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翔,周立鹏
(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 100872)(2.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浙江 瑞安 325200)
○警察教育训练
警察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周 翔1,周立鹏2
(1.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北京 100872)(2.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浙江 瑞安 32520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警察的幸福感与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公安民警的幸福感水平总体而言较低,其心理资本和上下级关系也有待提高;不同年龄、警种、任职时间、职级、学历的警察,幸福感和心理资本水平也有所不同,亟待管理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警员下属的心理资本水平、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质量均与其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基于这些研究发现,管理层在管理实践中应采取不同举措,通过与下属开展频繁深入的互动构建与下属的和谐关系,由此加强下属的心理资本,从而达到提高下属幸福感的目的。
警察;幸福感;心理资本;上下级关系
主持人:史荣华
公安机关是我国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经济活动和民众生活得以有序开展的重要力量。放眼日常生活,刑警、交警、户籍警、治安警等各种警力已渗入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警种,不一样的是压力源,一样的是肩上任务之重。越是大型、重要的活动,警力戒备就愈发紧张;越是长假休闲之时,缓解交通拥堵、维持出行秩序的任务也就愈发艰巨。一方面是随时待命、高风险性以及关联群体广、社会期望高的工作特殊性,另一方面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前相对短缺的警力配备,以及个人能力、时间及组织资源支持的有限性。警察群体面临的压力之大是其他职业所无可比拟的,而伴随着这样的职业性质,广大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1],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明确指出“要使广大民警能够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由此,改善警察心理品质、提升警察幸福感的要务也有了战略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警察的幸福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也显得愈发迫切和重要。
回顾国内已发表的警察群体相关文章,除了关于警务工作中所用技术的相关研究外,还有针对公安民警本身的理论教育类文章和实证研究,前者多刊登在《公安学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等警学专刊上,后者除在这类刊物上发表之外,还有少部分为国内心理学核心期刊所收录。笔者试图通过实证的方式探讨警察的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故对国内针对警察群体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梳理。结果显示,该类研究多数聚焦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研究又关注于警察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病理症状,相对忽视了警察心理的积极面[2][3]。对此,笔者试图以警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切入点,结合一些外源因素,考察它们对于警察幸福感的共同影响。
幸福历来是人类的共同诉求,但关于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中Diener于1984年关于幸福感的理论和研究更是引起了国际学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同。他指出,幸福感包含认知和情感两类成分,具体可分为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三方面。围绕这一理论,学者们开发了幸福感的一系列测量工具[4],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口学变量、人格等内在特征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幸福感水平[5]。本研究将借鉴此框架,考察这三种因素对于广大民警幸福感的作用效果。
