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12-11-01 07:31唐晓辉李洪波孙庆祝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绩效评价专家

唐晓辉,李洪波,孙庆祝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可以理解为在城市社区的空间范围内,为居民所提供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等各种条件和要素的总和。而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则是对城市社区内的人力、物力以及文化等公共体育资源进行分配、组合,从而达到满足居民体育需求的过程。当前,随着《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等政策的制定与颁布,标志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要以一定的资源作为支撑,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活动是推动全民健身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也离不开公共体育资源。按照结构功能原理,一定功能的实现必然需要合理的内部结构,因而社区公共体育资源功能的发挥需要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有效配置。那么,如何使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投入决策更为科学合理,使资源更能充分有效地得到利用;如何使社区公共体育的组织措施更加有力,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这就需要对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及运作机制进行科学评价。从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来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最主要还是依托于政府部门,政府是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因而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评价还应该从政府绩效的角度出发。本文尝试探讨这种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1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性问题

1.1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的目的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强调了评价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也离不开评价。具体来讲:(1)该体系建立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考核和评价政府在配置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激励与提升相关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帮助政府管理部门及时发现社区体育资源配置中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能够帮助政府决策者与管理者制定更切合实践的工作计划与管理目标,有利于了解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为实现阶段性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总体目标提供实践抓手,促进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合理、科学的配置。

1.2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的类型

一般认为,事件的评价分为事前评价、中期评价(过程评价)以及事后评价[1]。(1)事前评价是指关于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规划或者方案的评价,这类评价其实是对社区体育资源配置的预评估,从而对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方案形成取舍。(2)中期评价是对实施过程的评价,评价体育资源是否按照计划配置,以及配置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按照原计划进行配置等;是考评政府绩效的主要类型,是一种过程性、动态性的评价类型。(3)事后评价是指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后的一种评价类型。由于当前我国大多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还处在动态过程中,因而中期评价成为考评政府管理部门绩效最主要的类型。

1.3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政府绩效评价的研究基础

目前,国内外部分学者对城市社区体育评价、城市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评价、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楼兰萍等确定了“资源配置—制度—服务—效益”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模式,构建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个模式体系中,体育资源配置包含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经费来源、人力资源、余假时间、体育组织等二级指标[2]。宋杰等提出从场馆设施、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体育文化氛围4个方面构建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给出各指标权重[3]。蔡皓等提出了4条制定社区体育评价标准的基本依据,8条社区体育评价一级指标和32条二级指标,以及社区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评分基本方法[4]。王国红等以上海市为例,对城市社区体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该体系一级指标包括体育活动、组织领导、场地设施、经费保障、健身服务等。其实从资源的内涵角度看,以上几个指标都可以称之为社区体育资源[5]。

2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2.1 筛选原则与方法

主要遵循以居民为中心、代表性、导向性、独立性、可操作性、可比性的原则。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讨论法、专家咨询法等对指标进行筛选并确立各指标的权重。此外还从实践出发,深入到临沂、南京等社区开展调查,访谈社区管理人员和普通社区居民,收集相关资料,使指标更贴近现实,更能代表社区居民对体育资源的需求。

2.2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指标的筛选过程

2.2.1 初步构建指标体系 (1)文献研究。立足于前人的研究资料,检索相关度较高的文献。基于政府绩效理论,参考前人文献中社区体育资源评价指标,按不同类别重新组合,初步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2)专家访谈。针对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对专家进行访谈,获取相关建议。专家认为,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配置,因而在评价政府的工作时不能一刀切,评价指标不能太细;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配置应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同时考虑居民利用体育资源的舒适度、满意度,形成以社区居民为顾客的资源配置模式;指标的筛选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否真正体现配置的合理,关键取决于资源分配过程中对现有资源、潜在资源以及居民现实情况的合理把握。

(3)实践调研。2011年1、4、8月分别对临沂、无锡、南京的社区居民进行实地调研,主要采用现场访谈法。建议如下:1)需要立足居民的健身项目需求,根据社区居民的人口数目及结构对社区体育健身场(馆)、设备、器械从数量、种类等方面进行配置。2)普遍认为社区体育资源的位置不能离家太远,区域位置太差容易降低健身的积极性。因而在配置时还要考虑与周围建筑设施、道路交通等的协调。3)社区居民普遍喜好热闹、精彩的活动场面,喜欢观看体育比赛活动,社区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具有吸引居民参与运动的强大魅力。

