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转移的合肥物流业发展探析

2012-10-19 05:34
关键词:物流业合肥物流

肖 红

基于产业转移的合肥物流业发展探析

肖 红

随着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和合肥加入长三角,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特别是以合肥为中心和代表的皖江城市组团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合肥未来产业发展特征决定其具备了面向全国、全球的物流业发展需求。分析产业转移给合肥物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合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物流业的对策。

产业转移;合肥;物流

一、引言

产业转移一般是指某个产业或产业集群从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或现象。产业转移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寻求低成本制造基地的动机。在上世纪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在二战以后不久,美国将其钢铁、化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拉美、德国、日本。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德国等工业化国家将其一些落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形成了第二次产业转移,此次产业转移造就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神话和东南亚经济的起飞。第三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大量的贸易加工企业转移到我国东南沿海以及越南和印度等地,本次产业转移乘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带动了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超速发展,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增长极,带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加速发展[1]。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由点到线、由线带面的多层次发展格局,先后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深圳、珠海、汕头、上海等为首的东部沿海城市对外开放,使一部分城市和地区先富起来,到21世纪初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到2009年的中部崛起战略,这一系列战略的提出无不体现了国家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全国的经济振兴,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眼光。

3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造就了若干地区经济增长极,与此同时也使得地区间的差距逐渐拉大。198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江苏、浙江、上海分别为1416.50亿元、904.69亿元、781.66亿元,中部地区(安徽省)生产总值为658亿元。到2010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江苏、浙江、上海则分别达到40903亿元、27226.75亿元、16872.12亿元,而中部地区(安徽省)总产值则为12263.4亿元。以江苏为例,1980年其生产总值是安徽的2.1倍,但到2010年扩大到3.3倍[2]。东部沿海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但由于发展起步早,目前已出现资源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瓶颈”问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而由于中部地区资源比较丰富,有大量富余劳动力,相对于东部地区具有成本优势。中部缺乏的是企业、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产业向中部转移是必然选择。据此,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8月发展和改革委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2010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标志。

二、产业转移给合肥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安徽是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份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沛,承东启西,与长三角无缝对接,在农业、能源、矿产资源、旅游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0年安徽省的GDP达到12263.4亿元。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具有通江大海,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教育、文化中心,也是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现辖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区和肥东、肥西、长丰3县,拥有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合肥政务文化新区,滨湖新区等开发区管理权限。全市总面积为7029.48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3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10万人。2010年合肥市GDP为2702.5亿元,同比增速为17.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3亿元,同比增长10%,新增3家境外500强企业来合肥投资。这些外资项目多投向汽车零配件、家电、钢铁行业、能源原材料、轻纺行业。

(一)货源更加丰富集中,物流需求更加旺盛

根据物流业需求规律,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的物流需求最大,单位GDP产生的物流需求量最多。而合肥恰恰是以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表1)。据测算,2003-2007年,亿元工业增加值可创造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就业人数800人,货运量需求36.63万吨,货物周转量0.88亿吨公里。据统计,2010年,安徽全省物流业实现增加值732.6亿元,同比增长13.5%,高于全国物流业增加值0.4个百分点。合肥市物流业增加值为135亿元,占安徽全省的18%[5]。本次产业转移大多是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制造业的转移,加上合肥本身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合肥物流业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据统计,2010年合肥全年实现货运量1.97亿吨,比上年增长31.8%。其中公路1.74亿吨,增长27.3%;铁路150.80万吨,增长11.6%;民航3.34万吨,增长14.8%;水运2183.56万吨,增长86.7%。可见合肥物流业仍以公路运输为主,但水运发展速度很快(表2)。

