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气滞血瘀证稳定型心绞痛30例

2012-10-08 03:23
海南医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气滞稳定型血瘀

惠 慧

(海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海南 海口 570203)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ehemic heart disease),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而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的一种。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笔者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气滞血瘀证稳定型心绞痛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部和住院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1)岁,平均(60.92±7.49)岁;病程1~9年,平均(3.70±1.81)年。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43~72)岁,平均(61.23±7.83)岁;病程1~10年,平均(4.15±1.93)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心绞痛是以心前区、下领、肩部、背部或上肢不适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典型的可因劳累和情绪激动而加重,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在1~3个月内无变化,即每日或每周的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的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的时间内发生疗效。

1.2.2 中医证候标准 参照1993年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应辨证为气滞血瘀证。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胃脘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舌象:舌苔薄或薄腻,脉细昡。

1.2.3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或既往有心肌梗死>3个月;或经皮或外科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6个月。(2)有下列心肌缺血的证据之一的患者:①运动负荷试验阳性;②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至少50%;③64排(128排)CT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④其他检查诊断为心肌缺血(如核素等)。(3)年龄40~75岁的心绞痛患者。(4)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证。以上必须全部为“是”,才能参加该临床研究。

1.2.4 病例排除标准 (1)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静息型、初发型和恶化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2)非心脏性疾病引起的胸痛、重度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颈椎病、食管、胸壁或肺部引起的胸痛。(3)心绞痛分级CCSCⅣ级患者、或有心力衰竭Ⅲ度的临床证据。(4)有冠状动脉重建计划的患者。(5)血压异常:未能纠正的低血压[坐位收缩<90 mmHg(1 mmHg=0.133 kPa)],经治疗后,未能控制的高血压[(坐位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或两者均超过前述值]。(6)有严重肝肾和造血系统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7)过敏体质者。(8)参加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9)年龄<40岁或>75岁。(10)中医辨证非气滞血瘀证。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1 对照组 为西药组,根据2002年ACC/AHA更新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进行临床西药治疗,治疗期间有合并症者分别予以降压、降糖、调脂等处理。口服硝酸异山梨酯(规格:5 mg/片),5~10 mg/次,3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100 mg/片),100 mg/次,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规格:25 mg/片),6.25~25 mg/次,2次/d。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四妙勇安汤。药物组成:金银花30 g,玄参30 g,当归30 g,甘草10 g ,五味子15 g,党参30 g,麦冬30 g,丹参50 g。煎服法:加水400 ml,煮取200 ml,1剂/d,分两次服用。

1.4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疗效;(2)治疗前后心电图的变化;(3)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4)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1个月内的中医症状积分。

1.5 疗效评定标准 以下指标均于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后各评定一次。

1.5.1 临床症状疗效[1]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消失或达到显效标准;有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减轻或达到有效标准;无效:心绞痛等主要症状无改善;加重:心绞痛等主要症状较实验前加重。

1.5.2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降低,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无效(或加重):心电图与治疗前大致相同或治疗后S-T段降低加重,T波加深,T波由平坦变倒置。

1.5.3 中医症状积分 主症按重、中、轻、无四级分级计3分、2分、1分、0分;舌苔:正常0分、苔黄腻2分;舌质紫暗:正常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脉象:正常0分,脉涩2分。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进行正态性检验,如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若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Wilcoxon);组计数资料,判定其有效率则采用卡方检验(χ2)和秩和检验(Wilcoxon)。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治疗后例数 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4.61±1.60**##6.90±2.45**30 30 14.60±1.81 14.42±1.44

3 讨论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peetoris)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属于慢性冠脉病(Ehronic oronoryarterydisease,CAD),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及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2]。劳累、情绪激动、饱餐、受寒、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城市农村前十位死因合计分别占死亡总数的90.4%及92.3%,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34%[3]。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有两个主要目标:第一个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延长寿命;第二个目标是缓解心绞痛症状和发作频率以改善生活质量。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的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钙拮抗剂、调脂药、ACEI类、p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抑制剂等。但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毒副作用,容易产生耐药性等不足,故限制了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的长期有效应用。

稳定型心绞痛在中医上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胸痹”的范畴。其主要病机有寒邪乘心,血脉不通;思虑过度,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痰浊积滞;劳逸失度,气血不调;气血虚弱,心阳不振。生理状态下,血液循行于经脉,畅达周身,发挥其滋养荣润之职,如《血证论》说:“平人之血,畅行脉络,充达肌肤,流通无滞,是谓循经,谓循其经常之道也”。《诸病源候论》说:“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血之运行,听命于气,故曰“气为血之帅”。因此,气分受病,气机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是导致血瘀的重要机制,故有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出现胸痛。因此在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上可采用理气化瘀法。

邪毒外袭或内生,郁伏体内,损伤络脉,发为络病。络病的特点是久病,病机为络脉空虚,气不足而致血行迟滞,痹阻络脉而致。因此,可以将其基本病机过程概括为邪入于络、酿生毒瘀、毒侵络道、络虚失养,故祛瘀、化毒、生络是治疗络病的基本法则。在临床治疗中,祛瘀和化毒是治疗手段,生络和络脉通畅是目的。祛瘀可视病情而为,或滋阴活血,或理气活血,或养血活血等。化毒,当审证求因,机圆法活,或清热解毒,或益气排毒,或泄利湿毒等,诸法的应用,共同达到生络脉之体、通络脉之用,起到气血调达、经络通畅的效果。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常常佐入四妙勇安汤以清解蕴结于络中之毒,化解络中之瘀,滋养络脉之体,形成新生络道,以滋养脏腑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基于对本病发病机理的正确认识,确立了“清热解毒,活血通络”为其基本治则。

药物组成:金银花30 g、玄参30 g、当归30 g、甘草10 g、五味子15 g、党参30 g、麦冬30 g、丹参50 g。君药:金银花,味甘性寒,清热解毒,该药不仅能解外感热毒,更能清解血分毒热雍滞,且有凉血养血活血之功。《重庆堂随笔》云:“金银花清络中风火实热,解温疫秽恶浊邪”。臣药:玄参、丹参、党参、麦冬。玄参,味苦、咸,性寒,归肺、胃、肾经,滋阴泻火,解毒,除烦。助金银花清热解毒,有滋阴泻火之功。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日华子本草》云:“丹参,养神定志,通利关脉”。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生津养血。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心、胃经、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四味臣药相伍助君药益气活血,解毒散结、生津养血;佐药:五味子、当归。五味子,味酸,性温,归肺、肾、心经。敛肺滋肾、生津止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和营,化瘀通络,活血止痛。甘草,和营缓急止痛,为方中使药,全方共奏益气活血,清热解毒,活血行瘀功效。总之,以上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同达到“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治疗目的。

从本次临床观察来看,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所以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气滞血瘀证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是确切的,效果是明显的。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68-73.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7.

[3]张 清.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46(6):573-576.

猜你喜欢
气滞稳定型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血瘀体质知多少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