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有效传播中的风险治理问题研究

2012-11-02 08:05王智源
知识产权 2012年5期
关键词:内容

王智源

版权有效传播中的风险治理问题研究

王智源

版权保护及其有效传播过程中都会伴随着大量风险的产生,极大限制了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首先提出版权风险治理的重要性,然后重点探讨版权从产生到传播各阶段的五大风险:版权合同风险、版权执行风险、版权管理风险、版权收益风险和版权侵权风险。最后提出相应的版权创造、版权转化、循环反馈、版权管理,以及版权各参与方利益分配、版权侵权惩罚等风险治理措施,以求对我国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版权 有效传播 风险 治理机制

一、引 言

版权在保护及有效传播过程中都会伴随着风险的产生,这也是制约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事实上,版权传播阶段的风险对很多相关行业都造成了影响。如2002年的陈兴良诉中国数字图书馆案、2004年的郑成思等教授诉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案以及最近几年持续争议的Google 数字图书馆侵权案①龚主杰:《现阶段图书馆面临的版权风险与对策》,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24期,第6~8页。。再如网络视频已经逐渐深入网民日常应用,成为网民娱乐休闲及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工具。然而,在这蕴藏巨大市场价值行业内,“正版之风”成为一股强劲的寒流,急速淘汰了众多举步维艰的中小网站,也考验着继续生存的知名视频网站②郭飞、林致远:《我国视频网站运营中的版权风险分析》,载《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7期,第186~187页。。还有数字化文献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版权风险③马风成:《数字化文献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版权风险及对策》,载《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年第3期,第22~25页。等。鉴于此,本文拟对版权有效传播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关的治理机制。

二、版权有效传播过程中的风险

版权内容从版权内容提供者到客户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风险的存在(见图1)。在版权合同拟定过程中存在版权合同风险;在版权内容转化到交易平台过程中存在版权执行风险;在版权内容传播到交易平台之后存在信息资源的网络管理风险;在版权内容交易之后存在版权收益分享风险;在版权维权阶段存在版权侵权风险等。版权传播过程中,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版权传播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风险势必阻碍版权的有效传播。具体分类如图1:

图1 版权传播过程中的风险

(一)版权合同风险

在合同法上,广义的风险是指各种非正常的损失,它既包括可归责于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又包括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狭义的风险仅指因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带来的非正常损失。版权合同在制定过程中也存在这些风险④王俊波、杨庆伟:《合同风险审计识别方法及对策分析》,载《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20期,第163~164页。。合同风险主要包括合同主体风险、合同程序风险、合同内容风险、合同履行风险。

合同主体风险,包括版权交易双方的风险。版权人提供的版权内容可能不是原创作品,存在侵权行为,这样提供给平台后会引发版权纠纷。版权内容平台可能存在欺诈,网络环境下,大量非法网站的出现使得版权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合同程序风险。版权合同的有效性需要按照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批。我国法律对某些类型的合同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未经批准或办理审批手续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例如中外合资企业合同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生效,建筑工程合同必须办理了规划审批并取得规划许可证才能生效等。如果没有办理批准或审批手续,将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企业需要补办相应手续才能使合同生效⑤孟宵冰:《企业合同风险管理探析》,载《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8期,第55~56页。。通过版权合同备案,可以预防纠纷,减少版权作品使用的交易成本和降低交易风险。

合同内容风险。合同内容的不明确、不完善、漏洞存在等都会给双方造成损失。如版权内容的保密条款不够明确,双方的利益获得没有详细阐述,缺乏合同当事方的签名等认定方式,双方合同内容不一致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双方发生合同争执,影响合同的履行。

合同履行风险。版权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双方应当诚信严格执行,未经双方同意的情况下不能擅自修改合同内容。版权人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规定的内容给版权交易平台,版权交易平台也应当维护版权人的利益,严格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版权内容不会非法流失。

(二)版权执行风险

无论是传统的版权内容传播,还是信息化时代数字版权内容的传播,首先都需要有版权执行机构或者平台的支持。版权所有者将版权内容提供给执行机构或者版权交易平台,这其中会伴随着版权执行风险的产生。如版权执行技术风险、版权执行程序风险、版权第三方风险等。

执行技术风险。传统版权内容要通过数字化处理技术才能传递到版权交易平台。一方面,由于版权数字化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不配套、不成熟,数字化过程所需要的相应设施、设备不够完善,不仅影响到版权内容数字化传播的适用性、先进性、完整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会影响版权人提供版权内容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技术性风险。另一方面,版权内容的传播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但是有的传播方式不一定适合我国现有的市场条件,缺乏对技术创新市场的充分预测。这种风险带来的损失包括技术创新开发、转让转化过程中的损失。

