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芳
(江门市皮肤医院,广东 江门 529000)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临床过敏性疾病,它发病迅速、反复发作、瘙痒剧烈,有时可伴发威胁生命的血管性水肿,病因较复杂,治疗颇难[1]。本院针对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经确诊为荨麻疹的患者128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64例中男31例,女33例;年龄4~61岁,平均27岁;对照组64例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3~57岁,平均年龄2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具有统计学可比性。
风团多发作于傍晚和夜间,首先皮肤有搔痒感,手搔抓后可出现水肿型风团,呈淡红色、苍白色、绛红色。发疹部位:身体各处均可出现,可互相融合成片而呈各种各样形状,数目、大小不定,有灼热、瘙痒、刺痛、入睡困难等临床症状,精神紧张、热、烦躁、物理创伤、月经周期等均可加重病情。皮损时起时消,反复发作,1~2次/天或1次/天不等,消退后未留任何痕迹。80% 患者在瘙痒时有精神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压抑、饮食习惯改变、偏食等表现。
1.3.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内服用药治疗。
1.3.2 干预组方法
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针对荨麻疹患者临床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3.2.1 心理干预
荨麻疹患者由于发病突然,并伴有全身瘙痒刺痛,入睡困难,致使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若治疗欠佳患者还可产生焦虑、悲观和抑郁情绪[2]。因此,要主动接触安慰鼓励患者,对其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给予适当的疏导、精神滋润、爱心关怀,并向患者说明不良的心理因素对荨麻疹康复的不利影响,缓解患者心理困扰,以使其心理处于良好状态,充满战胜疾病的希望和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1.3.2.2 饮食干预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禁食鱼腥、辛辣油炸、发物等刺激性食物,如鱼、蟹、虾、葱、蒜、韭、酒、等;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多饮水[3]。
1.3.2.3 环境干预
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温度,尽量保持恒温。保持空气清新,清扫时洒湿地面以减少空气中的飞尘。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以避免冷热的突然转变。
1.3.2.4 瘙痒的护理
瘙痒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瘙痒处忌摩擦、热水洗烫、手搔抓等不正当的止痒方式[4]。指导患者在瘙痒发作时通过看电视、看书、聊天、讲趣闻等转移注意力,不要过于关注瘙痒;避免用肥皂、冷水或热水洗澡;避免穿着粗、厚、硬及化纤衣裤,内衣应柔软宽松,避免毛织品及尼龙衣物贴身穿着;避免皮肤在烈日下曝晒。
将2周治疗,风团与瘙痒完全消失为治愈;风团与瘙痒基本消失为显效;风团范围减小,发作次数较少为有效;风团与瘙痒无好转或加重为无效。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对照组治愈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1.2%;干预组治愈31例,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干预组荨麻疹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n(%)
荨麻疹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皮肤黏膜的小血管扩张及渗出增加,从而导致瘙痒性、局限性的潮红斑和风团[5]。其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上出现苍白色或红色风团,患处瘙痒、烧灼,发无定处,骤起骤退,且退后不留痕迹。
由于在病因未解除前,荨麻疹往往会反复发作,患者会出现很大的心理压力。Gupta等的研究发现心理压抑、精神紧张可致瘙痒复发或加重。护理人员应能运用心理学理论及技能,确切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适时地与患者沟通、交谈,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积极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使他们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达到预期效果。
在荨麻疹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皮肤护理,即“止痒”。避免让患者因用手搔抓引起皮肤破损而感染,尤其是幼儿和老年人。瘙痒是影响慢性荨麻疹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热和出汗可加重瘙痒,而冷环境则可减轻瘙痒,分散患者注意力、娱乐、药物等均可缓解瘙痒。
本研究中在对干预组采取了护理干预后,发现荨麻疹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了护理干预可改善因知识缺乏而带来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困扰,且可预防并发症,有效治疗荨麻疹患者,促进患者康复。
[1]葛天玮.132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J].中国校医,2007,21(3):240-251.
[2]王欢.浅谈如何做好心理护理[J].中国水电医学,2003,5:305-306.
[3]段宏伟,蔺建华.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及其相关护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21(4):40.
[4]蒋梅玲.荨麻疹的防治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2):32.
[5]毛苏慧.荨麻疹的临床防治与护理[J].河北医学,2005,11(9):848.
[6]钟美容.糖尿病住院病人干预式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 (3):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