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元平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B超室,河南 安阳 455000)
遗尿症是临床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3岁以后的小儿在睡眠中经常出现不自主地排尿现象。遗尿症临床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遗尿症两种类型[1]。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婴儿从尿床开始,连续6个月或者6个月以上没有出现尿床现象;继发性遗尿症是指患儿在尿床停止后又出现尿床现象[2]。目前关于遗尿症的发病原因以及机理尚不清楚。我院采用超声诊断方法对200例患儿的泌尿系统进行了检查,并对患儿的膀胱容量以及膀胱壁厚度进行比较,分析了可能导致患儿出现遗尿症的关键性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我院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儿科共收治20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其中男性134例,女性66例;年龄2~16岁,平均年龄(7.8±4.2)岁,中位年龄8岁;其中发病患儿主要集中在5-13岁之间。同时选取正常健康患儿60例作为对照研究,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7.5±4.1)岁,中位年龄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以及年龄等指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200例患者其中有家族遗尿症病史者63例。
诊断均采用实时超声诊断仪进行分析,仪器为ATL HDI-5000,检测探头的频率为3~ Mm。在患者进行超声诊断之前首先对患儿7天的尿床次数以及每天的尿量以及每次尿量进行详细的记录。进行临床超声检查之前患儿首先需饮用500mL的水,是患儿的膀胱充实到最大耐受水平,然后进行超声检测,记录患儿的膀胱壁厚度,同时测定患儿膀胱的前后左右上下的直径,患儿排尿时用烧杯收集患儿尿液,并用量筒进行体积测定。排尿结束后在此超声分析患者膀胱壁的厚度,并计算患儿膀胱中仍参与的尿液体积。并对患儿的肾功能以及两侧的输尿管进行检查。各测量指标以及参考范围如下所示:功能性膀胱容量,如患儿的功能性膀胱容量小于或者等于正常值的一般则视为患儿膀胱容量减小;膀胱充盈期膀胱壁厚度应<0.3cm,排尿后厚度应<0.5cm。患儿排尿后残余尿量应不能超过功能性膀胱容量的10%。
200例遗尿症患儿中,其中146例患儿为原发性遗尿症,占73%;43例患儿为继发性遗尿症,占21.5%;1例患者出现了尿失禁,占0.5%。
患儿肾脏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病组患儿7例患儿单侧出现肾缺失,占3.5%;5例出现了严重肾积水,发生率占2.5%;1例出现了肾结石,占0.5%。对照组婴儿肾功能均没有异常现象。超声检查显示结果如表1所示。
正常排尿活动是受外周神经系统控制的机体正常生理过程,其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的促进以及抑制。小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欠完善,因此排尿系统呈现反射性,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加,神经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大约4岁左右儿童就可进行有意识的排尿[3]。关于遗尿症的临床病因目前始终找不到合理的解释,大多说学者认为其为一种多因素作用的表现,其中膀胱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遗尿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采用超声诊断的方法通过分析患儿膀胱充盈状态下和排尿之后的容量以及膀胱壁厚度变化,对200例患者的遗尿症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目前认为患儿膀胱容量减小是导致患儿极易出现遗尿症的主要原因,我们研究显示遗尿症组患儿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患儿为39例,占19.5%,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儿童。遗尿症组患儿在排尿后检测发现膀胱壁厚度明显增加,其中有41例患儿出现次症状,发生率20.5%。膀胱壁厚度增加与膀胱逼尿肌稳定性有着密切关系,现在认为逼尿肌稳定性受到损伤后会出现逼尿肌神经失控,最终导致遗尿症的发生。本研究对患儿残余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遗尿症组37例患儿残余尿明显增加,占18.5%。与对照组相比,残余尿增加患儿数量明显较多[4]。残余尿量增多具有增加患儿膀胱内部压力作用原因。采用超声诊断具有对患儿无创伤等优点,对患儿遗尿症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表1 膀胱异常超声检查结果
[1]魏青,邓会英,高岩,等.泌尿系统超声在小儿遗尿症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2): 1985-1986.
[2]孙枫;刘亚兰;吴瑛.超声对小儿遗尿症的泌尿系统扫查[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3,24(2):126-127.
[3]王德林,唐伟,陈在贤,等.遗尿症患者的尿动力学改变[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9(15):494-495.
[4]杨合英,文建国,王庆伟.原发性夜遗尿症尿动力学检查评估[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2):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