就个体特征而言,人们的心态或心理素质对于其生活和工作状态的重要性已众所周知,但在学术领域,这样一组可塑造、可培养的心理品质却未受到足够关注。综观积极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领域,“心理资本”指的便是人们的一组积极性核心心理资源,它包含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性四种成分,具备可测量、可开发管理、类状态以及有利于工作绩效等特征[6]。自Luthans提出该概念以来,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其对于组织中个体的态度、行为和绩效的正向影响,且其作用要显著地大于自信、乐观等独立心理品质[7]。鉴于心理资本对人们的情绪健康、满意度的改善作用,笔者设想具备更高心理资本的警察,幸福感也更强。
就外部因素来说,结合我国悠久的历史背景,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影响和儒家文化的积淀与熏陶,使集体主义、关系意识、关系文化深深植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对于中国警察这一纪律严明、等级清晰、讲求士气和服从的群体来说,与上级之间关系的亲疏又是关乎其心理状态好坏的重要因素。而生活中也不难发现,那些与领导者互动更密切、深入的下属,也往往更加积极自信,斗志昂扬,警察作为广大职场人中的一部分亦是如此。由此,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也构成了本研究所关注的警员幸福感的一大潜在影响因素。回顾学术领域,“领导-部属交换”便是反映上下级关系质量的常用指标,这一概念由Graen等人提出,旨在考察领导和下属这一对偶关系中的交流和互动情况。已有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领导-部属交换”对于下属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广泛影响[8][9]。由此笔者设想,与领导者关系更好的警员,将拥有更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更高的幸福感。
此外,针对人口统计学变量,笔者在搜索和梳理国内警察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性别、年龄、任职时间、职级的警察,心理健康水平也有所不同。故本研究也对公安队伍进行了细分,以考察不同警察群体在心理资本和幸福感方面的差异。
综上所述,笔者旨在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揭示广大民警的幸福感状况以及民警自身的心理资本、与上级之间的关系质量对于其幸福感的潜在影响。
(一)样本。本研究选取了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及其下属派出所的506名警察作为调查对象,在抽样的过程中尽量实现了样本在不同性别、年龄、警种、职级、任职年限之间的平衡,提高调查样本对于全国公安队伍的代表性。对调研对象实施问卷调查,最终收回问卷491份,筛选得到有效数据423份,有效回收率为86%。
就样本结构来说,警察群体在性别方面有着明显的职业特殊性,即男性多于女性,样本中男女比例达到了9.7∶1;年龄方面,21-30岁的占39.6%,31-40岁的占41.2%,41-50岁的占17.8%,51-60岁的占1.4%;警种方面,治安警占57.2%,交警占20.8%,刑警占22%;学历方面,高中或中专占3.9%,大专占28.1%,本科占67.8%,硕士占0.2%;从职级上看,由于本研究旨在调查警察部属的心理资本、与领导关系及主观幸福感,调查范围不涉及单位的高层领导,主要由中层干部及基层警员组成,故正科级及以上占1.9%,副科级占8.6%,科员占72.7%,科员以下占16.8%;任职时间方面,5年以下的占39.2%,6-10年的占 24.9%,11-15年的占 17.3%,16-20年的占10.7%,21年及以上的占7.9%。
(二)研究工具。针对研究目的,笔者选取了台湾学者陆洛编制的CHI-20(20题版《中国人幸福感问卷》)作为幸福感测量工具,以Luthans开发的PCQ-24(24题版《心理资本问卷》)测量警察的心理品质,以Graen等人编制的LMX-7(7题版《领导-部属交换量表》)测查警员与其上级之间的关系质量。另外,笔者还参照相关实证研究的结果和警察群体的特征选取了性别、年龄、学历、警种、职级、任职时间等6个人口统计学变量,以考察不同警察的心理状况差异。
(三)数据统计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6.0和Amos17.0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主要涉及的方法有: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
(一)警察的幸福感、心理资本水平及上下级关系现状。
表1 警察的幸福感、心理资本、领导-部属交换总体情况
表1中描述统计结果显示,警察的幸福感和心理资本、“领导-部属交换”平均得分仅位于量表最低-最高分数段的42.1%、62.1%和59.9%百分位,对照问卷中各题项表述及选项可知,广大公安民警的心理品质和幸福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上下级的互动关系也有待改善。
针对不同警察子群体在上述两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也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了对比研究。
