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思想品德教学

2012-10-24 00:39文友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5期
关键词:时政思想品德素质

文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更新课程改革理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搞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新的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必然提高,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一专多能,综合素质过硬,给课堂带来新鲜感,有活力的教师。我始终认为,要让学生喜欢政治课,必须首先让学生喜欢政治老师,那么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我想这个老师除了具备基本的教学理论常规教学手段外,还要具有能歌善舞、表演才能、绘画、幽默感等艺术素质也必不可少。这些艺术素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品位,还可以使教师具有吸引力和活力。如,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计一些好的板书,在课堂上使用幽默的语言,适当穿插一些时政故事、课堂上歌曲的导入应用等。这样,每一节课学生们都精神饱满,情绪高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用好新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重新修订后的初中政治课本,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讲道理浅显明白,每一课都有一些动人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和事例,有较完整的“阅读与思考”资料。有形如“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填一填”、“比一比”、“试一试”、“做一做”的小栏目,还有活动设计。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有兴趣去读,并且大体上都能读懂。在让学生阅读时,可先根据课文内容,教学要求,设定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也可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问题,寻求答案,解决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限定学生阅读时间、阅读方式。有的课文需要细读的,学生要勾画重点,思考问题,给的时间要长一点,有的只要学生大概了解一下内容的,就让学生跳读一下即可。

三、倡导合作精神,开展探究性学习

要让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关键是教师角色要转变,即由传授者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上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倡导一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精神,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进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放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重视每一位同学的见解,赏识他们每一点进步的思想火花。对一些问题的思考,鼓励同桌学生合作求答案,同桌之间时有争议,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鼓励同桌同学经常互查学习笔记,互查作业情况,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四、知行相统一,开好活动课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均安排了活动训练这项内容,并且规定用于開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其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内容丰富,设计的许多活动有较好的操作性。有些小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便能进行,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育效果。课后的活动不是要学生重复书本上的名词、概念,去机械地重复那些知识,而是紧扣每课的教学内容的目标与要求,通过他们的认真思考去回答一些问题,去活动和实践一下,获得自己的体验,以达到巩固和提高认识、达到教育目的。

五、加强时政热点教育,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强调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点、原理、分析解决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做到以社会热点为主线,通过开设时政专题讲座,课堂五分钟时政演说、新闻发布会或从教材内容中直接渗透社会热点、重点、典型材料教学等方法,这样既扩充了课堂知识容量,又提高了学生认识水平,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六、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把现代化教学方法运用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运用图片、电视、录像、幻灯、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让生动形象的“图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让学生在积极思维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觉悟。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重点,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和生活的主人。

猜你喜欢
时政思想品德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选择
My Hometown
时政要闻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时政
时政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