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强
(长岛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山东 长岛 265800)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多生长在鼻腔后方的鼻咽部、其位置较隐蔽,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应加强临床诊断。MRI和CT是诊断鼻咽癌两种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为比较二者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本院6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表1 参照2008分期标准,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比较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65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活检病理均证实为鼻咽癌确诊病例,病理类型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4例(6.15%);非角化癌61例(93.85%),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5.5±13.7)岁。患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塞、涕血、头痛、中耳炎、听力下降及颈淋巴结肿大等。
1.2.1 MRI
采用GE及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常规SE序列,常规横切面、矢状面和冠状面扫描,扫描参数为T1WITR=400~600,TE=15~25ms,T2WITR=1800~3000,TE=90~150ms,翻转90°,层厚5 mm,层距0 mm,矩阵256×256,FOV210m。
CT检查: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扫描仪,Syngo CT VB28图像三维处理软件包。颈部容积扫描,范围18cm,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s,采集16×0.75mm、断层准值0.75mm、断层宽度5mm、螺距因子0.8。经高压注射器通过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浓度300mgI/ml,流速2.5~3ml/min,剂量100mL,重建层厚3mm。
参照鼻咽癌2008分期方案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颈部淋巴结诊断标准为:①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10 mm;②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③同一高危区域≥3个淋巴结,其中一个最大横断面的最小径≥8 mm(高危区定义:N0者,Ⅱ区;N+者,转移淋巴结所在区的下一区);④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征象包括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周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及淋巴结相互融合);⑤ 咽后淋巴结,最大横断面的最小径≥5 mm。
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2008分期标准,两种诊断方法检查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MRI与CT对T分期诊断一致者例(68.46%),不一致者14例(21.54%),MRI使T2期降为T1期者5例,T3期降为T2期者1例,T2期上升为T3期者4例,T3期上升为T4期者4例;N分期诊断一致者58例(89.23%),临床分期一致者10例(84.62%)。其中T1期、T2期、N0和N1期差异有显著差异性,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两种方法诊断鼻咽癌转移淋巴的比较如表2所示,CT诊断淋巴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各项目比较χ2值>3.64,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种方法诊断鼻咽癌转移淋巴的比较
鼻咽癌(NPC)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多发于鼻咽部的顶壁、侧壁、咽隐窝等部位。其大体形态分结节型、菜花型、粘膜下型浸润型和溃疡型。远处转移可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或癌细胞直接侵及周围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转移至远处脏器。鼻咽癌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塞、鼻涕流血、头痛、耳鸣;晚期侵及颅脑,可发生耳鸣、耳聋、头痛、复视及颈淋巴结肿大,其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即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1]。CT、MRI以其断面成像和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及能清晰显现鼻咽部、颅底和海绵窦等结构,具有准确评价NPC的颅底、颅内侵犯的意义,因而成为目前两种临床最常用的诊断鼻咽癌的方法。采用CT检查和诊断鼻咽癌,具有能清晰显现鼻咽腔内正常解剖结构和深层软组织病变及鼻咽癌周围骨结构破坏情况的优点,对于了解鼻咽癌肿瘤部位、管腔变形或不对称与否,咽隐窝是否变浅或闭塞均有较大优势。此外还可以显现鼻咽腔外侵犯,如鼻腔、咽旁间隙、口咽、颏下窝、上颌窦、筛窦、眼眶、颈动脉鞘区、翼腭窝、颅内海绵窦以及咽后、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2]。磁共振成象(MRI)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力,能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脊液管道、血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等,以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象能分辨鼻咽癌黏膜下浸润程度及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从而诊断鼻咽癌、上颔窦癌等。MRI确定肿瘤界线比较准确和清晰,对放射治疗照射野准确定位十分有帮助,还可评价放疗后脑损伤的程度[3]。为探讨MRI与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本院65例患者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结果的比较和分析,结果提示鼻咽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肿瘤治疗疗效的最有佳方法之一,因此应加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MRI与CT诊断鼻咽癌各有优势和不足,CT检查有利于评价淋巴转移情况并给出关于肿瘤的准确数据,MRI检查有助于发现鼻咽癌原发灶,对鼻咽癌进行准确分期,临床诊断中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其他检查结果选择最佳诊断方案。
[1]蔡亮,张伟,陈跃,黄占文.18F-FDG PET/CT与MRI在评价鼻咽癌颅底骨转移中的价值[J].重庆医学, 2009,44(10):49-51.
[2]马秀梅,陈涛,李莉,等.MRI、增强CT和PET-CT对鼻咽癌颅底侵犯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2010,26(7)75-78.
[3]道亮,陈韵彬,林春浩,等.磁共振三维扰相位快速梯度回波在鼻咽癌分期扫描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