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艳菊 边伟学 梁栋 刘芳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或胆管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按发病部位分为胆囊炎和胆管炎。其造成的病痛程度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1]。发病因素大多由于日常生活中对肝胆没有加以调理,未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肝胆器官组织功能异常,最终引起结石。祖国医学具有千年历史,中医药在治疗胆石症中显示出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按照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遣方严谨的溶石散具有疏肝利胆、软坚散结、清热利湿、促进排石之功效,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湿热蕴结结所致的胆结石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疗效,实为顽症痼疾之星。
1.处方组成:金钱草 30g,菌陈 30g,大黄 30g,白花蛇舌草 30g,枳实 15g,郁金 20g,桃仁 15g,丹参20g,木香 15g,川楝子20g,海金砂10g,水牛角粉5g。方中金钱草,菌陈,大黄,白花蛇舌草,水牛角粉为主药(君),清肝湿热,枳实,郁金,本香,海金砂为辅药(臣),疏肝理气,消石,化瘀,消积;桃仁,丹参为佐药,川楝子能引药入肝经,诸药合用有祛湿热,化石之效。本方标本同治,故投之无不效者。
2.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利胆排石,清热解毒。治疗慢性解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3.处方依据及中医理论:临床上胆石病常见的有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结石,胆囊结石。由于结石声场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殊。胆总管结石的典型特征是绞痛,寒战高热,黄疸早起休克:肝内胆管结石则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肝区闷胀疼痛为主,可伴有畏恶寒,发热等。但症状多不典型,往往误诊,胆囊结石病以饱餐或油餐饮食后出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的绞痛,难以忍受畏特征。临床结合血液,X线或肠道造影,超声波等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历代中医文献中,并无胆石病之名。但其症候表现,肋痛痞满,黄疸证等中早有详述。中医认为:肋为肝之野,两肋部乃肝经所主,故病虽生于胆,实与肝有关。(景岳全书)曰:“肋病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均故也。”因胆棣属于肝,受肝之余气而为胆汁。肝主疏泄、能运行气血、调情志,故肝郁则胆汗疏泄受阻,凝而为石;或因肝失疏泄,脾之运化也受影响。水停化湿生热,湿热之邪薰蒸肝胆,致使胆亦受累,久则胆汁受薰熬,凝结成石,所以宜清泄肝经之湿热,舒畅气机,利胆排石,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特创“溶石散”治疗胆结石。
4.临床资料:本病病例100例,男性30例,女性70例。年龄范围25-68岁,其中25岁以下4例,26岁-36岁20例。其中37-47岁者居多,共35例,占35%。病程最短者20天,最长者20年以上。其中1年以内者10例,1-2年者20例,2-5年者25例,5-10年者30例,10-20年者10例,20年以上者5例,多数病程有反复过程,病种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5.诊断与疗效标准
(一)标准依据
主症:上腹阵发性疼痛
次症:两肋胀痛、口苦、畏寒、发热。
凡具备三个以上主症(舌象、脉象必备)和三个次症可作诊断。
B超检查:胆囊壁增厚、胆囊腔内可见强光团反射、声像(+)移动(+);胆总管内可见强光反射、声像(+);肝内可见强光条、光团反射、声像(+),并所属胆管扩张与门脉分支伴行。
(二)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恢复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B超检查胆壁稍有增厚,可见结石缩小。无效:临床症状、体征。B超均无减轻或加重。
6.病症分型与治疗
(1)中医分型
气滞型:两肋胀痛、发热、口苦、咽干、心烦、厌油腻、苔薄白、脉弦。
湿热型:发热、右上腹胀痛、小便黄、大便干或出现黄疸、台黄厚腻、脉弦滑数。
(2)西医分类: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三石、肝内胆管结石。
(3)治疗方注:所有上述病例,以溶石散为主,进行治疗,一日三次,每次10克,30天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酸性食物,孕妇忌服,停服对本病有关的一切药物。
一个疗程结束后作治疗前后症状体征B超检查治疗前后B超检查结果比较
主症治疗前后比较
1.溶石散经临床应用表现具有疏肝理气、利胆排石、清热解毒之功效。总有效率97%
2.溶石散无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不引起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3.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部分病例,在治疗后期才出现明显疗效,如果如能延长疗程,效果更加显著,并减少复发或不复发。
4.服用本药15日后,应B超检查。结石消失,停服本药。
5.出现下列情况应及时手术:
a.上腹部疼痛加剧,并以持续胀闷为主;
b.体温上升,出现寒战;
c.黄疸重新出现,并持续加重。
1 尹亚君,付开礼.补肾排石法治疗肾结石90例[J].光明中医,2003,(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