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良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卫生院外科,江苏省苏州市 215121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其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占很大比例,据文献报道[1]:约占直肠癌的70%~75%。我院近年来采用保肛手术治疗3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08-2010年间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观察组37例患者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9.3岁;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17例,低分化腺癌11例;Dukes分期:A期6例,B期24例,C期7例。对照组37例患者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9.8岁;病理分型:高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7例;Dukes分期:A期8例,B期22例,C期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临床分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电刀切除肛门周围直约5cm的皮肤、肛管和括约肌,切除后经左下腹体外造瘘,缝合会阴切口。观察组:采用电刀游离直肠后间隙,彻底清扫盆腔侧壁淋巴结,分离远侧直肠系膜,于左结肠动脉发出平面切断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保留左结肠动脉,用粗线结扎肿瘤远近两端的肠管及系膜,用吻合器行结-肛吻合,吻合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和盆腔,并在骶前放置引流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均为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和复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低位直肠癌传统主要采取Miles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切除范围广、对组织器官的功能性损伤大,且需行永久性肠造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应用。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保肛手术在临床治疗低位直肠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组保肛手术治疗3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iles手术治疗组(P<0.05),2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均较为理想,但与Miles手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文献[3]报道一致。本文表明术后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应在手术结束时及时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并彻底冲洗盆腔及腹腔,预防感染的发生。术前应充分做好肠道准备工作,术中保证近端肠段血供良好,吻合不扭曲、无张力[4],以避免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综上所述,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安全性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邓殿忠.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27例临床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3):131-132.
[2]沈象吉.保肛手术与Miles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50):69.
[3]张云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1,8(7Z):17-18.
[4]杜俊义,张耘.45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5):589-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