执行程序风险。版权内容从版权所有者的提供到版权交易平台的应用都有一个严格的程序。目前,我国版权内容传播链是串联结构,缺乏并联风险防范机制。版权内容传播需要经过很多复杂的程序,只要其中某一个程序出现失误,就会影响到整个传播链的有效性。另外各道程序之间缺乏一个沟通平台,程序之间转化困难,缺乏一个有效的对接模式,导致版权内容流失、传播效率低等问题。

第三方执行风险。版权内容转化到交易平台需要第三方机构的支持,如数字化技术支持机构、版权内容交易平台、版权评估机构等。一方面,版权内容都需要经过这些第三方机构的程序,这也间接增加了版权内容流失的可能性,增大版权侵权风险。另一方面,第三方机构和版权内容之间可能出现不兼容。如数字化技术支持机构提供的技术有限,在提供数字化技术的同时缺乏相关的版权保护技术;版权内容交易平台技术保护措施不当,导致很多版权大量被侵权;版权评估机构落后,特别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版权评估方式不能够对新兴的版权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估,使得部分版权内容传播困难。

(三)版权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管理运作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善、判断失误等影响管理的水平⑥http://wiki.mbalib.com/wiki/%E7%AE%A1%E7%90%86%E9%A3%8E%E9%99%A9,最后访问时间:2012年3月1日。。版权管理风险具体体现在构成版权管理体系的各个细节上,包括版权管理机构的素质、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版权管理过程。与此同时,版权管理体系每个细节上又会伴随着相关风险的产生,成为版权有效传播的绊脚石(见图2)。

图2 版权管理风险分类

首先,版权机构素质具体表现为版权机构知识风险、版权机构能力风险、版权机构道德风险。版权内容的多样性需要相对应的版权机构的支持,然而随着版权内容传播途径的变化,很多版权机构对这些新型的传播手段或者新型版权内容缺乏认识,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进行版权管理,另外,版权机构道德缺失,使得版权大量被侵权。其次,版权组织机构不完善,使得版权内容在机构内部转化传播途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第三,新型版权内容的传播使得部分版权组织机构缺乏应变能力,柔性不够,导致组织间版权传播风险增大。第四,版权传播过程中,版权参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导致风险。如企业内部组织间文化差异、版权相关企业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跨国合作导致的文化差异都会使得版权传播困难。第五,版权管理过程会直接影响到版权的有效传播。从版权计划、组织、协调到控制,各个阶段都会有影响版权传播因素的产生,这些潜在的风险都会导致版权得不到有效传播和发挥资产效能。

(四)版权收益风险

收益和风险一般来说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没有获得收益就表明有风险的存在,规避风险就会有增加收益的可能性。版权在传播过程中也会有收益和风险的存在,这里我们称之为收益风险。版权收益风险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已经产生的风险,即在版权在传播过程中,所有参与方最终的利益分配风险;二是潜在产生的风险,即版权传播之后因不能获得收益而导致的版权亏损承担风险。

版权利益分配风险。版权得到有效传播的前提是版权参与方之间的合作,而合作的关键在于他们之间最终利益分配是否合理。版权利益分配实际上就是版权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产业链中各参与方在投入过程中避免不了风险的存在,但从我国目前形势来看,版权产业链中各参与方利益分配存在很多问题。如版权所有者获利很小,大部分利益被各种中间机构所得,这无疑大大降低了版权所有者的积极性,抑制了版权内容的产生以及传播。另外,一般来说,对于风险承担较大的一方,应当给与适当的风险补偿,但我国整个版权传播链上缺乏一个合理的风险承担机制,使得风险较大的一方难以进入产业链。版权所有者的积极性降低以及版权参与方的风险顾虑,使得版权产业链趋于断裂,版权不能得到有效传播。

(五)版权侵权风险

版权不仅是一种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一种需要与有形资产结合发挥作用的资产,这使得版权内容相比其他有形物品来说更容易被侵犯。由于版权侵权风险的存在,版权从产生到消费过程中都会发生直接或者间接的侵权现象(见图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版权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易复制性等特点,大大增加了版权传播的侵权风险。

图3 版权有效传播过程中侵权类型分类

首先,在创作阶段,作品的来源途径有三种:原创、抄袭和模仿,而最有可能发生版权侵权现象的是模仿创作和抄袭创作。人们在模仿创作借鉴他人作品的同时实际上也间接侵犯了原作者的权利,同时恶意抄袭他人作品的创作更是直接侵犯原著的权利。其次,在生产阶段,版权所有者将版权内容提供给第三方生产机构也会面临两种潜在风险,一是生产机构疏忽导致版权内容泄露;二是第三方生产机构未经作者同意对版权内容的修改。第三,在版权传播阶段,很多侵权者为了避免购买版权,对版权内容平台采取技术截取获得版权内容,另外内容平台的技术漏洞也会增加版权侵权的可能性。第四,在版权内容消费阶段,消费者获取版权内容之后,为了规避版权内容的技术保护限制,对版权内容进行技术破解,规避版权内容的收费限制。此外,消费者获取版权内容之后未经作者同意,随意传播版权内容,如放到各大论坛供论坛会员免费下载等,极大侵犯了版权所有者的权利。

