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军
【摘要】发展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塑造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介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分析其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的路径与意义。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引领和支撑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精神和力量来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性、传统性、民族性与大众性,正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色,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将使广大人民群众受益有加。民族文化的不断渗透与发展,带动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概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各民族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身体素质,创造形成的带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现已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的体育项目。据《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表》统计,我国现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达997项,其中汉族的有301项,少数民族的有676项。种类之繁多,分布之广泛,涵盖的民族文化特色之久远,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比赛竞技中,突出礼仪性、表演性,追求意境上的崇文尚柔和伦理教化功能,且十分注重团队协作性。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平和、团结、宽厚、礼让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同时,也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爱国、和谐、包容、创新、厚德、奋进等时代要求不谋而合。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分布广,但大都处于多层次发展不平衡的状态。部分项目已成为竞技体育项目并逐步走向国际竞技舞台,但不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前景令人担忧。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支持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从长远看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传统体育及其相关产业,进而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必将成为下一步社会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质内涵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引的先进的思想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是在新的社会形势和时代背景下,创造出健康的、先进的、与时俱进的的社会主义崭新文化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在新形势下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有益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益于改革开放的价值观念、有益于民族和人民的新精神风貌,从整体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于中华民族祖先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它根植历史,根植于我们脚下的土地。继承与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不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完整地复制过来,而是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充分地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通过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整理与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民族文化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文化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通过体育竞技来加强公民道德文化建设。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紧密结合,把民族传统体育推向世界,真正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成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文化。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通常是由一些共同的文化精神来引导规范,进而凝聚在一起的。因此,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独立存在和不断繁衍生息的象征。而民族傳统体育作为传统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具有极强的符号作用和象征意义,承担着民族文化自我识别的角色。因此,保护、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在培养中华民族认同感。
以中国武术为例,它是我们的祖先从历史战争技术中总结、提炼,经过长期的民族文化熏陶,掺杂进了道家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深刻的文化意义而成的体育项目。武术中蕴含着东方生命文化哲理,从中华武术的身上,可以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充满文化内涵的特质。
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交流。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兴旺、繁荣的象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各民族之间通过传统体育的交流,既了解了双方的文化内涵,又增进了民族感情。可以有效地消除各民族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传统文化带来的隔阂,使各民族人民群众感情和文化得到充分的交流。对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良好效果。
民族传统体育,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良好道德风尚。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项目,大多集体性要求很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无论是比赛还是表演,都要求成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譬如在中国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舞龙舞狮运动中,无论是在表演套路动作,还是团队之间互相竞技,都要求协调流畅,讲究章法。在这之中,人们不仅磨炼了意志,更培养了团队的协作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现代社会锐意进取精神的完美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在民族结构复杂的农村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地区交通和信息落后,文化层次单一,各民族缺乏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在党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各族人民通过体育交流,减少隔阂,增进交流,加强了各民族群众间的沟通与团结,对提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凝聚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简单的体育运动,也是传播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下,需要通过有文化特点的体育运动来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以舞龙、舞狮和龙舟竞技等为例,从历史来源到外观造型,再到包装设计上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地的民族特色风情,在给人强烈的震撼和无穷的趣味的同时,心中不免生起作为“龙的传人”的自豪。
进一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居住地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地区文化产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资源。要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资源,促进民族传统向着社会化、产业化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成为文化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基本向全社会覆盖,文化事业必将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建立起适合当今时代背景的产业化市场体系。一方面,将民族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建立起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术体系,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
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日益成为世界的主题。中国的发展正逐步融入全球化体系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文化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联系体育与文化事业的纽带,更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我们应主动出击,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做好民族传统体育向现代的转型。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让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结语
作为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人文活动,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够增进人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培养了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相互协作精神,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平台,并为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必将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