首先,就幸福感来说,在6个人口学变量中,年龄、学历、警种对幸福感的主效应显著(F=4.68,p<0.05;F=5.08,p<0.01;F=23.12,p<0.001)。具体而言,不同年龄的警察幸福感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序为:51~60岁>41~50岁>21~30岁>31~40岁,其中,51岁以上的警察SWB要显著高于后三个年龄段,41~50岁者显著高于31~40岁者,但21~30岁与31~40和41~50岁的差异均不显著。学历方面,高中或中专毕业的警察幸福感最强,明显高于大专或本科及以上学历者,而大专学历者又显著高于本科及以上毕业的警察。警种方面,交警的幸福感明显高于治安警和刑警,后两者差异并不显著。
其次,就心理资本水平而言,在6个人口学变量中,任职时间和警种对心理资本的主效应显著(F= 2.29,p<0.05;F=6.44,p<0.01),即不同任职时间和警种的警察心理资本水平不同。具体来说,任职时间为21~25年的警察心理资本最强,16~20年的次之,两者差异不显著;5年以下、11~15年和6~10年位列第三到第五,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26年以上的最弱,明显低于任职16~25年的警察。三个警种中,交警的心理资本比刑警和治安警的要强,刑警和治安警不存在显著差异。
此外,对于“领导-部属交换”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学历和警种对于“领导-部属交换”的主效应显著(F=3.05,p<0.05;F=14.64,p<0.001)。就学历而言,高中或中专毕业的警察与其领导的互动水平高于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毕业者,后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警种方面,交警的“领导-部属交换”水平要显著高于刑警和治安警,刑警和治安警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不同警察群体在幸福感、心理资本和上下级关系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对此笔者将在下文展开讨论。
(二)警察的上下级关系与下属心理资本、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对于警察的上下级关系、警员的心理资本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首先进行了相关分析。为了更直观、更明确地呈现三者之间的具体联系,又进一步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
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744,“领导-部属”交换与幸福感的相关系数为0.673,均在0.01水平上显著,即心理资本越高或与上级关系越好的警察,主观幸福感越强;警察的“领导-部属”交换与其心理资本的相关系数为0.690,也在0.01水平上显著,即与领导关系越好的警察,心理资本越强。
表2 领导-部属交换、心理资本和幸福感的相关分析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在“领导-部属交换”和幸福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即警察的上下级关系既能直接影响警员下属的心理品质,又会通过改变他的心理品质对其幸福感产生影响。该变量间关系模型的各拟合参数为:λ2/df(21.12/8)=2.64,p<0.01;RMSEA=0.069,GFI=0.984,CFI=0.992,AGFI=0.953,符合拟合良好模型的标准。
图1 领导-部属交换、心理资本和幸福感的关系模型
(一)警察的幸福感、心理资本水平和上下级关系概况。由表1中警员的“领导-部属交换”、心理资本、幸福感的得分均值可知,警员与其上级之间的交流互动水平总体而言较低(平均分仅位于量表最低至最高分全距的59.9分位);自信、乐观等积极心理力量也稍显薄弱 (平均分仅处于量表分数全距的62.1分位);而幸福感状况则更是令人堪忧(平均分仅位于分数全距的42.1分位)。结合各量表的题目表述和选项内容(如“我的生活:1.不如意,2.还算如意,3.相当如意,4.非常如意”;“喜悦兴奋的感觉,我:1.从未有过,2.有时会有,3.经常会有,4.随时都有”等)可知,警察的自信、乐观、抗压能力和希望水平还亟待开发和提高,与领导的互动也有待加强、加深,而广大公安民警对于生活、工作和自身的满意度和情感体验则更是需要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不同警察子群体在其幸福感、心理资本和上下级关系方面的差异,笔者也结合实际进行了可能性分析。
心理资本方面,任职时间不同、警种不同,警察的心理品质也会有显著的不同。从任职时间上看,初入职场的警察斗志昂扬,在经历磨合期后、任职时间达6~15年者的积极心态有所消磨,在经历了15年工作经验后,心理品质普遍又有所改善,进入职业生涯中最自信、乐观、充满希望的10年,但在满25年之后,心态又有所走低。笔者在与身边的民警谈及这个发现时,任职满25年之前的三个阶段的心理资本发展状况得到了认同,但满25年以后的心态变化则受到质疑。对此,笔者认为,任职25年以上者之所以总体表现为心理资本较弱,很大的原因是一些老民警(尤其是长期处于副科甚至科员职级者)对自身职业生涯发展不再抱有希望、信心和乐观心态,掩盖了一些职级较高的警察的积极心态。另外,在三个警种中,交警的心理资本比刑警和治安警要强,后两者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一些警种警察的自信、希望、韧性和乐观水平亟待提高。
