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

2012-10-20 05:16李谋冠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11期
关键词:人事管理系统结构

李谋冠

(华南师范大学 人事处,广东 广州 510631)

基于Web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研究

李谋冠

(华南师范大学 人事处,广东 广州 510631)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能适应现代大学办学规模及组织模式、推动高校管理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作为一个标准的微系统,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必须遵从系统论原则,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采取B/S结构模式,建构一个全面和开放的多功能模块,加强安全防范,重视反馈机制的建设,加强与数字校园的融合,为形成科学、高效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服务。

高校人事管理;W eb;设计

一、研究背景

作为实现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有效途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指能适应现代大学办学规模及组织模式、推动高校管理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手段,能够克服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低下、低端重复等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切实保证基于人事管理的学校各项决策准确、有效、及时,最大限度为形成科学、高效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服务。

但是,在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当前仍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安全性低、交互性差、缺乏统一性,基本保留在基本数据处理阶段,缺乏对信息数据的综合处理,更谈不上对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因此,现实的需要和存在的问题从正反两方面推动着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不断走向深入。

二、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即MIS)的一种具体形态,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1]伴随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加强,尤其是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提上议事日程,各高校校园网基本实现了与互联网的无缝对接。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可以借助人事管理系统,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数据库技术与Web服务器相结合,将各种人事信息分类为各种数据库,由享有各自权限的各等级管理人员、拥有各自账户的学校教职工对相关信息进行生成和处理。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含三个方面:即人、计算机、信息。人指的是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使用者,应包括人事工作者、人事工作对象;计算机指的是包括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硬件、软件资源在内的媒介手段;信息指的是与高校人事活动相关的信息。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来,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核心范畴,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存在着一些普遍特征与属性。[2]作为一个标准的微系统,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本身呈现出普遍性和整体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层次性和目的性等特征。在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中,必须从部门职能设置出发,贯彻和渗透系统论的思想和原则,构建出符合我国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综合流程,这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

1.安全性规律

系统的安全性是系统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尤其对于存在大量敏感信息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这也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具有相对封闭性的C/S模式单机版人事管理系统比较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用户角度而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岗位职责和身份,确定不同等级用户的使用权限。从网络安全角度来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必须建立严格的用户验证程序,具备能够抵御外来入侵和远程登录的防护机制。从物理安全角度来看,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必须具有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功能,以防由于火灾、地震等事故灾难,引发服务器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2.结构功能规律

系统的结构功能规律,是从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出发,揭示出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属性之间的整体联系与发展。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核心范畴包括人才引进、人事调配、编制管理、岗位分类与聘任、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审、教师培训、工资保险与福利、离退休、人事信息服务、博士后管理等等业务。与之对应,科学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就其功能模块来说,应该包括招聘解聘、人员信息、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年度考核、薪酬奖惩、档案管理、数据应用等结构模块。这种结构作为系统的内在组织,功能作为系统的外在表现,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彼此适应、相互生成,最终促成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向前发展。

3.信息反馈规律

在系统理论中,信息与反馈是两个基本范畴。反馈是指信息的接受者对接收到讯息的反应或回应,即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3]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运作,就其实质而言是人事信息的生成、传输和使用,属于标准的信息传输活动。在此活动中,反馈作为体现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对系统具有调节控制功能,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而在当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实践活动中,对反馈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不高,呈现出信息单向传播的特征,即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中生成的信息,经过传播媒介抵达信息接收者的过程,是单向度的。信息接收方,包括人事信息的当事人、系统信息的使用者等等,对人事信息的准确与否,缺乏相应的反馈渠道。从短期来看,这导致了一方面是不断输入和生成大量人事信息,而另一方面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却大打折扣。而从长期来看,缺乏反馈机制,将最终导致人事管理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崩溃。

4.优化演化规律

优化演化规律指的是系统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演化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具体应用实践中,从单机版的C/S结构模式系统到B/S结构模式系统,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要的改变,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而这种表现形态的变迁,反映的正是人们对高校人事管理客观规律的自低而高的认识。

三、具体设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若干方面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应用涉及逻辑设计、物理设计等诸多方面。首先,就逻辑设计而言,需要在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需求、功能结构、数据流程等各个方面予以描述。其次,在物理设计方面,对于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配置、数据库设计、软件的体系结构设计等诸多方面予以描述。由于各个高校在办学性质、办学层面、人员结构诸多方面的不同,很难就具体环节讨论制定一个放诸四海而皆适用的系统设计,本文只能在某些带有普遍性的环节予以描述。

1.结构模式:C/S结构还是B/S结构

C/S结构,指的是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 在这样一个系统结构中,人事管理系统的使用者,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而服务器层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B/S结构,指的是浏览器/服务器(Brower/Server)结构。这种结构一般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包括数据管理层(Server)、用户界面层(Client)和中间层(Middleware)。 B/S结构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任何一个层级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其他层级的功能,进而对系统本身造成根本性的变化。

