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及西汉时期淮北农业发展的地域过程

2012-11-02 07:47张文华
关键词:秦汉淮河流域淮北

张文华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秦及西汉时期淮北农业发展的地域过程

张文华

(淮阴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秦及西汉时期淮北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秦及西汉初年,此阶段农业的发展大体上以今漯河、淮阳、亳州、徐州、郯城一线,并一直向东北延伸至于东海为界分为发展程度差异明显的两片,此线以北是土地开发利用较为充分、农耕业较为发达和盛产粮食的地区,而此线以南农业的发展则显得原始落后。第二阶段为西汉中后期,此阶段淮北农业获得了快速的、全方位的发展,农业发达区域也随之大大地扩展,最明显的表现是向南即向淮河沿线推进。

淮北;秦和西汉;农业地理

关于秦汉时期淮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①代表性的成果有:王鑫义主编《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黄山书社2001年版;李修松《两汉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生产述论》,《农业考古》1999年第1期;李修松、张宪平《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简论》,《安徽史学》1998年第2期;李修松《先秦秦汉时期淮河流域的历史地位》,《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史念海《战国秦汉时期黄河流域及其附近各地经济的变迁和发展》,载《河山集·三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邹逸麟《先秦两汉时期黄淮海平原的农业开发与地域特征》,载《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邹逸麟《我国早期经济区的形成—— 春秋战国至汉武帝时期》,载《历史地理》第1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阎万英《西汉时期我国的农业区域概貌》,《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毫无疑问,这些成果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的还颇具开创和奠基意义。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其表现为:一,将秦汉时期作为一个整的时间段,只注重对整个流域的总体研究,突出了统一性,而忽视了流域内部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因而其结论只能属于宏观式的,并不能适用于流域的每一个区域;二,有些成果由于是对全国经济区域的总体研究,故而其虽对本流域有所论及,但终因研究目的所限而未能进一步分区细化。由于在秦汉400多年的时间里,各个时段的社会状况不尽一致,淮河流域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有所差异,所以无论从纵的方面(即时间的方面),还是从横的方面(即空间的方面)看,秦汉时期淮河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体现出一定的时空差异和特点,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有鉴于此,笔者拟以淮北地区为中心,以秦及西汉为时间范围,通过分期分区的细致研究,探讨在这一时期淮北农业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从而为进一步揭示整个秦汉时期全淮河流域农业开发的时空过程及其基本特征打下一个阶段性的基础。

一、秦及汉初淮北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地域分布特征秦汉时期整个淮河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在

战国以来的旧规模基础上进行的。春秋战国时代尽管列国纷争不已,整个社会从总体上看是处于混乱状态,这自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在各个诸侯国内部,为了增强实力,克敌制胜,还是十分重视发展经济的。这一时期淮河流域先后为韩、郑、陈、蔡、宋、鲁、莒、魏、吴、楚诸国所占有,因而许多地方尤其是淮北地区,都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开发,

K232

A

2095-0683(2012)01-0015-06

2012-01-02

201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SJD770002)

张文华(1975-),男,陕西靖边人,淮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秦汉淮河流域淮北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魏山忠副部长率队赴淮河流域安徽、山东开展汛前检查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淮北枳》
淮北 去产能的黑色面孔
秦汉甘泉宫的演变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