三、版权有效传播过程中的风险规制措施

版权的有效传播需要得到版权创造、版权转化、版权管理、版权利益平衡、版权侵权维护这五个阶段的支撑。各个阶段都有风险的存在,需要对尚未发生的风险进行预警,也需要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应急处置。

(一)版权内容创造阶段的风险治理

加强版权内容创造阶段未发生风险的预警。首先,对于原创版权内容在创作阶段,版权所有者要尽早取得著作权保护登记,其次,在对他人作品进行模仿创新的同时,要通过版权监督管理机构鉴定以及原作的认可,避免后期版权纠纷;第三,加强版权侵犯打击力度,特别是那些直接复制或者恶意模仿他人作品并诱导消费者的侵权行为,避免对作品内容相关的权利的直接侵犯;第四,我国作品得不到有效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品内容的质量不过关,优质内容缺失影响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在作品创作初期,要通过版权评估机构来认定该作品内容是否具有有效性,避免作品内容质量低下。

加强版权创造阶段已发生风险的应急。健全现有版权保护法律体系,针对不同的版权内容类型制定相适宜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版权该怎么保护;加大版权侵犯惩罚力度,现有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仍不完善,侵权者受到的惩罚远远小于其侵权获得的收益,当侵权者侵权所获收益小于其侵权惩罚时,侵权现象才能有所缓解;健全版权监督管理机构,很多侵权现象的发生都是源于版权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缺陷,而不在于人为的故意侵权,在信息化时代,版权内容的创造也会随之变得多样化,但它们之间的相似度也会变得越来越高,很多版权监督管理机构还处于传统版权内容管理阶段,增加了版权侵权的风险。结合版权保护法律体系、健全版权监督管理机构以及完善版权侵权惩罚机制,尽可能将版权在创造阶段的风险降低到最小,能够及时应对现今信息化时代版权的侵犯。

(二)版权转化阶段的风险治理

上述提到版权的转化过程存在三个方面的潜在风险:版权转化技术漏洞、版权转化程序缺陷、版权转化执行机构缺失。首先,要尽快修复版权转化技术漏洞,在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对版权转化的同时,加强第三方安全技术的应用;其次针对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现状,通过自主创新或者模仿创新的方式开发相适应的版权转化技术;第三,构建多层次的版权转化程序,优化版权转化程序,针对潜在缺陷较大的程序,采取多途径整合手段,避免瓶颈工序带来的整体损失;第四采取程序间相互监督措施,实现版权转化程序的良性拉动;第五,优化版权转化执行机构,在与第三方执行机构进行合同制定时,要明确版权风险承担机制,避免第三方机构的版权侵犯,优化第三方执行机构的执行能力,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结合现代化版权市场需求,制定相适应的版权转化管理方式和技术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如版权转化技术存在漏洞、版权转化程序出现失误、版权执行机构不兼容等,采取风险反馈改善以及技术替代机制。查找版权转化技术漏洞的来源并进行技术改造;追寻版权转化出现失误的程序,并进行风险排查;研究现有版权执行机构的特点以及版权内容性质,找出它们之间不兼容的原因。然后通过某个供应链或者某个区域的试点,探究现有改进方法的有效性,达到问题—改进—试点—问题—再改进的循环效果。除此之外,若某项改进效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版权转化风险,那么就要通过相应的技术替代方式来进行替代优化(见图4),从而实现问题—改进(替代)—试点—问题—再改进(替代)的风险排查机制。

图4 版权转化风险规避循环反馈机制

(三)版权管理阶段的风险治理

在版权机构素质方面,首先要加强版权机构人员的道德修养,同时提高版权侵权违法意识,从而避免因版权机构道德缺失而产生的风险;其次要着力弥补其他方面如资源劣势、技术劣势等方面的不足,提升版权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第三,版权管理机构要扩展知识,包括版权管理技术、版权法律、版权内容等方面的知识,对版权转化与推广等技术创新涉及的知识方法等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增强与技术创新人员的沟通。同时,还要不断全面提升版权管理人员的能力,促使他们协作沟通能力的提高,以降低因版权机构素质原因引起的风险。

