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性质的探究

2012-10-26 04:42◆付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通项等式数轴

◆付 伟

(辽宁本溪市卫生学校)

数列性质的探究

◆付 伟

(辽宁本溪市卫生学校)

若数列{an}是是等差数列,有性质:

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不难证明这两个性质,但这仅仅是让学生在表面上理解这两个性质,这样的“传道授业”,只是生硬地把知识呈给学生,告诉学生结果是什么,却不能自然地融入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学生可能会在课堂上模仿运用,课后却不会独运用,更谈不上灵活了。那么如何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设计自然的过程,体现学生对等差数列性质的认识过程呢?在教学中我们就利用数轴探究数列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一、缘起

在中学数学里,数轴是常用的工具,它没有直角坐标系那么丰富多彩,但它本身也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体现。因为它的简捷方便,使它成为数学解题中最亲近的朋友。因为,在数轴上等距离地依次取点,与点对应的一列数便构成了等差数列。

在数轴上任取一点A1,令对应的坐标为a1,然后向右(或向左)每相隔等距离,依次取点 A2,A3…An,并令对应的坐标为 a2,a3,a4,…,an,则得到的一列数a1,a2,a3,a4,…,an,组成等差数列,并且为递增数列或递减数列。若设公差为d则有a2-a1=d

于是,我决定利用数轴这位熟悉的朋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学生铺设合理的认知台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分析数轴上这些等距离点的关系,从形的关系迁移得到数的关系,进而认识数列中项与项的关系,亲身去感受、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概括得到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问题与探究

问题一:起点与其它所有点构成的线段有怎样的关系?

起点与其它点构成的线段分别是 A1A2、A1A3、A1A4…A1An、A1An+1等。

探究1:起点对应的数a1与其它点对应的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因为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与坐标有如下的关系︱A1An︱=︱an-a1︱;由学生分析探讨,得到起点对应的数a1与其它点对应的数之间也有下列关系:

从而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形的角度理解通项公式,更可以激发学生发现与得到更多等差数列的性质。

问题二:任意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有什么特点吗?

任意两点构成的线段可以是︱A2A4︱、︱A3A6︱、︱AmAn︱等,这些线段的长度分别满足:

(注:由公差的定义,d的符号由后面项与前面项的差的符号决定,因此d的符号与an-am的符号一致。)

由此,得到等差数列任意两项间的关系:an-am=(n-m)d

即: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的差就是这两项的序号的d倍。

移项得an=am+(n-m)and(其中m、n∈N*)

这是等差数列的一个重要递推式。由这个递推式,对于一个等差数列{an},只要给定任

意一项an与公差d,不必去求解首项,可直接写出该数列的通项。借助数轴,能使学生直观理解这一性质,加深记忆,真正掌握这个递推式,也才能使学生在解题时信手拈来,灵活应用。

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提问是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以上关于数轴上点的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去发现一些本来就存在的规律,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更高层次的规律。

问题三:从“等距离”思考,点与点之间有无其它特殊关系呢?

因为我们在数轴上所取的各相邻点是等距离的,那么从“等距离”考虑,点与点之间有无其它特殊关系呢?任取点Ak,则点Ak前后两点分别为Ak-1与 Ak+1,且点 Ak为线段 Ak-1Ak+1的中点,即 Ak-1与 Ak+1关于 Ak对称;进一步可以发现关于点Ak对称的点有许多对,它们分别在点Ak的两侧,且与点 Ak等距离。例如:Ak-2与 Ak+2,Ak-3与 Ak+3,…,它们满足: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几乎所有的点都可以作为另外两点的对称中心(除了起点与最末的点)几乎所有的点都能找到关于该点对称的点。

这种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原来不断地探索,一些规律就在不经意间找到了。

探究3:刚才的发现能否迁移到数列呢?

鉴 于 前 面 的 经 验,由︱Ak-1Ak︱=︱AkAk+1︱得︱A1Ak︱-︱A1Ak-1︱ = ︱A1Ak+1︱ - ︱A1Ak︱,

即 2︱A1Ak︱ = ︱A1Ak-1︱ + ︱A1Ak+1︱,

把上面等式转化成对应的数的等式,可得

同理可得2ak=ak-2+ak+2;

观察等式的特征,其中的下标满足关系

若取k=3,则应有2 a3=a2+a4=a1+a5。

显然,由通项公式容易证明等式成立。

继续探讨,k=5,是否有2 a5=a1+a9=a2+a8=a3+a7=a4+a6?

探究4:由以上结论,能否推广到一般呢?

由探究3,学生能自如地写出下列结论:

此时,很多学生对等差数列中即将出现的又一个特殊性质也是望眼欲穿,虽然有的学生还不会正确地表达出来,但差不多是呼之即出:

若 m、n、p、q 为整数,且满足 m+n=p+q,则对应的以 m、n、p、q 为下标的项应满足关系式an+am=ap+aq。

三、后记

经历了从形到数,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学生对这个性质的理解是水到渠成,而且,对这个性质与众不同的对称特点印象深刻,于是可以很自然地称之为数列的对称性。数列的对称性揭示了数列内在的规律,显示了数学的简洁美。

[1]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猜你喜欢
通项等式数轴
数列通项与求和
组成等式
n分奇偶时,如何求数列的通项
巧求等差数列的通项
求数列通项课教学实录及思考
数轴的作用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如何学好数轴
一个等式的应用
数轴上的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