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家庭德育环境初探

2012-10-24 00:39刘玉芬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2年5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品德家庭

刘玉芬

一、和谐家庭德育环境的现状

1. 重学习轻品德。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大部分家长惟恐学校教育对孩子留有“饥荒”,一些“赢在起点”、“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扎根在家长的心中。所以,很多家长纷纷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习,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大花血本,使有些孩子的课余时间几乎都被兴趣课占去。而在品德教育方面,家长则显得淡漠,不重视,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因此,造成了很多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的冷淡、敌对,孩子出现自私、任性、骄气、懒惰、不孝、漠然等不良品德,让家长们叫苦不迭,苦恼与迷茫。

2. 不能言传身教。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过:“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把握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的手中。”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的家长自身品德恶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3. 错误的教育观念。有些家长认为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是教育孩子的主体,孩子的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教育只是“配角”。更有甚者,有些家长连“配角”也不愿意充当,常常把孩子往学校一扔了事,学校有什么“吩咐”就照做,认为这样就行了,从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

二、和谐家庭德育环境的构建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它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一名合格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家长要意识到,家庭德育是造就孩子未来的最简捷、最易见效的方法,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成长的关键。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用一颗孩子的心来对待孩子,要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并学会倾听。要处理好孩子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注重孩子的日常品德教育,防止“2>5”现象。

2.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据调查,目前“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孩子健康的含义,更不了解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家长应加强学习,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心理疏导:家长要把孩子当成社会独立的人去对待,要尊重、理解孩子,特别是对特殊年龄阶段的孩子出现的情绪反复、行为多变等现象要有心理准备。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3. 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幼则束以礼仪,长则教以诗书”是我国古代的家训之一。说的是孩子小时候先进行品德教育,教他们如何做人,大一点再教他读书学知识。孔子也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讲的也是养成教育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与子女朝夕相处,非常有利于家庭德育的实施。家庭德育具有父母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和孩子的“自我教育”、“自我完美”相结合的鲜明特征。在家庭成员的相处和社会交往中,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不少家长对孩子采取的仍然是抬手就打、张口就骂的方式,这种不考虑孩子感受、不尊重孩子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4. 讲究策略,培养习惯。对孩子道德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预防和矫正。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作为教育的主体之一,家庭德育的内容必须与学校德育内容保持一致,形成“合力”,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关注孩子品德形成的知、情、意、行四个环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作为家长要不断地有目的地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开阔眼界,把家庭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真正成为孩子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品德家庭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家庭“煮”夫
好学者贤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新加坡小学品德教育目标刍议
浅谈小学品德教育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恋练有词
品德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