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建宁 郑河荣 张燕武 金纯纳 李文英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珠海 519070
本院2000年以前剖宫产的麻醉方式大部分选用硬膜外腔麻醉(EA)。近十年来,由于腰穿针的改进,大大减少腰麻主要并发症——术后头痛的发生,腰硬联合麻醉(SCEA)已成为剖宫产常用麻醉方式。国内外麻醉专家对EA和SCEA对剖宫产中新生儿的影响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就本院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择1995~1998年3年中在EA下剖宫产病例和2005~2008年3年中在SCEA下剖宫产病例。入选标准:①妊足月健康产妇,产前胎儿检查正常,术前胎儿监测胎心音正常,无缺氧表现。②产前门诊及住院病历资料完整。③EA和SCEA操作成功,脊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和只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布比卡因注射液或两者混合液为局麻药的病例。排除标准:①母体因素:高龄产妇、糖尿病产妇、妊高综合征和慢性高血压、患传染、免疫障碍、遗传、过敏等疾病。母体有特殊用药史,包括术前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呋塞米、硫酸镁、镇静药及心理用药。术前存在胎盘解剖与生理性功能障碍,包括胎盘早剥和前置胎盘。②胎儿因素:多胎,羊水过多、过少、污染,脐带过长或过短、打结、脱垂、绕颈,宫内发育不良及畸形,早产儿,足月小样儿。③分娩因素:第一、第二产程过长。④麻醉因素:出现局麻药中毒症状;取出婴儿前使用过镇静或镇痛药。符合上述条件,EA下剖宫产共2 484例,SCEA下剖宫产共3 032例,EA组产妇年龄为(25.5±3.8)岁,体重为(68.5±5.3)kg,SCEA 组产妇年龄为(26.3±4.7)岁, 体重为(66.4±6.2)kg。
术前用药阿托品0.25~0.50 mg肌注或不用药。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外周静脉,连接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行ECG、BP、HR、SpO2连续监测。EA下剖宫产病例,选择T12~L3进针,硬膜外腔穿刺及置硬外管均成功,注局麻药试验剂量后均无全脊麻出现,局麻用药为利多卡因注射液、布比卡因注射液或两者混合液(1∶1)。 SCEA 下剖宫产病例,选择 L2~4进针,硬膜外腔和蛛网膜下腔穿剌均成功,局麻用药全为B。术中输入复方氯化钠溶液,或者人工胶体和复方氯化钠溶液,出现低血压时给麻黄碱对症处理[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8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较麻醉前下降大于20%]。
收集并记录最高阻滞平面、局麻药用量、手术时间、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I-D)、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时间(UD);收集并记录新生儿 1、5、10 min Apgar评分,收集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7分的各项具体评分。收集麻醉后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乏力、寒战、头痛等椎管内麻醉主要并发症的病例数。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产妇的年龄、体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EA组与SCEA组比较,EA组的I-D和U-D都明显高于SCEA组(P<0.01或P<0.05),EA组的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明显低于SCEA组(P<0.05),而EA组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总用量明显多于SCEA组(P<0.01);EA组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乏力的发生率都明显低于SCEA组(P<0.01),但两组寒战和术后头痛的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EA组与SCEA组比较,EA组新生儿1 min的Apgar评分明显低于SCEA组(P<0.05),见表2。出婴后1~10 min 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总例数EA组明显多于SCEA组(P<0.05);在Apgar评分低于7分新生儿的具体各项评分中,出婴后1、5、10 min EA组新生儿的肌肉张力明显低于SCEA组(P<0.01),出婴后1、5 min EA组新生儿的呼吸评分低于SCEA组(P<0.05),出婴后1 min EA组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和刺激反射评分都低于SCEA组(P<0.05),见表3。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明显增高,EA及SCEA用于剖产麻醉均满足手术要求。EA具有并发症少,可用于术后镇痛等优点,但阻滞平面出现较慢,阻滞不全率较高,甚至达25%以上[1],局麻药用量大,肌松效果差,给产妇带来一定的痛苦,也给术者带来一定的困难。SCEA起效迅速,局麻药用量少,为手术快速娩出胎儿赢得时间,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
表1 产妇临床相关资料
表2 新生儿 1、5、10 min Apgar评分(±s,分)
表2 新生儿 1、5、10 min Apgar评分(±s,分)
注:与EA组比较,P<0.05
组别 Apgar 1 min 5 min 10 min EA 组(n=2 484)SCEA 组(n=3 023)9.2±1.1 9.7±0.2a 9.5±1.3 9.8±0.1 9.7±0.4 10.0±0 a
表3 新生儿Apgar≤7分的各项具体评分(±s,分)
表3 新生儿Apgar≤7分的各项具体评分(±s,分)
注:与EA组比较,aP<0.05、bP<0.01
