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向阳 王会林 黄 超
河南洛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洛阳 471009
1.1临床资料2007-06-2011-06我院收治卒中后引发癫患者60例,男50例,女10例;平均发病年龄(61.2±6.8)岁。所有患者既往无癫病史,诊断标准参照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制定。入院前未予抗癫治疗,亦无糖代谢异常疾病史。卒中后2周内发生癫27例,>2周33例;单纯部分性发作16例,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32例,部分发作继发全身性发作10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例;缺血性卒中合并者36例,出血性卒中合并者24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病情、发病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200mg,3次/d,调整至最佳疗效剂量,并根据患者脑梗死或脑出血的诊断分别给予改善脑部供血、抗栓、脑保护治疗及降颅压等措施。治疗组在对因、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于首次癫发作后立即给予拉莫三嗪25mg/d次,1次/d,连服2周,随后剂量调至50mg/次,1次/d,连服2周。此后,每隔1~2周增加剂量,最大增加量为50~100mg,直至最佳疗效,通常达到最佳疗效的维持剂量为100~200mg/d,1次/d或分2次给药。所有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6周、8周等分别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服药后又发作2次2例,发作1次2例;对照组服药后2周内发作3次2例,发作2次3例,发作1次6例。治疗后观察组癫发作例数及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服药治疗后发作情况比较 [n(%)]
2.2不良反应每2周进行抽血检查,血常规及肝、肾无明显异常,观察组2例出现头痛、恶心、头晕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中断治疗。
[1]刘屹 .药物治疗62例卒中后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09,44(8):46-47.
[2]Engel J.A proposed diagnostic soheme for people with epileptic seigqlres and with pilepsy:report of the ILAE tast force on classification and terminology[J].Epilepsia,2001,42(6):796-803.
[3]Marange LB.Lamotrigine use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J].BipolarDisordem,2004,6(2):139-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