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彦 文庆波
河南焦作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病因和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疗效不尽人意。多种因素均可影响临床疗效。为了了解突聋患者主要的发病因素对治疗预后的影响,笔者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突聋患者16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64例(164耳)患者为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颁布的突聋诊断标准[1]。其中男89例,女75例;年龄10~74岁,平均41岁。住院日最长22d,最短的7d,平均15d;病程7d以内(包括7d)者98例,7d以上者66例;突聋伴眩晕、耳鸣者61例,不伴眩晕、耳鸣者103例;听力程度40db以下(包括40db)且听力图形为平坦型者63例,听力程度40db以上且听力图形为斜坡型者101例;入选病例中已排除了双耳发病者3例。
所有患者确诊后收住院,首先行血、尿、粪化验,了解全身情况以便对症治疗,同时开始应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类药物静脉滴注,如有明显的感冒诱因,另加抗生素、抗病毒类、激素类药应用,住院期间持续口服谷维素、维生素B1、西比灵等药。15d为治疗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本文中均按1个疗程来评定疗效),一个疗程前后均有纯音测听图作比较。疗效评定按照197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颁布的标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1]。
表1 病程、伴和不伴眩晕、听力程度和听力损伤类型与疗效分析 耳(%)
突聋相关因素与疗效观察见综合表1。病程在一周以内者治疗总有效率88.77%,一周以上者治疗总有效率66.7%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伴眩晕者总有效率50.37%,不伴眩晕者总有效率87.38%,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听力程度与听力损伤类型见:听力在40db以内且听力图为平坦型者总有效率92.06%,听力在40db以上且听力图为斜坡型者总有效率69.30%。两组疗效经秩和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
突发性耳聋自1944年DeKLeyn最早报道以来,尽管对其病因、预后及相关因素、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等问题,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报道,但由于本病的特殊性,病因仍未完全清楚,病理研究证明,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也存在自愈倾向。迄今许多问题尚缺乏定论,治疗上也无重大突破。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在于能客观地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通过本文中临床观察及综合文献报道,我们认为:突聋预后如何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的因素有三种即发病后就诊时间是否及时、发病时是否伴有眩晕、及发病时的程度和类型。
突聋往往发生于单侧,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大部分患者都认为是小毛病不能及时就医,而突聋的预后与从发病到就诊后综合治疗的时间关系密切,大量研究表明,病程在1~7d内疗效最佳,随着病程延长,疗效愈差。本文患者中病程与疗效的观察也符合此观点。所以我们医务工作者必须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宣传工作,使广大民众发现突聋能及早诊断、正确治疗,争取良好的疗效。
突聋的预后与是否伴有眩晕有无关系已有很多临床研究,但结果不一致,有学者认为突聋的预后与眩晕无关[2,3]。而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伴眩晕的突聋患者预后不良[4]。本文中笔者观察到:突聋预后与眩晕有关,即突聋伴眩晕患者预后较差。对此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检验。
本文中还观察到:突聋表现为轻度平坦型者较中、重度斜坡行者治疗效果要好。分析原因:平坦型从高频到中、低频同时降低受血管因素影响为主要的。从内耳血供解剖来考虑,供应耳蜗的动脉是耳蜗固有动脉[5],当其由于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微循环出现障碍时,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微小血栓形成,盖膜和血管纹萎缩,耳蜗毛细胞及Corti器同时受损,出现全频均匀下降。及时应用扩血管药、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治疗,使内耳尤其是耳蜗的血液供应很快使功能达到有效地恢复,其表现为听力很快。而对于斜坡型者其发病可能不是以血供的因素为主,而与耳蜗神经由于病毒感染、变态反应、神经炎等局部神经受压有关,耳蜗神经的外层有来自蜗底周的纤维组成,传送高频音的冲动;来自蜗顶部的纤维组成蜗神经的中心部传送低频的冲动[5]1001~1014,故受压时出现了高频受损严重,而低频较轻的状况,所以单纯改善微循环效果欠佳。由此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1]中华医学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
[2]封新荣,张红霞,胡延生.伴或不伴眩晕的突聋疗效的分析[J].听力及言语疾病杂志,2000,8(1):9.
[3]鲁亚莉,赵巍.影响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J].现代康复,2001,5(1):48-51.
[4]宋海涛,黄魏宁,周金梅,等.突发性耳聋的听力损失和前庭损害对其预后的影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1997,5(1):64-66.
[5]黄兆选,王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