在版权组织结构方面,版权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在组织效率和灵活性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企业内部建立各部门信息流通网络平台,在企业外部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版权高新企业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网络,积极利用多种渠道与社会组织加强内外信息沟通和交流,增强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企业内部要建立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识别,避免在面临突发状况时毫无举措。

在版权企业文化方面,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企业内部文化交流,努力消除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文化差异;二是在企业之间合作时,特别是企业集群中要深入了解对方企业文化,有文化差异要通过沟通努力消除;三是在与跨国集团企业合作时,应首先了解国外的文化差异、版权保护措施、版权界定等因素,做到事前控制,避免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造成的风险损失。

在版权管理过程方面,首先要设立正确的版权管理目标,明确版权管理计划,其中包括对风险的预测及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与规避机制;其次,组织的管理要以计划为依据,但不能完全照搬,要做到随时应变,确保版权内容在计划组织内得到保证;第三,注意组织结构的适时调整。对于版权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版权内容不能收益、版权内容丢失、版权内容损坏等现象发生时,要做好协调和控制工作,排查从计划阶段开始的每一个环节,在突出关注控制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制定新的版权管理方案,做到版权管理效率、效果双丰收。

(四)版权收益阶段的风险治理

这部分风险消除的关键在于版权产业链中各方利益达到平衡,为此,应构建利益分配模型如下。在产业链中各成员利益分配时,为了便于分析,主要考虑以下六方:版权人、传统出版商、技术提供商、内容平台提供商、网络通信运营商以及终端厂商。并遵循五大原则:一是多投入多分配的原则。版权产业链中各方合作是纵向合作,各方在规模、运营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不能以这些因素来决定分配比例,根据投入成本多少来分配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二是考虑实际投入贡献率的原则。投入成本越多不一定能够给产业链带来价值,还要看其在产业链中的贡献率,过量投入不但不能增加产业链的价值,还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三是风险适量补偿原则。产业链中各方在投入过程中避免不了风险的存在,根据风险承担的程度,应给予收益补偿。四是技术创新激励原则。已有学者指出对成员企业的利益分配比例与该企业的创新贡献系数成正比,与其单位创新成本率的平方成反比⑦刘松、宋加升、高长元:《基于虚拟供应链的可拓利益分配方法研究》,载《管理科学》2005年第2期,第14~20页。。五是成员地位重要性原则。整个产业链中应考虑主导成员的地位,通过赋予权重,确定各方地位重要性程度。

(五)版权侵权阶段的风险治理

版权侵权是制约我国版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信息化的网络时代,这种现象的影响更为明显,对此,拟构建一个版权侵权分类评判标准,弥补业界版权侵权打击的盲目现象(见表1)。将版权侵权根据其产生的后果划分为五个等级,对每一个等级给出一个概率分布和损失分值界定,然后综合算出影响分值。同时,根据版权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给出一个可能性评定指标,将这些指标量化综合得出版权侵权的可能性值(见表2)。然后根据版权侵权的最终评判给出相应的惩罚,这就需要政府机构等出台一系列的版权侵权判定措施。

表1 版权侵权影响程度等级划分

表2 版权侵权发生可能性等级划分

结 语

根据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版权产业科学发展已得到极大的重视,版权保护及其传播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亟需得到解决。本文首先重点分析了版权从产生到传播各阶段的风险,这些风险的来源及其影响,包括版权产生阶段的版权合同风险、版权转化阶段的版权执行风险、版权管理阶段的版权管理风险、版权利益阶段的版权收益风险、版权维护阶段的版权侵权风险。然后针对这五个阶段的风险特点,分别提出相应的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在版权创造阶段,提出版权创造风险规避机制;在版权转化阶段,构建版权转化风险规避循环反馈机制;在版权管理阶段,从版权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四方面构建版权管理机制;在版权收益阶段,构建版权参与方利益分配模式规避版权收益风险;在版权侵权阶段,从版权侵权影响程度和版权侵权发生可能性两方面构建版权侵权惩罚机制。通过研究表明,版权传播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着的,它需要我们积极地认知和辨识,同时这些风险也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There will be many risks in the course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and its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which has restricted copyright industry’s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We first introduce the importance of copyright safeguard, and then emphasize to analyze the five risks, which are copyright contract risk, copyright execution risk, copyright management risk, copyright revenue risk and copyright tort risk. Based on these discussions, we also suggest the managerial mechanism to avoid the risks in copyright creating, cycle and feedback in copyright transformation, and suggest the profit distribution model in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in copyright torts, in order to present positive affects to promote copyright industry.

copyright;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risk; managerial mechanism

王智源,复旦大学博士后,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研究员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我国版权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研究”(20110490670)、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合肥市著作权审判典型案例规律解析与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hfsk11-12d41)。

猜你喜欢
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引言的内容
引言的内容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