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2012-10-24 00:39吕军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5期
关键词:事物课外阅读德育

吕军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德育,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挖掘语文教学的博大教化力量,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挖掘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课文的德育功能

中学语文课文涉及的内容广泛,文章体裁多样,任何知识的教学老师都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创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声情并茂的散文,老师可通过朗读把优美的声音形象呈现于学生面前;平淡如水的说明文,可借助形象风趣的话语解说其中的事理;说理性文章,可用通俗的哲理把学生引入严密的逻辑世界。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1. 课前深入备课,挖掘品德教育素材。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每篇课文的德育因素,确定每一课的教育点,即每篇课文可以运用文中哪些内容(字、词、句、段),对学生进行哪一方面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确保在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 提供写作背景,感受作者创作心态。要使作者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體验,首先要缩短学生和作者的心理差距,要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让他们置身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之中,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

二、开展课外阅读,拓展语文教学的德育途径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让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三、把握作文教学,不断触发学生的思想感情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任务,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因素不可忽视。作文教学中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运用或书面语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等编织再现事物,达到一定的写作技能。学生在观察、感悟、分析事物进而写作文章的一系列过程中,必然会触发种种思想情感,对所写事物产生并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可见,作文教学也应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责任。

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激发写作。学生非常喜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多半是欣赏其有趣、好玩,而不注重观察活动过程,了解人类和生态平衡的关系,这时老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去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就能写出感人的文章来,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不爱参加家务劳动,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宠爱和娇惯,要培养他们的劳动观念和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尊重别人,从而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活动。

总之,在语文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臻于完善。

猜你喜欢
事物课外阅读德育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单独中的洞见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