2.2.2 2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 首先,结合实际条件,选取20名专家进行问卷咨询,涉及社区体育、体育资源、体育评价等方向,来自山东、江苏、天津、北京等多个省份的体育局、科研机构以及大学,其中教授(研究员)12位、副教授(副研究员)6位、讲师2位,有一定的专业代表性和权威性。专家积极系数,即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其大小说明专家对该项目的关心程度。本次研究共进行2轮专家咨询,第1轮咨询家积极系数为90%(18/20),第2轮在第1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系数为100%(18/18)。

其次,专家咨询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本文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信度检测均采用内部一致性。第1轮专家咨询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第1层Alpha=0.921 4,第2层Alpha=0.906 0,第3层Alpha=0.879 4;同理,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第1层Alpha=0.943 7,第2层 Alpha=0.912 0,第 3层Alpha=0.897 2。根据“信度系数在0.9以上问卷信度较佳,信度系数在0.8问卷可以接受”[6]的准则,可以看出,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专家咨询问卷是在参阅了大量相关文献以及预调查的基础上,经讨论后拟定的,保证问卷的内容全面,结构严密。指标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状况,专家一致认为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

最后,2轮专家咨询及指标说明。专家咨询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很合理、合理、一般、不合理、很不合理),合理程度(包括很合理与合理)总计达到70%便认为指标符合专家意见。经过第2轮后,专家对社区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指标体系的认同程度大体一致。本研究认为,经过2轮咨询后,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的评价指标较为合理,因而不再进行第3轮,指标体系基本确立。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

(1)体育物力资源的配置。物力资源是城市社区体育资源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主要的部分,包括场馆设施、器材等。物力资源是其它诸如人力资源、文化资源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关于社区体育物力资源的配置应该在以下3个方面对政府绩效进行评价:体育场馆的数量、质量、种类、占地面积等基本指标;还应考虑到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位置;社区居民对这些社区体育物力资源的感觉等。尽管物力资源数量可观,质量较好,但如果不能充分考虑居民的感觉,也很难吸引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充分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因而体育资源可能就会浪费,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体育人力资源的配置。体育最本质的特性是一种身体活动,而这种身体活动离不开传授与指导,因而离不开社区体育管理人员、体育指导员等体育人力资源。首先,政府应配置相应的社区体育管理人员,可采用社区主任监管或增设职位的方式,也可以聘请社区中的体育精英或体育协会管理员等;其次,政府应配置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配置后还需经常对其进行培训与管理。从实际调研情况看,许多社区将体育精英、体育健身群体带头人、体育协会管理者作为体育指导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更能促进社区体育的有效开展。

(3)体育文化资源的配置。有研究显示公民参与体育健身有自愿与被迫之分,被迫参与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自愿参与则会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相得益彰。体育健身意识的提升需要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因而文化资源的配置极为重要。本研究仅讨论制度与意识层面的社区体育文化。主要从5个方面对政府社区体育文化资源配置绩效进行评价:体育健身宣传、组织体育健身活动、开展体育健身咨询、社区间健身的交流与合作以及体育比赛进社区等。而每个指标又包含系列指标,共同构成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资源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经过试验性预选、2轮专家咨询,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指标及权重

2.3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2.3.1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鉴于篇幅所限,仅以城市社区物力资源的配置为例进行矩阵构造,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过程如下。

(1)通过向有关专家咨询,对每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量化描述。按照萨蒂提出的1~9标度方法[7],对同层的指标进行两两比对赋值,然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矩阵相加、平均,求各层的判断矩阵,确定每层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数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若不满足一致性条件,则修改判断矩阵,直至满足为止。

(2)方案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见表2、表3。

表2 场馆资源配置绩效矩阵及权重值

表3 设备器材资源配置绩效矩阵及权重值

(3)准则层对分目标层的判断矩阵见表4。

表4 物力资源配置绩效矩阵及权重值

(4)经过同样的步骤,根据专家咨询的结果分别赋予人力资源配置绩效、文化资源配置绩效2个分目标层各级指标判断矩阵,便可以获得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求得各指标对总目标层的组合权重(见表1)。

