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沙拉嗪联合灌肠综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2012-10-17 03:29:18陈跃
中国医药导报 2012年13期
关键词:氮磺吡啶沙拉

陈跃

江苏省溧水县人民医院消化科,江苏溧水 21120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以腹痛、腹泻和黏液脓血便为特点。该病至今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UC的治疗是临床上非常棘手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柳氮磺吡啶一直作为UC的传统治疗药物之一,因毒副反应较多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几年来美沙拉嗪(masalazine,又名5-氨基水杨酸)作为新一代水杨酸类药物,在UC治疗方面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笔者在临床上采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综合措施治疗UC,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确诊的UC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订的UC诊断标准[1],且均为慢性复发性、活动期患者。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及缺血性结肠炎等患者。其中,轻度14例,中度26例;平均年龄(41.9±7.1)岁;34例为连续性分布,6例为间断性分布;分布在直肠的有14例,直肠乙状结肠10例,直肠乙状结肠阑尾内口3例,直肠和阑尾内口4例,直肠乙状结肠升结肠回盲部5例,全大肠4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1 g/次,4次/d;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德国益普生公司生产)1 g/次,口服,3次/d,同时配合灌肠(将庆大霉素16万U、思密达6 g及地塞米松5 mg加入60 mL生理盐水),保留灌肠40 min,2次/d,连续2周。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不良反应,包括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凝血时间等;疗程结束后1周内复查肠镜。采用结肠镜下评分进行计分量化[2],具体评分标准如下:①黏膜损害(黏液、渗出物、糜烂、溃疡):无0分,轻度2分,明显4分;②黏膜变脆易损:无0分,接触性出血2分,自发性出血4分;③颗粒感:无0分,有2分;④血管分布:正常0分,紊乱模糊1分,完全消失2分。

1.4 疗效评价标准[1]

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检查未发现异常。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内镜见黏膜轻度充血水肿,无溃疡及出血。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大便化验、内镜结果均无改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临床疗效比较采用等级资料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采用Ridit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 R=0.599,95%可信区间(0.542~0.656),对照组R=0.401,95%可信区间(0.342, 0.469),两组 95%可信区间没有重叠,疗效比较t=2.439,P=0.020,可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下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结肠镜下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结肠镜下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结肠镜下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差值治疗组对照组20 20 7.62±2.13 7.84±2.05 2.83±0.92*4.43±1.12*4.79±1.54#3.41±1.69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皮疹、头痛、肝功能异常及白细胞减少等。治疗组仅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无需特殊处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例)

3 讨论

UC是一种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患病率明显上升,以轻、中度为多见,多累及直肠和结肠,病情反复发作,治疗颇为棘手。该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UC的发病是遗传、感染、免疫、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UC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SASP)、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三大类。柳氮磺吡啶是SASP类的经典药物,在结肠内被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前者可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及氧自由基的合成与释放,作用于炎症肠道黏膜,从而发挥抗炎作用[1]。但长期大量应用柳氮磺吡啶容易产生消化道反应、皮疹、肝功能异常、免疫异常和骨髓抑制等毒副作用,导致患者不能耐受,从而影响疗效。

近年来国外研究报道,肠黏膜屏障修复在UC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3-5]。美沙拉嗪是今年研制出的新型5-ASA类药物,在UC治疗效果上较柳氮磺吡啶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它不能起到直接修复肠黏膜屏障的作用[6]。研究表明,思密达对细菌、病毒及细胞因子等均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可抑制肠道致病菌的传播,能直接修复损伤肠道黏膜,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止泻的作用[7]。同时,糖皮质激素联合庆大霉素局部灌肠能抑制细菌等微生物在肠道内的繁殖,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加强抗炎作用,增强疗效。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药物灌肠综合治疗总有效率达85.0%,对照组为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结肠镜下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组中仅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胃部不适,发生率为15.0%,而对照组高达45.0%,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综上所述,美沙拉嗪联合药物灌肠综合治疗UC安全有效,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36-239.

[2]师永盛,霍丽娟,安丽婷.培菲康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42(3):222-225.

[3]Cummings JR,Jewell DP.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enetics on phenotype[J].Inflamm Bowel Dis,2005,11(1):56-61.

[4]Hyphantis TN,Triantafillidis JK,Pappa S,et al.Defense mechanism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J Gastroenterol,2005,40(1):24-30.

[5]Kraus TA,Cheifetz A,Toy L,et al.Evidence for a genetic defect in oral tolerance induction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Inflamm Bowel Dis,2006,12(2):81,82-88.

[6]柳汝明,吴斌,赵雨晋,等.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偱证医学杂志,2011,11(2):181-186.

[7]江学良,崔慧斐.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新方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18):1871-1873.

猜你喜欢
氮磺吡啶沙拉
吡啶-2-羧酸铬的制备研究
云南化工(2021年10期)2021-12-21 07:33:28
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比较
勘 误
化工学报(2020年4期)2020-05-28 09:25:24
氯代吡啶发展潜力巨大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3 00:49:02
水果沙拉
圣诞树沙拉
柳氮磺吡啶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大医生(2017年10期)2017-03-22 10:02:26
可口的沙拉
启蒙(3-7岁)(2016年7期)2016-11-07 10:00:42
夏日罐子沙拉
环境与生活(2016年6期)2016-02-27 13: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