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春华,郭玉梅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ICU,江西 吉安 343000)
随着医疗设备的研发、呼吸机功能不断完善,机械通气已成为临床抢救治疗危急重症的重要手段,而气管插管是机械通气人工气道的首选方法[1]。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如何妥善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意外脱管、尽可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预防并发症成为一个重要护理内容,并对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ICU将新型口导管固定器固定法和胶布加棉寸带固定法进行临床观察以比较其效果,报告如下。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本院ICU经口气管插管的60例患者,男43例,女12例,平均插管时间6 d,均为神志清楚、无口腔疾患、能正确表达自我感受的患者。按住院病历单双号分成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置管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即在气管插管成功后将气管插管从固定器开口处穿过,将咬合板放入患者口腔中,从侧面拧紧螺帽,固定带环绕颈部1周后从固定器另一端小孔内穿入,最后扣紧尼龙搭扣。
观察组采用胶布加棉寸带固定法,即气管插管成功后在导管旁放一牙垫,位于口腔正中位,用2条长约15 cm细胶布先对气管插管进行初步固定:以胶布的中端围绕导管和牙垫绕1~2圈,然后将胶布的两端固定在两边脸颊的上端,再将另一条胶布以同样的方法反方向缠绕,并将两端固定在两边脸颊的下端。再用一宽1.5 cm、长50~70 cm的棉质寸带,将中部打一反“8”字,双环套固定在气管导管与牙垫上,拉紧双环或根据需要只套导管,然后在牙垫上打结,经嘴角沿耳垂下方在偏后颈部打活结固定。
比较2组导管意外脱管率;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与其沟通评估患者对气管插管的耐受程度,分为能耐受、勉强耐受、不能耐受3个级别;在每日行口腔护理时检查口腔情况,观察口腔及牙龈黏膜有无受压后损伤、溃疡、糜烂等口腔并发症;观察口腔周围皮肤有无出现红、痒、脱屑、水泡、破损等口周皮肤受损表现。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种气管插管固定法在意外脱管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及皮肤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3。
表1 2组导管意外脱管率的比较 例
表2 2组患者耐受程度的比较 例
表3 2组口腔及皮肤并发症的比较
经口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最快捷的方法,是抢救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气管插管护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未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是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重要原因之一[3]。气管导管脱落对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可引起急性缺氧,甚至心脏骤停。虽然有小部分气管导管脱落后脱机成功,但大部分需再次插管,且再次插管难度加大[4],因此,气管插管固定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实验证明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与胶布加寸带固定法都能有效地固定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法简便易行[5],但由于气管插管固定器费用较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广泛应用。胶布加寸带固定法的应用患者感觉更舒适,并发症更少,更适合长期带气管插管的患者,能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和牙垫发生移位,可明显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从而减少插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既经济又安全牢固。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气管插管固定法在意外脱管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耐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及皮肤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笔者体会到胶布加寸带固定法应注意:1)每日更换1次,被污染或浸湿时及时更换;2)每日更换胶布时需2人配合,注意观察标记刻度,保证插管无移位;3)固定胶布的宽度应2 cm,过窄固定不牢固,过宽又容易引起皮肤损伤。
[1]李红英,张娟,赵乐欣.机械通气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6 例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9-21.
[2]刘丽平,王家蓉.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比较[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4):41.
[3]高丽娟,万红,李星.气管插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2):3157-3158.
[4]金燕.重症监护室病人气管导管滑脱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3):532.
[5]王晓弥,洗宫女.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