(5)指标权重的说明。在B层各指标权重的分配上,体育物力资源的配置占最高。当前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说明,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国家大部分社区体育仍集中在体育场馆建设上,其中场馆的数量与质量又是体育物力资源配置的重中之重。数量是基础,发展社区体育首先要有场馆设施;质量是补充,质量应有所保证,这样社区居民才能更好地进行体育健身活动。与体育场馆质量这一指标类似,体育设备器材质量感官指标的权重也较高,是评价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绩效的重要指标。

体育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是需要重视的。这是因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场馆设施等硬件资源的配置,同时也需要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等软件资源的配置。国家《2001-2010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10条明确提出“把体育管理作为社区的一项基本职能”,当前大部分地方在实际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都把这一权利交给了社区居委会,所以社区体育管理人员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当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来看,还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因而这一直接决定着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指标权重自然较高。

在B层各指标中,文化资源的配置所占权重不高。当然这并非否认文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这可能是因为在专家咨询过程中,专家们考虑到当前我国社区体育文化资源配置的实际状况,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经常化、秩序化的阶段,还停留在每月1次、每年几次的举办频率上。毕竟开展这些文化活动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因而加大此类指标的权重并不切合实际。

2.3.2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 由于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存在差异,不同的评价主体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政府、社区居民以及第三方的评价是截然不同的。本研究立足于社区居民与第三方(学术视角)的视角构建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府绩效评价标准。

结合各指标的权重按照百分制赋值的方式,给指标赋值: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从而得到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的评价标准体系(见表5、表6)。

表5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一级指标评分标准

2.4 应用实例:对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某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评价

2.4.1 社区个案基本状况介绍 兰山区80多个社区中共有全民健身路径20套、乒乓球台20个、篮球场10个、棋牌室15个、体育场2个、游泳馆3个、公园和广场8个、羽毛球拍8付、台球桌30张[8]。运用本文的评价模型对兰山区兰山街道东关社区进行评价。

2.4.2 评价专家的组建 评价小组共包括社区管理者、体育局干部、社区居民以及相关专家人员10人。

2.4.3 评价资料的搜集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社区,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等收集评价信息(见表7)。

2.4.4 计算各指标值 (1)利用加权求积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值前文已经得出(每位评价人员的评价在本文中同等看待)。

定性指标:

表6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二级、三级指标评分标准

定量指标:

表7 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府绩效指标(定性与定量指标)

(2)利用加和法则得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府绩效二级指标值

C11场馆资源:(D111+D112+D113+D114)=(6.885+4.536+4.05+6.439)=21.91

C12设备器材:(D121+D122+D123+D124)=(3.06+4.05+5.76+1.476)=14.35

C21管理人员:(D211+D212)=(6.63+6.84)=13.47

C22技术人员:(D221+D222+D223)=(6.46+3.525+4.845)=14.83

C31社区健身宣传:(D311+D312)=(2.625+2.275)=4.9

C32组织健身活动:(D321+D322)=(2.34+1.62)=3.96

C33开展健身咨询:(D331+D332)=(2.4+0.84)=3.24

(3)根据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得到一级指标值:B1=36.26;B2=28.3;B3=12.1

(4)计算综合值B=B1+B2+B3=76.66

因而,最后可得出该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府绩效综合值为76.66,综合评价结果为中等。

4 结 论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是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的配置也不例外,因而对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评价理应从政府绩效的角度出发。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讨论法、专家咨询法等构建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并确立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各级指标的标准体系。同时,在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到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某社区开展调查、访谈社区管理人员和普通社区居民,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得出该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的综合值为76.66,综合评价结果为中等。不可否认,本文构建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政府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仅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修正与改善。

[1]孙德俊.城市社区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与服务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楼兰萍,虞力宏.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5):595-597.

[3]宋杰,孙庆祝.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体育科技,2005(4):99-102.

[4]蔡皓,吴刚.社区体育的评价标准[J].体育科研,2009(3):60-62.

[5]王国红,张文慧.城市社区体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9-34.

[6]苏俊.四川省卫生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7]刘红建.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8]苏艳.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73-175.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绩效评价专家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致谢审稿专家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历史财务信息的资源配置功能——以苏宁云商为例
人力资源配置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请叫我专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