供水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
建国初期,全省只有20万眼砖土井。20世纪50年代末,农灌井总数不足2万眼,井灌面积不足1000万亩,城镇及工业建设刚刚起步,估算地下水年开采量约20×108m3-25×108m3;至60年代中期,井灌发展加快,1969年底机井总数达20万眼,井灌面积达1444万亩,城镇及工业建设缓慢发展,估算全省地下水开采总量约37×108m3;70年代城镇及工业建设处于增长阶段,机井灌溉持续发展,至1979年全省机井总数达62.8万眼,井灌面积达3100万亩,当年地下水开采量约77.3×108m3。80年代井灌发展相对稳定,机井总数在61-67万眼之间,井灌面积在3000万亩左右。这期间城镇及工业建设仍处于增长阶段,用水量逐年增加。地下水开采量从1980年的20×108m3增至1989年的33×108m3;90年代以来,井灌发展相对稳定,而城镇化工业化继续加快,地下水开采量呈加剧之势,从1990年的92.5×108m3增加到目前的103.95×108m3/年,最高时达到129.70×108m3(1999)。
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20世纪60年代之前,80%以上的区域水位埋深<4m;之后,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70年代中期,水位降落漏斗已经形成,中心水位埋深10-15m。到90年代初水位埋深<4m的区域缩小近半,最大水位埋深达16m。90年代末水位埋深<4m的区域已很小,豫北局部地区水位埋深达20-22m。到2005年,区域水位降落漏斗总面积已达近万平方千米,水位埋深超过8m的地区已达21224km2,其中超过16m的地区达5166km2,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30余米。区域水位降落漏斗中,南乐-滑县漏斗区面积最大,达5648-7208km2,仅1983-2005年的22年间,水位下降9.28m,年均降幅0.42m;温县-孟州漏斗区面积达532-998km2,自1989年以来水位下降13m,年均降幅0.81m。
在城镇工业布局集中区深井密度较大,深层地下水资源衰减亦很严重,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形成以城区水源地为中心的降落漏斗。其中,郑州漏斗面积约为444.6km2,开封漏斗面积约为122.0km2,商丘漏斗面积约为480km2;焦作、鹤壁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约80m,许昌、驻马店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中心水位埋深>80m。
上述区域地下水资源衰减、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已致一些浅部含水层组基本疏干,包气带厚度加大,由原来1-4m增至10-30m,地下水质发生强烈变异,环境负效应愈演愈烈,表生带湖塘与河道干涸,湿地生态环境萎缩,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频发(图2、图3)。
图4是2010年全省实际来水和当年经济社会状况下,测算的实际水资源承载力结果,18个省辖市中有15个超载,水资源匮乏严重,经济社会规模已超出目前水资源承载能力,成为未来该地区“三化”发展的重要限制性约束因素。
据焦作(1988)、郑州(1990)、商丘县(1988)、尉氏县(1993)等地以及近10年来1:25万农业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全省土壤环境污染普遍。其中,重金属污染严重,主要有汞、镉、铅、铬、砷、锌、铜、镍等。郑州城市土壤中铜、铅、锰平均含量59.11mg/kg、39.63 mg/kg、552.7mg/kg,均高于背景值,铜污染严重;平顶山市土壤镉、铬污染普遍;开封市污灌区镉污染问题突出;洛阳城区汞污染面积大且污染程度较重,其次是镉、铋污染;南阳市土壤中汞、镉、铅、砷、铬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之势,镉、铅的累积效应明显;新乡市区公园土壤存在铅、镉、锌污染,自备水源地土壤锌、铬、铜和镍含量超标,其中以锌超标严重。
2003年全省矿区土壤调查结果显示,矿区土壤均受到砷、汞、镉、铬、铅、铜、锌、锰等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
全省土壤六六六、滴滴涕、氨氮等农药、化肥类污染问题亦很严重。图5系不同土地类型氨氮、COD对水环境污染的贡献率。其中耕地污染贡献率最大、达70%左右,此系化肥、农药大量施用的结果。其次是城镇建设用地污染,亦很严重,达23%左右,此系生活垃圾等污染所致。
1996年全省耕地资源约808万公顷,到2010年则下降到约792万公顷,仅此14年间,全省耕地资源灭失约16万公顷。其间,2001-2003年为急剧灭失阶段。
图3 许昌市地面沉降等值线图
图4 2010年实际来水条件下承载力评价图
在耕地资源灭失的诸因素中,“三化”进程中的城镇及工业建设占用是其主要因素(图6-图8),除生态退耕外,耕地资源灭失主要去向是建设用地,如2006-2008年,建设占用导致耕地灭失分别占总量的87%、94%和97%。如单就2008年数据来看,则几乎所有地市耕地灭失都由建设占用所致,造成不可逆转的生产力破坏和耕地资源的永久性灭失。
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核心极,建设占用导致耕地资源灭失最严重(图9)。
上述中原经济区“三化”进程中产生的突出地质环境问题,是人们不当决策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脱节、与地质环境不协调发展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社会防控政策设计出现偏颇或管控制度供给不力乃至缺失造成的。因此,加强地质环境管控制度跟进和前瞻性防控政策设计是保障未来“三化”建设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
(1)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当地“三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第一定律”长久执行下去。
当今社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很大程度上正在决定着各地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方向和规模,中原经济区亦不例外。因此,要尊重自然、克己服“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当地“三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第一定律”长久坚持执行下去,量力而行、科学发展。要明确区域人口容量、产业规模,合理确定未来“三化”发展布局和建设目标,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内科学部署“三化”建设工作。将资源环境安全与“三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全面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图5 各种土地类型污染贡献率图
图6 1997-2004 年耕地资源灭失去向结构图
图7 2004-2008 年耕地资源灭失去向结构图
图8 2008 年耕地资源灭失去向结构图
图9 2004-2008年建设项目灭失耕地资源图
(2)以省、市、县三级政府为行政单位,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划定地下水社会使用和政府监管单元,建立地下水行政区监测断面。
“三化”进程中的地下水资源衰减和水环境污染很大程度是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和量化监督缺失造成的。目前,河南乃至全国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管控宏观配置机制尚未建立,难以对本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的使用权与保护责任进行合理配置及科学界定。