“领导-部属交换”方面,不同学历和警种的警员与领导的关系有所不同。从学历上看,高中或中专毕业的警察与其领导的互动情况要好于大专和本科及以上毕业者,后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对此笔者认为,学历相对较低者可能在职场中持更加谦卑的态度,他们比学历高者更加关注领导的言行、更加希望通过与领导的充分交流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对于领导的个人魅力和卓越政绩,他们可能更加崇拜并会主动与领导加强互动。在警种方面,交警的 “领导-部属交换”水平要显著高于刑警和治安警,而刑警和治安警差异并不显著。对此,公安管理人员应注重加强与不同警员群体的互动。
幸福感方面,年龄、学历不同或不同警种的警察子群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而言,51~60岁之间的警察感到最幸福,或许是因为工作已不是这部分人的主要幸福感来源,在数十年的公安生涯后,他们的焦点慢慢由职业发展转向了家庭或其他业余生活,而心理资本就其量表条目来看,针对的多是工作领域,所以对于这些“老公安”来说,心理资本不强,或许并不意味着心态差或幸福感低;41~50岁警察的幸福感次之——这是事业和家庭共荣的阶段,虽幸福感偶尔受到工作-家庭冲突的冲击,但仍处于较高位;31~40岁的警察之中,有相当一部分面临职业发展的平台期甚至停滞期,而职业成功正是这个年龄段警察的主要追求,他们也可能因此遭遇“幸福危机”;21~30岁的警察虽也将职业成功作为奋斗目标,但他们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也许会被繁重的警务压力消磨一些幸福感,但内在成就动机却能支撑他们快乐工作、幸福生活。而学历与幸福感水平呈反向相关关系的结果也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学历越高,越不容易感到幸福,这或许与公安民警们对自己的职业期待不一样有关,也即学历越低,可能越容易为一些小目标的实现而感到满足。警种方面,交警的幸福感再次明显高于不存在显著差异的治安警和刑警。鉴于不同警种在幸福感、心理资本和上下级关系方面有着相似的差异表现——交警的心理品质、幸福感及与领导的关系均远高于刑警和治安警,本文呼吁公安管理层对不同警种警员给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帮扶和对待。
(二)警员的心理资本对其幸福感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警察的心理资本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心理资本的强弱能正向预测幸福感水平:越是自信、乐观、心怀希望并拥有应对挫折的坚韧性,就越能感到幸福。对此,笔者认为,对内自信、对外不畏失败而又积极乐观的人,往往不会因压力和困难而感到苦闷,他们能在不利情境之中洞见机遇,而不是被问题的消极面蒙蔽双眼;即使暂时受挫而感到失落,也能很快调整状态,抱着希望和感恩的心态向前看;拥有这样良好“心态”的人,常能少几分计较,做到知足常乐。而这一结果也验证了本研究所提出的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警察更能在繁重的警务压力下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设想。而又因为心理资本是可以测量、开发和管理的心理力量,心理资本与幸福感之间的这一关系使全面提升警察的幸福感有了可能——心理资本的有效干预措施便是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
(三)警员的上下级关系对其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发现,警员与其上级之间的关系会显著影响其幸福感水平。这一结果证实了笔者关于“领导-部属交换”这一重要职场人际关系对警员幸福感作用的猜想,也从外部视角揭示了“怎么样的警察更幸福”,即与领导有着高质量互动关系的警员往往更加幸福。这一点在中国情境下不难理解: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加之儒家价值观的熏陶,崇拜权力、等级观念和关系意识已深深植根于华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在职场之中,君臣尊卑有序的理念经过演化也渗透到领导与下属的互动关系之中,成为制约或引导职场人行为的隐性规范。在这样的对偶关系中,重要对象上级与自己关系的好坏亲疏便成了下属是否能“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影响因素。
然而,相对于心理资本这一内在、深层因素而言,上下级关系是幸福感的外部影响源,它对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机制也更加复杂。对此,本研究在考察警察的“领导-部属交换”、警员的心理资本和幸福感之间的具体关系时揭示了该重要人际关系对于警员幸福感的作用机制,也即可通过改善下属的自信、乐观、希望、坚韧性等品质来提升其幸福感。