表1 各年生产总值及结构 单位:亿元

表2 各年货物运输量 单位:万吨

(二)物流业供给能力增强

合肥已基本建成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和服务涉足各个领域,能满足各种物流服务需求。目前合肥拥有各类物流公司4508家,占地百亩以上的企业12家,物流从业人员20万以上。现有货运车辆31568辆,其中10吨以上大型车辆7735辆。同时,各家企业在硬件设施的投入正逐步加大,在同级的全省59家重点企业中,有46家企业拥有自有仓库,面积255.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0家企业拥有装卸设备,设备总计1530套,同比增长6.5%。企业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除注重仓储、运输设施的投入外,加大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大型物流企业抢滩登陆,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鉴于合肥市地处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区位优势,未来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纷纷将触角伸向这一物流业欠发达地区,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业管理经验。2010年7月,北京怡和佳讯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合肥成立了合肥维天运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国内最大、最成熟的物流产业的物联网应用平台落户合肥,这无疑将加快合肥本地物流信息化建设步伐。2010年10月,全球最大的包裹快递公司UPS服务共享中心项目在合肥建立,项目一期在合肥将投资1亿元,建设面向亚太地区的集财务结算、呼叫中心、软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总和服务共享中心。

(四)优惠的物流业发展政策助推合肥物流业加快发展

针对合肥物流业发展现状,合肥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强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精心编制“十二五”合肥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强建设现代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打造区域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合作。政府出台一揽子吸引大型物流企业入住的优惠政策,包括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

三、产业转移给合肥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适应产业转移带来的物流业发展需要

目前,合肥大多数的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物流业发展模式上,基本上是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间房屋的简单经营模式。能够提供专业化、高水平配送服务的企业很少,以至于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整合能力,没有核心竞争力,绝大多数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信息化和技术水平偏低,管理水平落后。这种局面使得这些企业难以有效满足产业转移带来的巨大物流业需求,在与大型物流企业竞争时势必将困难重重,甚至难逃被淘汰的厄运。

(二)物流企业成本压力加大

以漕冲物流园、长江批发市场、安徽大市场为代表的物流园区已经发展成为集货运、餐饮、娱乐一条龙的货运集散中心,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运输的效率十分低下,货物流通成本居高难下。很多个体司机聚集在此寻找货源,他们等待装卸货物的时间往往还要高于运输所花的时间,同时也带来了道路拥堵问题。另外,同行间价格竞争很大,司机的生存空间十分有限。同时,物流园区的运作还处于十分传统的阶段,这将有碍于合肥现代物流建设工作向前推进。

(三)物流业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目前,合肥物流市场散、乱、差现象仍旧比较严重。随着竞争的白热化,众多货运司机反应找不到货源,即使找到货源利润也非常低。大量找不到货位的私营车主不仅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压力,而且为了追求利润,司机们严重超载,导致道路损坏严重。

(四)物流企业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加大

周边大中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对合肥市物流业的发展形成了较大压力。上海、南京、郑州、武汉、苏州、无锡等发达城市的物流业发展很迅速,无论是基础设施、规模、信息化、现代化水平,还是政府相关扶持政策方面,都是合肥目前所不能比的,而且随着对外交通网络的改善及区域之间经济融合的深入,合肥市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将日益加大。

四、基于产业转移合肥物流业发展对策

(一)紧抓中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物流业

合肥要紧紧抓住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中心城市为契机,在“工业立市”战略的指引下,吸引更多知名的物流企业到合肥发展,同时加强合肥物流企业与周边省市物流企业的合作,鼓励一些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联合、合资、合作、参股等形式与知名物流企业形成联盟,从而达到共享物流资源、优化物流网络、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的目标。

(二)完善物流业基础设施,提升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

公路物流是支撑合肥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物流形式,这要求合肥市政府进一步重视公路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公路物流运营效率,使之形成与其他物流方式协同发展,进而提高合肥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水运方面,建设中西部城市重要的虚拟海港,将沿海港口设施、功能和服务虚拟并集成到电子平台,通过网络延伸到保税区内,形成“区港联动”,协同海关、商检、银行、保险等部门提前完成货物出口操作。通过虚拟海港与实体海港的协同发展,加强皖江港口与合肥港口的对接,打造面向全国、连接世界的中部地区物流航母。航空方面,努力打造国内支线航空中心和国际支线航空中心,即将建成的新桥国际机场位于东亚中心,凭借合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在新桥国际航空港建设东亚转运中心,提高合肥机场在亚洲的航空货运中转能力。积极拓展国际货运航线网络,加强与省内外支线航空货运的联动发展。