使用C/S结构、B/S结构的系统,各有利弊,如表所示。

表 运用C/S结构与B/S结构系统的利弊分析

就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说,基于历史原因,非常多的高校使用的是基于C/S模式的单机版系统。显然,从各个层面而言,B/S模式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更科学更适用。从使用范围来说,基于C/S模式的系统只能应用于有限的局域网内,无法满足对人事信息的远程控制;从应用层面来说,基于B/S模式的系统是三层结构,数据访问不是直接在数据库层面上进行,而仅仅是在业务逻辑层面操作,减少了受到网络攻击的概率。同时,对于不断更新的计算机技术,譬如客户端操作系统的升级、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出现,基于B/S模式的系统结构更具有安全性和可兼容性。

因此,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应采用B/S结构,由Web服务器、浏览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组成,将主要信息处理功能集中在中间层的服务器实现,用户通过Web服务器即可登录系统,数据库在后台运行,从而超越具体物理地域的限制,实现网络环境下对系统信息的远程浏览、查询和控制。

2.功能模块:全面与开放

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基本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与数据综合处理、决策支持等三个方面,其功能模块对应着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范围,系统的具体模块如图1所示。

一方面,高校人事管理系统要保证功能上的全面性。这里的全面性,不是各要素之间的简单机械叠加,而是系统内部和外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从人事业务的逻辑顺序出发,将高校人事工作的各个流程实现无差别覆盖,使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满足各个层面使用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鉴于当前人事工作的日新月异,高校人事部门工作职能不断加强,工作范围不断扩大,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具备开放性的特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增添新的功能模块,从而使高校人事管理系统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结构得到丰富,功能得到优化。

3.三位一体:安全性至上

人事数据信息的敏感性、重要性,决定了人事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是该系统能否顺利运行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4]从潜在受冲击的载体性质不同进行划分,基于Web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可以分为物理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隐患、系统本身安全隐患三大类。如何实现对安全访问的绝对保证和对非法进入者的绝对禁止,这是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从技术层面必须解决的课题。

第一,物理安全隐患。人事管理系统对于构成系统的电子设备的高度依存,使其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外界突发事故和不可抗力的破坏。在防范物理安全隐患这一环节,必须要做好设备的防火、防磁工作,尤其要做好人事数据信息的即时、有效和异地备份。

第二,网络安全隐患。主要是指人事管理系统在数据传输网络和公共网络服务等方面的可靠性得到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是由于病毒等恶意外部破坏手段引起和导致的。为了保证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网络安全,可以运用网络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网络加密技术、网络地址转换技术、操作系统安全内核技术、身份验证技术、防火墙和防病毒技术等[5]确保网络安全。

第三,系统本身安全隐患。系统本身的安全主要包括身份的认证、有效身份的访问控制、安全技术和日志四个部分。[6]系统本身的安全系统有漏洞,这是导致系统本身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不同等级的用户只能根据自己的权限,执行系统规定的指令。在最核心的业务数据模块,可以引入电子印模管理机制,实现责任管理。对任何浏览、更改系统信息的行为,网络日志即时备份,以供查询和确证。

4.传与受的交互:加强反馈

人事管理系统的本质是建立在对相关人事信息进行处理基础之上的信息传播过程,科学合理的信息传播过程应该是呈现出交互性特征的。但是,传统的人事管理系统只重视人事信息的输入却缺少对人事信息“反馈”的重视,导致人事管理系统交互性不强,结果就出现了导入高校人事管理系统的信息在不断增多,而能够有效导出、有效使用数据的情况却相对较少的情况。

因此,在设计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时,必须提供一条反馈渠道,使“人—机”系统具有“人—人”系统的交互性和连结性,这种具有反馈特点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模式如图2所示。

5.单点登录:与数字校园的融合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推进,在统一、正确的人事信息基础上,实现人事管理系统与学校教务考试系统、图书管理系统、宿舍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等数字校园子系统的无差别数据共享和对接,不仅可以使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同步,充分发挥数字校园的功效,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更可以避免数据误差导致工作失误。在具体做法上,可以使用单点登录技术,在包含多个子系统的数字校园中,用户只需在进入信息门户系统时一次性进行身份认证,只用一个帐号,登录一次门户,就可以进入所有有权限访问的应用系统,不必重复登录。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单点登录系统必须由用户在初次使用时,自主绑定使用单点登录的应用系统,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161.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59.

[4]周学广,刘艺.信息安全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41.

[5]彭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探讨[J]现代电子技术,2002(6):13-15.

[6]周双娥,李其锋.基于ASP.NET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21-24.

(编辑:金冉)

TP315

B

1673-8454(2012)11-0034-03

猜你喜欢
人事管理系统结构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人事人才
论结构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