一方面,在良好的上下级互动关系中,领导者以一种尊重、包容、坦诚的态度对待下属,关注他们的困难与需求,了解他们的潜力,并通过与下属分享资源、为其提供支持等行为来发展和维护与下属之间的高质量关系。而在这种积极有效的互动中,下属感到自己受到组织的认可和重视,由此对自身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都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希望,从而获得更强的心理资本和更大的心理能量。另一方面,三个研究变量的关系模型图1显示,除心理资本这一间接机制外,警察的上下级关系还会直接影响警察的幸福体验。
综合上述“领导-部属交换”对下属心理资本和幸福感的影响可知,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质量对于警员的心理状态有着广泛而关键的作用。基于这一研究发现,笔者旨在呼吁领导层对自身与下属之间的关系给予重视,以此为抓手开发广大公安人力资源的潜能,提升民警工作的效能。
(四)结论和管理启示。本研究以实证的方式揭示了警察群体的幸福感状况与其心理资本、上下级关系的具体水平,结果显示,公安民警的幸福感亟待提高,其水平受到其自身与上级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自身的心理资本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年龄、警种、职级、任职时间、学历的警察子群体的心理状况和上下级关系,揭示幸福感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本研究为公安管理者制定干预下属心理健康的针对性措施提供了借鉴。
对于不同的管理对象,虽然幸福感总体而言不高,但在不同的警察子群体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管理实践中也应采取不同举措。一是针对幸福感水平相对最低的31~40岁公安民警,管理层应该致力于助其度过职业发展瓶颈下的“幸福感危机”;对于21~30岁的年轻民警,管理层也不能一味抱着“年轻人就该多锻炼”的心理,要善于发现其工作中的困难,若有可能还可通过深入的沟通,了解其生活中的挫折,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引和支持,防止不利影响扩大化。对高学历而不幸福的警员,可引导其树立合理的职业期望,戒骄戒躁。二是就心理资本来说,针对任职时间在6~15年之间的警察心理力量有所减弱,以及工作满26年以上的警察不如早期那样自信乐观、坚韧不拔的情况,管理层应予以重视。三是在上下级关系方面,对于不同学历背景的下属,管理层均应给予足够的关切,与之发展或维系高质量的上下级关系。而不同警种警察在心理资本、幸福感水平与上下级关系方面均有着显著差异——治安警和刑警远不如交警理想,这一点也亟待管理层的重视和介入。
就干预措施来说,本研究发现高质量的“领导-部属交换”会对下属的心理资本产生积极影响,而具备优秀心理品质的公安民警又往往能拥有较高的幸福感。结合公安队伍工作压力大、幸福感较低的现状,笔者认为,在警力和警务既定的情况下,一时之间无法通过全面的工作再设计和工作分担为广大民警解压,但公安管理层可以通过与下属开展频繁、深入、有效的互动,与下属发展融洽和谐的关系,由此加强下属的心理资本、激发其心理能量,从而达到提高下属的抗压能力和幸福感的目的。这些干预措施将有助于落实公安部关于“让民警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不断推进公安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的倡议,促使广大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水平上升到新的台阶。
[1]靳建辉.论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意义与标准评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2]李华焱,聂生奎.313名警察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探索[J].心理科学,2009(5).
[3]王成义,王林松,刘琪,程亮.警察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工作压力和工作态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4).
[4]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3).
[5]黄立清,邢占军.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3).
[6]仲理峰.心理资本研究评述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3).
[7]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2).
[8]任晓鹏,王辉.领导-部属交换(LMX)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6).
[9]任真,杨安博,王登峰.领导-部属交换关系的本土化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0(6).
D631
A
1674-3040(2012)04-0101-05
2012-05-07
周翔,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周立鹏,浙江省瑞安市公安局政委。
(责任编辑:诗 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