(三)以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目前,合肥物流企业信息化设备配置率和利用率都很低,对于信息化应用还处于初级层面,如唐桥货运场站等物流节点仍以传统手写小黑板为主,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物流信息化要求根据物流业发展实际,将信息化同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流业务开拓,物流行业规范操作以及物流配套服务体系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物流信息化。鼓励企业运用仓储管理系统 (WMS), 运输管理系统 (TMS), 电子订货系统(EOS)等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自动化立体仓库(ASW),自动导向车、视频识别等装备技术,提高物流信息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物流业运作效率[3]。

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主要是做好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货运物流网、车辆信息网、商贸流通网互联互通,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完善城市配送体系,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目前合肥市常住人口达到510万人,为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是长三角经济区天然成员。根据“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合肥市将按照“新区开发、老城提升、组团展开、整体推进”的原则,大力拓展城市空间。随着合肥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高,对零售业的需求也会逐步提高。

合肥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亿元。未来的合肥,应完善城市配送体系,为大型零售企业提供便捷的配送服务,满足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对货物的时效性运输需求,从而降低物流业整体成本,从而提升合肥的整体经济实力。

(五)与制造业等行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合肥市是中部地区的工业强市,但其工业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工业的强劲增长尚未转化为物流业发展的推动力。合肥的工业企业还没有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抑制了物流业等服务业的规模化发展,使工业企业不能专注于其核心业务。因此,要进一步鼓励工业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制造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把物流业务从主营业务中分离出来,外包给实力更强的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充分发挥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优势,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争取培育一批服务标准化、管理现代化、功能一体化、运作规范化、经营集约化,主营业务突出,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4]。

(六)优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不断优化和健全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给予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与现代制造业企业等同的水、电、土地、税收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规定合理的营业税计征基数,同时允许有条件的物流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对新成立的物流企业,应适当减征企业所得税,或者是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在市场准入、规划保障、财政扶持等多个方面不断创新措施,力争形成行之有效的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七)继续拓宽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

鼓励一些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境内上市的方式直接融资;加强政府、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的沟通联系,创新金融产品,引导商业银行向物流企业发放贷款;引导各类股权投资资金支持物流业的发展;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物流行业。

(八)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引进急需的懂物流技术、熟悉物流管理的高端物流专业人才,在人事制度上可以为这些高端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如在户籍、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以便留住人才,稳定人才。市政府每年可以安排一定资金用于物流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同时加强与高校合作开办物流专业,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为合肥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结论

本文基于产业转移的视角分别从需求和供给角度论述了产业转移给合肥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肥物流业发展的对策。本文主要是定性分析了一系列影响合肥物流业发展的因素,但并没有分析这些因素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合肥物流业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后续的研究应着重在探讨各因素与合肥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程度上,也就是要定量分析各影响因素所占的权重,以期为企业、政府等各层面做出切实有效的促进合肥物流业发展的对策提供更具准确性的依据。

[1]周启蕾.产业转移对深圳物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1(9).

[2]项桂娥,胡鹏.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区域间产业转移机理与特征[J].华东经济管理,2011(7).

[3]闫洪林.河南省物流企业规范化发展建议[J].物流技术,2011(6).

[4]许正松,万青.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安徽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探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1(2).

[5]汪银枝.浅析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J].价值工程,2010(17).

F252

A

1673-1999(2012)08-0074-04

肖红(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233100)教师。

2012-02-09

安徽科技学院进人才项目“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现代化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物流业合肥物流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物 流 业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