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军
(山东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山东日照 276826)
爆发力是指肌肉高速收缩克服阻力的能力.爆发力在中国式摔跤运动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随着训练水平不断提高,爆发力的训练手段层出不穷.究竟哪些手段是最好的训练手段,它们之间关系如何,这就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模糊数学统计法、对比法.
随机将山东体育学院中国式女子摔跤运动员20人分成A、B两组各10人(见表1,表2).A组采用优选训练手段进行训练,B组采用普通训练手段进行训练,实验8个周,每周3次课.实验训练条件相同,然后进行测试、比较、分析研究.
通过对国内中国式摔跤界30位专家的问卷调查,共收集到发展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爆发力训练手段44项.(1卧推、2平推、3颈后臂屈伸、4深蹲、5负重弯举、6甩片、7锤击式臂弯举、8杠铃宽握上提、9侧平举、10仰卧屈臂上提、11仰卧屈臂上提、12蛙跳、13后蹬跑、14引体向上、15单腿起踵、16垂悬举腿、17高抬腿、18双摇跳绳、19俯卧撑、20屈腿仰卧起坐、21屈膝仰卧起坐、22单杠悬垂屈膝上举、23双手投实心球、24杠铃站立提踵、25杠铃屈腿上提、26深蹲持铃提踵、27俯卧夹铃腿弯举、28宽速拉、29俯卧挺身、30杠铃划船、31杠铃上斜卧推举、32杠铃坐姿前推举、33杠铃弯举、34坐姿臂交替弯举、35杠铃耸肩提、36持铃单腿站立提踵、37斜板后仰卧起坐、38杠铃快速翻挺、39杠铃颈后深蹲、40杠铃肩前深蹲、41杠铃负重半蹲、42坐姿夹铃伸膝、43杠铃窄握划船、44仰卧飞鸟),同时,制定出4项评定指标(纵跳摸高、立定跳远、杠铃快速上推、双手持实心球传远).
表1 山东体育学院中国式摔跤运动员A组人员名单(10人)
表2 山东体育学院中国式摔跤运动员B组人员名单(10人)
采用5级评分法判别每一种训练手段对爆发力因素的贡献率,然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得出发展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爆发力各因素与各优选训练手段的相关矩阵表,及各训练手段vi对爆发力u的贡献率(见图1).
图1 各训练手段vi对爆发力u的贡献率
从图1中的数据来看,R1值中的各项相关水平差异较大,选取R1大于0.6的5种训练手段作为优化训练手段.
表3中的5种训练手段的R1值均大于0.6,说明优选后的训练手段对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爆发力各因素的发展作用有明显提高,而且效果比较平均.
表3 发展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爆发力各因素与5种优化训练手段模糊相关矩阵表
2.2.1 对优选训练手段的应用和实验验证
为验证优选训练手段的有效性,于2011年9月至10月对山东体育学院中国式摔跤代表队20人进行了为期8个周的训练;对比训练实验前,A组和B组经爆发力测试指标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的测试结果见表4,表5.
表4 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爆发力指标实验前后的比较 单位:m
表5 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爆发力指标实验前后的比较 单位:m
实验结果充分表明,采用优化训练手段的A组运动员爆发力水平明显提高,而对照组B组实验前后的结果没有实验A组的变化显著.这说明通过模糊相关分析优选出来的5种优化训练手段在实际训练中能够较好地提高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爆发力水平.
2.2.2 对优化训练手段提高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爆发力的理论分析
1)杠铃连续快速高翻挺举是由提铃至胸和上挺两个连续的技术环节构成,包括伸膝、伸髋、展体、上挺伸臂等动作组成.其发力特点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全身爆发出最大肌肉力量来,使杠铃获得向上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以便上升到必要的高度.不难看出,杠铃连续快速高翻挺举是一项能够全面发展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手段.它的动作过程不仅要求运动员全身大部分肌群都参与发力,而且对运动员的全身协调爆发用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各种技术动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是符合中国式摔跤技术动作原理的训练手段.
2)杠铃宽速拉是一种比较全面发展运动员全身爆发力的训练手段,因为这一动作的发力形式与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发力形式类同,都是下肢先蹬地发力,同时其特定的提拉动作正好加强了双臂制动这一比较关键性的动作,因此对运动员爆发力的发展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进攻、防守中的移动以及移动中防守反击,均与前脚掌、脚弓、踝关节、小腿肌群的爆发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双摇跳绳这一训练手段,对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小腿,脚弓、脚踝、脚掌的爆发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运动员的上肢、手腕、手指的爆发力促进作用非常有效;同时相持阶段的对持、拉扯对运动员的腰腹爆发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双手掷实心球是通过一般运动负荷,针对中国式摔跤运动的专项技术动作,加大练习难度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这项小负荷训练手段在促进运动员的肩带、上肢、指腕爆发力提高的同时,对专项技术动作起到巩固和提高作用.
5)杠铃负重半蹲(快速)对提高下肢的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1 模糊数学方法应用在中国式摔跤训练中,能比较客观地从众多训练手段中量化出最优化的训练方法.3.2 优化训练手段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训练手段较普通训练手段更有效地提高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爆发力水平.
3.3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可以判定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的爆发力与训练手段的相关程度;在综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从众多的训练手段中可以筛选出最佳最优的训练手段.
3.4 本次研究磷选出来的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定量排序为杠铃连续快速高翻挺举,杠铃宽速拉,双摇跳绳,实心球投掷,杠铃负重半蹲.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中国式摔跤[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孙庆祝.体育实用模糊数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3]赵之心,等.初探模糊数学理论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4,(4).
[4]王涛,等.肌肉力量测量方法[J].体育科学,1993,(1).
[5]刘北湘.对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弹跳力的生物力学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1).
[6]樊国庆.中国式摔跤运动员弹跳力最优训练手段测量与评价[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0).
[7]吴家荣,柳鸣毅,郑阳.女子摔跤技战术特征探索及对伦敦奥运备战的启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9):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