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伶伶,符少清,林 海
(海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1、小儿外科2,海南 海口 570311)
肠旋转不良是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为1:500活婴[1],绝大多数同时合并中肠扭转,有文献报道为93.88%[2]。中肠扭转的患儿随时有发生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的危险,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及早明确诊断十分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证实的新生儿MVIM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对新生儿MVIM的诊断价值。
1.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经腹部超声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MVIM患儿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3~26 d。临床表现:11例均出现突发胆汁性呕吐,4例伴有咖啡样呕吐物,3例伴有鲜红色血便。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HDI4000、Aloka 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患儿仰卧位,横切面自上腹部向下缓慢移动探头,腹部胀气时适当加压,在胰腺附近寻找肠系膜血管根部并动态观察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上静脉的位置关系、胃及十二指肠的形态,观察腹腔肠管有无扩张,肠管蠕动及血流情况。
11例患儿超声均发现上腹部肠系膜血管根部肠系膜上静脉围绕肠系膜上动脉顺时针旋转形成的中等回声团块,直径1.5~2.4 cm,上下移动探头有明显的旋转感,呈“漩涡征”(图1),旋转度数为270°~720°,彩色多普勒其内显示红蓝相间的环绕血流(图2),频谱多普勒为动脉、静脉血流频谱。11例十二指肠水平段走行异常,随系膜根部旋转。7例十二指肠降部扩张积液。5例能清晰显示回盲部及阑尾结构,位于右中上腹部。
图1 肠系膜上静脉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旋转形成的“漩涡征”
图2 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蓝相间的环绕血流
肠旋转不良系胚胎期肠管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发生障碍,导致肠管位置发生变异及肠系膜附着不全,易引起肠梗阻的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十二指肠、空肠受压及中肠扭转[3]。本病多在出生后数日至1个月内出现症状,以反复呕吐带有胆汁的胃内容物为首发症状,同时排便减少或血便,中肠扭转坏死、穿孔后,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表现。
传统多采用上消化道造影和钡剂灌肠造影协助诊断肠旋转不良,但两者难以提供诊断肠旋转不良的直接依据,对于中肠扭转的诊断有明显的局限性[4]。近几年来,超声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新生儿MVIM的术前诊断,其超声特征性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围绕肠系膜上动脉旋转形成中等回声团块,呈“漩涡征”,上下移动探头有明显的旋转感,可判断旋转度数,彩色多普勒显示红蓝相间的环绕血流,频谱多普勒为动脉、静脉血流频谱。本组11例均可见该特征性的超声声像表现,与术中所见一致,诊断符合率达100%。除此之外,本组超声还能发现十二指肠水平段走行异常,随系膜根部旋转;部分患儿十二指肠降部以上扩张积液(已行胃肠减压患儿不易观察到此征象),回盲部及阑尾位置异常,间接提示存在MVIM。总结本组研究经验,我们认为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量在患儿安静状态下检查,腹腔肠管胀气明显者可适当加压探头,或喂奶后使胃及十二指肠适度充盈,形成好的透声窗。(2)应使用高频线阵探头,采用横切面并上下缓慢移动探头容易观察到旋转感。(3)检查者需有一定的临床思路,可根据症状判断可能的病变位置并有目的的寻找“漩涡征”。
MVIM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腹腔其他原因导致的小肠扭转,如肠重复畸形、肠系膜囊肿等,超声除了能观察到肠扭转的“漩涡征”外,还能在其旁发现重复畸形的肠管及系膜囊性包块。(2)肠套叠,肠套叠多发生于6个月~2岁的婴儿,呈“同心圆征”,与本病的“漩涡征”相似,但肠套叠包块多位于右上腹,由多层肠壁构成,并非血管“同心圆征”,直径较大,纵切面呈特征性的“套筒征”,横切面上下移动探头并无明显的旋转感。(3)小肠闭锁ⅢB型,此型肠系膜上动脉发育不全,闭锁远端小肠系膜完全缺如,小肠环绕血管支似削下的苹果皮串或螺旋样畸形,上下移动探头观察有旋转感,但肠系膜根部无血管“漩涡征”,且闭锁近端小肠明显扩张,远端小肠及结肠细小萎瘪,无明显肠管内容物。
总之,新生儿MVIM的超声图像特异性强,诊断符合率高,不仅能提供诊断MVIM的直接依据,还能排除其他导致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原因,如十二指肠膜式狭窄、环状胰腺等,应作为MVIM术前确诊的首选检查方法。
[1]Palanivelu C,Rangarajan M,Shetty AR,et al.Intestinal malrotation with midgut volvulus presenting as acute abdomen in children:value of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laparoscopy[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A,2007,17(4):490-492.
[2]陈永卫,侯大为,郭卫红.B超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5):34-36.
[3]昊晔明.小儿外科原则[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2006:507-513
[4]杨秀珍,叶菁菁,蒋国平,等.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3例[J].浙江医学,2006,28(12):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