项目 EA 组(n=65)1 min 5 min 10 min SCEA 组(n=11)1 min 5 min 10 min出婴后时间皮肤颜色心率呼吸肌肉张力刺激反射构成比[n1/n(‰)]1.2±0.5 1.6±0.2 0.7±0.4 0.5±0.3 0.9±0.3 1.7±0.2 1.8±0.1 1.1±0.2 0.3±0.1 1.2±0.5 1.8±0.3 2.0±0 1.5±0.3 0.9±0.5 1.6±0.2 1.5±0.2a 1.9±0 1.4±0.2a 1.8±0.1b 1.7±0.2a 1.8±0.1 2.0±0 1.9±0a 2.0±0b 1.8±0.1 2.0±0 2.0±0 2.0±0 2.0±0b 2.0±0 65/2 484(26.1) 11/3 023(3.6)a
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间隙,母体静脉血中局麻药浓度可在20~30 min时达到最高值,脐静脉血中局麻药浓度可在30 min时达到最高值。不同局麻药进入胎盘的移行速度也不同,具体影响因素有局麻药的蛋白结合度、局麻药的分子量、局麻药的脂质溶解度、局麻药在胎盘中的分解代谢[2]1312-1314。利多卡因与母体血浆蛋白的结合度为45%~55%,布比卡因与母体血浆蛋白的结合度为51%~66%,两者与母体血浆蛋白的结合度都比较低,局麻药进入胎儿血液的量则较大。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分子量均在400以下,较容易通过胎盘。两者均不被胎盘分解代谢,大部分在肝脏经酶的作用而失活。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均为酰胺类局麻药,脂溶解度较高,较易通过胎盘。所以,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在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用药时,随着用药量的增大胎儿局麻药的血浓度也随之增高。
Apgar评分是自1953年倡用以来,至今仍为国际公认的评价新生儿的最简捷、最实用的方法[3-6]。Apgar评分是判断新生儿出生时有无窒息及窒息的轻重程度,指导复苏抢救、复苏后治疗及预测预后的重要临床观察指标。Apgar评分包括5个方面,即心率、呼吸、肌张力、刺激反射和皮肤颜色,各项目0~2分,满分为10分。总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为正常。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EA组的I-D和U-D都明显高于SCEA组,主要由于EA起效慢、肌松效果差影响;EA组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总用量明显多于SCEA组。EA组出婴后1~10 min 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总例数明显多于SCEA组。在Apgar评分低于7分新生儿的具体评分中,出婴后1、5 min EA组新生儿的呼吸评分低于SCEA组,出婴后1 min EA组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和对吸引刺激反射评分都低于SCEA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出婴后1、5、10 min EA组新生儿的肌肉张力显著低于SCEA组。有资料显示,实施EA的产妇其新生儿脐静脉血的利多卡因浓度为腰麻的3.4倍[7-10],局麻药可能影响新生儿的肌张力,使其略有下降,究其原因可能与神经肌肉结合处的冲动传递受到损害,脊髓反射活动受到抑制有关,该改变可持续到出生后12 h[2]612。所以,本研究认为EA下剖产中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主要表现为新生儿肌张力下降,这应与局麻药用量增多有关,术中I-D过长和取婴困难加重了新生儿宫内缺氧,导致新生儿Apgar评分进一步降低。SCEA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呕心呕吐和呼吸乏力,主要与脊神经阻滞完善、阻滞平面过高和胎儿压迫下腔静脉影响血液回心量有关。两组寒战和术后头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其原因有待探讨分析。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在剖宫产中,EA组Apgar评分低于7分的新生儿明显多于SCEA组,这与局麻药用量大和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长关联性大;在SCEA中局麻药对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甚少。
[1]谢荣,刘亚平.我国临床应用硬外阻滞调查报告[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1,9(11):240.
[2]盛卓人.实用麻醉学[M].3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12-1314,612.
[3]乐杰.正常分娩[M]//乐杰: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3-78.
[4]刘彩华,高林林,崔健君.利多卡因用于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负面效应[J].中国麻醉与镇痛,2000,16(2):91-93.
[5]刘国中.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13-14.
[6]张苔.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03,9(4):44-45.
[7]何利平,黄松甫.腰-硬联合麻醉在经腹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6):1065.
[8]莫家全,黄坚,麦伟良,等.剖宫产手术麻醉5126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252-253.
[9]罗焕光,黎群.硬外麻辅用小剂量氯胺酮、氯丙嗪在现症精神分裂症产妇剖宫产术中对母婴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0,10(4):42-43.
[10]蒙元劲,莫莉,曾琼珍,等.剖宫产手术中三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7):11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