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龙丸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疗效观察

2012-10-15 06:52李再叶许瑞卿
淮海医药 2012年2期
关键词:肌电图传导显著性

李再叶,许瑞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常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存,称之为“三联病症”,以远端原发性感觉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病变可发于单侧或双侧,或对称或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多见。DPN危害性大,发病率有所上升。200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组织全国各省市对我国大城市24496例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疾病状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DPN占58%,临床发病率很高。针对此,我科进行了归龙丸方治疗DPN的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病例均为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及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6.5岁,糖尿病平均病程8.4年,DPN平均病程2.6年。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4.8岁,糖尿病平均病程7.6年,DPN平均病程2.8年。2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公布的诊断标准[2];DPN采用国内常用标准[3]。糖尿病有下列表现之一者可以诊断为DPN:(1)肢体感觉、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疼痛、蚁行感、发凉,肌无力等;(2)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跟、膝腱反射明显减退或消失;(3)肌电图示神经(正中、尺、胫)传导障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5 m/s,感觉神经传导速度<40 m/s;(4)排除慢性酒精中毒、骨质增生、金属中毒、药源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

1.3 病例排除标准 (1)妊娠,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2)有其他严重糖尿病并发症如增殖性视网膜炎、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消失;(3)糖尿病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如中风、心肌梗死、恶性肿瘤、慢性酒精中毒等;(4)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1.4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2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正常或基本正常。药物方法:治疗组应用归龙丸方,每日1剂,分2次服,连用4周;对照组应用弥可保0.5 mg,口服,3次/d,均连用4周,4周为1个疗程。

1.5 观察方法 观察2组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血液流变学改变、深浅感觉及神经反射情况,并行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

1.6 疗效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深浅感觉及腱反射基本恢复正常,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 m/s以上或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及深浅感觉、腱反射有所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提高1~5 m/s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减轻,深浅感觉、腱反射无改善,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增加或降低为无效。

1.7 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显效26例(43.4%),有效28 例(46.6%),无效 6 例(1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 8 例(13.3%),有效 27 例(45.0%),无效25例(41.7%),总有效率58.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指标比较见表1。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见表2。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全血比粘度高切200 中切100 低切150血液比粘度(cp)纤维蛋白质(p·g-1·L-1)治疗组:治疗前 5.42 ±0.75 6.85±0.94 5.07±2.64 1.71 ±0.19 4.30±0.41治疗后 4.88 ±0.63 5.68 ±0.89 11.19±2.13△1.56 ±0 59 3.86±0.43对照组:治疗前 5.09 ±0.68 6.53±0.82 16.65±2.47 1.76 ±0.19 4.32±0.40治疗后 5.12 ±0.71 6.67±0.84 17.10±2.81 1.81 ±0.38 4.38±0.38

表1结果表明:治疗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正常值偏高,其中全血比黏度低切值升高明显,而高、中切值变化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全血比粘度低切值改善明显,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说明归龙丸方对全血比黏度低切值有改善作用。

表2 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 (±s,m/s)

表2 2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比较 (±s,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胫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正中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尺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9.08±4.76 47.14±5.26** 42.25±5.15 51.76±7.16** 43.28±5.19 52.24±7.21**对照组 38.88±4.53 41.32±4.87 43.34±5.20 46.25±5.18 44.15±5.25 47.36±6.21

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有所改善,但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归龙丸方能提高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2 讨论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组对近10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发现DPN发病率为60.3%[4],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普遍认为DPN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不但与维生素缺乏及糖代谢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病理检查可见神经滋养血管和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缺血病变。

DPN以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为主症,属中医“痹证”、“血痹”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当责之于血瘀,血瘀则脉络运行不畅,则出现肢体疼痛、麻木、发凉等表现。针对此,我科拟定归龙丸方治疗DPN。归龙丸方取自张仲景《伤寒论》中经方《当归四逆汤》,当归甘温,归入肝经,为补肝血要药,具有补血活血止痛之功;赤芍苦微寒,亦归肝经,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二者共用为君;桂枝温通经脉,与地龙、路路通共为臣药,且地龙为虫类药物,通络力尤强;佐以银杏叶,清热散结;细辛芳香气浓,性善走窜,药理研究证实细辛对动物有明显的止痛作用。既通络止痛,又能引药入病所,而为使药。诸药合用,活血通络而无伤阴之弊,寒温并用既不温燥耗津,又不寒凉留滞,共奏活血通络之功。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当归[5]主要含有藁苯内酯类及其异构物、香豆素类、黄酮类以及有机酸类等化学成分,其主要的作用是抗血栓、改善血液循环、抗炎镇痛、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赤芍[6]具有消除炎症水肿,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解除肌肉痉挛疼痛等功能;桂枝[7]的主要成分桂皮醛具有镇痛、消炎、控制感染、解热等作用以减轻DPN患者的炎症反应;路路通的有效成份兰七皂甙有增强机体功能、扩张血管、增强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抑制血小板、降低血脂及血粘度、抗自由基损伤等作用。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发现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过归龙丸方治疗后,临床症状、全血黏度低切值,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与弥可保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证实归龙丸方能明显缓解患者下肢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减轻血管免疫炎症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是一种治疗DPN的安全而有效的制剂。

[1]张廷群,李 瑛,孔详梅,等.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并发症相关性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1):23-25.

[2]WHO Dept.of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Serveillance.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及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3]钱肇仁,钟学礼.糖尿病神经病变[J].上海医学杂志,1984,(7):426.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组.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10年回顾性调查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4):232.

[5]刘秀艳.当归的药理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06-107.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70-17l.

[7]王爱军,朱红林,王卫广.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08,7(24):35-36.

猜你喜欢
肌电图传导显著性
神奇的骨传导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