因此,建议以省、市、县三级政府为行政单位,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划定地下水社会使用和政府管理单元,建立地下水行政区监测断面和纳污限制制度,实施行政断面水环境质量监控与责任追究机制,有效控制地下水环境的质量。同时依据各单元水资源承载能力,上、下游统筹安排,科学分配各行政区地下水资源开采量,确立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及监测预警体系。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加强各单元中三水即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和综合运用工作。建立地下水社会使用和政府管理单元水权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实现区域水资源协调、区域水环境协调、区域利益协调的社会用水和政府管理目标。
(3)坚持“两不、三新”道路,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实施新型“三化”发展战略。
目前,中原经济区正值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速阶段,作为农业与粮食大省,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耕地保护任务繁重,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土资源管理长期面临“两难”困境。为此,针对本地区客观实际,河南探索提出“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三化”协调发展的模式”。该模式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为切入点,驱动村落土地整治和撤村释地工作,进而破解广义城镇化、工业化用地难题,引领整个“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发展。它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这个小杠杆撬动全局性城乡统筹、“三化”协调发展的大工程。
舞钢市实践证明,通过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发展社区产业,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从而引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作用已经显现。新型城镇化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土地的流转,为实施工业化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及其农业现代化创造了前提条件。摸索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简称“两不、三新”),避免了再走“拉美‘摊大饼’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对于有效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和“三化”建设用地矛盾与耕地资源灭失问题具有重大的作用。
(4)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虽然城乡户口体制二元结构的坚冰已逐渐溶化,但尚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制度跟进,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和社会地位,如工资待遇、工伤赔偿、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养老保险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导致他们不能从意愿和情感上放弃农村的土地和宅基地,耕地宁愿荒芜也不愿流转,这是“农民进城不离乡”的根本原因。导致建设用地在城、乡两头膨胀,耕地资源灭失势头难以遏止。因此,应着实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实现与城市市民的平等待遇。这一则能够扎实提高城市的集聚效应;二则可以有效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与复耕工作,进而促进城乡用地增减平衡与“三化”协调发展。
(5)研究制定土地弹性出让政策,促进“三化”内涵式发展与高效集约用地。
当前一些地区“三化”建设用地粗放、宽打宽用现象还比较普遍,单纯依靠用地指标推动发展、只重外延与总量,忽视内涵与集约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亟需把转型发展推到重要位置,在提高用地效率和强度上狠下工夫。禁止搞“花园式工厂”,提高工业园区容积率,鼓励发展多层厂房,并向地下空间拓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根据用地情况和产业周期,研究制定弹性土地出让政策,实行差别化管理,增加粗放用地者成本代价,促进“三化”内涵式发展与高效集约用地。
(6)建立土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开展土地出让、流转各个关键环节质量的管控。
建立土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在土地流转、租让各个关键环节,加强对土壤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充分应用地球化学调查等成果健全土壤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土壤质量监测网络体系,明析上、下手土地出让、流转、接收质量状况,按质论价,构建积极稳妥的土地土壤环境质量公示制度和市场信用交易体系与激励机制,从土地流通使用环节抓起,保障土壤环境的质量。同时,因地制宜、智慧用地,实施差别化的土壤环境质量配给政策,适度允许在一定的空间地区、一定的用途范围内自由选择土地土壤环境质量管控目标,以适应不同用途、不同阶段管治的需要。
此外,要把辖区土壤质量保护作为当地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并纳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同时建立土地土壤质量保护补偿机制,尽快形成政策储备和制度性成果。
中原经济区“三化”进程中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有水环境恶化、水资源衰减、土壤环境污染和耕地资源灭失问题,它们是该地区“三化”进程中产生的最为普遍和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是“三化”进程中人们不当活动与地质环境冲突和背离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结果,不良环境后效愈演愈烈,严重制约了该地区“三化”健康地发展。对此,需从“三化”发展与地质环境资源!赋和承载力相互协调作用入手,加强“三化”发展与地质环境管控政策研究与设计。通过“两不、三新”及其水环境、水资源、土壤环境和耕地资源等针对性管控政策的实施,方可解决诸问题,实现“三化”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Z].北京:国务院,2011.
[2]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原城市群现代城镇体系构建和城乡布局优化研究报告[R].郑州: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0.
[3]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中原经济区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研究[R].郑州: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2011.
[4]河南省地理研究所,河南省国土资源科研院.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空间引导和布局优化研究[R].郑州:河南省地理研究所,2011.
[5]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原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研究报告[R].郑州: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