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2012-09-26 05:23
中国美术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国美术馆油画

欲望的隐晦目的——沈晔作品展今日美术馆开幕

展览时间:2012.03.18至03.27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3号馆1层展厅

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

此展为沈晔第一次个展。2008年,她也创作了同名的一件大幅油画作品。《欲望的隐晦目的》出自1976年西班牙电影大师布纽埃尔的同名电影。布纽埃尔在影片中试图阐述—欲望就是自己内在感受的交织纠缠,欲望就在当事人的脑海中,内心对于旁观者而言永远是隐晦的,所以针对欲望的任何清晰描述实乃枉费心机。

2008年,对于沈晔来说是很重要的年份。沈晔不仅重新回到了油画的创作,而且也展开了“欲望的隐晦目的”系列和稍后的“异装”系列,这几个系列都具有某种显见的“情色”特征,很容易和后现代主义的“女性主义”以及“身体”、“身份”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然而沈晔自己说她并没有想过很多其他的东西,而是认为“情色”本身是对混乱、虚伪的现状的“去离”,仍然带有某种针对于“真实”本身的积极探讨,“避免概念化、观念化,真实可能就在你不经意的一瞥,什么都在那里了”,沈晔如是说。

从《欲望的隐晦目的》系列开始,沈晔作品的尺幅明显增大,并形成了“油画”、“纸本”并存不悖的创作趋势,尤其从2011年的《书写的欲望》出发, 沈晔开始在创作中探讨“有关语词、形象的多义性”,并尝试将生活世界、知识系统和个人感受诸多方面打通;沈晔同样开始激发了意识的构成性作用,并借重于这种构成性而在意识和对象之间建构起“复数单一化”的视像结构,由此将不同的形象聚集为一个“境域”,亦如海德格尔所言的“艺术作品的特点就是敞开和装置的一个世界”。

指点山河·杨一墨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时间:2012.04.07至04.15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4号、6号展厅

主办单位: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辽宁省铁岭市人民政府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思卿、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文科、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等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辽宁省铁岭市人民政府市长吴野松、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林阳、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此次展出的100余件作品,题材涉及花鸟、人物、山水等。作品中大部分作品是指画作品,也有小部分用毛笔创作,体现了画家对指墨与笔墨这两种书画创作形式的把握和驾驭能力。杨一墨创作的《指墨富春山居图卷》,用指墨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将古人的毛笔作品转换为指墨作品,保持原画的结构与基本图像,画家为此作了十数年的努力。展览中的巨幅指画作《兰亭修禊图》,表现了王羲之与谢安等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溪边作曲水流觞之戏;以及代表作《指画钟馗册页》,钟馗形象神情兼备,其宽袖大袍之夸张与须眉毕露之呈现,都令观者惊叹指画之神韵。

画展开幕式结束后,在中国美术馆学术研讨厅举行了“杨一墨艺术展学术研讨会”。 著名美术理论家薛永年、孙克、陈醉、夏硕琦、马鸿增等数十位来自文化艺术领域的著名人士参加了艺术交流活动。

杨一墨,多年来悉心钻研同乡—清代绘画大家高其佩的指画艺术,着力发扬光大中国指画这门特殊的艺术样式,并且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铁岭指画”的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3月,人民美术出版社将其作品整理并收入 “大红袍”系列丛书,出版发行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杨一墨卷》。

开幕式等系列活动由《艺术沙龙》主编祈旺主持。

“继承与传承”—苗培红师生书法展在京开幕

展览时间:2012.04.14至05.06

展览地点:北京首都体育馆一层“名人书画馆”

主办单位: 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治委员周坤仁、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院长张道诚、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周可仁、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杨定宇、原海军副政委康成元中将、李俊琏中将、原海军副司令员何林忠中将等领导,以及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顾问李铎、张飙,中国书协副主席苏士澍、王家新、张旭光等专家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苗培红致答谢词时说:学习书法首先要抓住的是古人法帖,选准法帖,继承法帖,精临法帖,掌握笔法和技巧,融会贯通;而传承的意义很广,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书法的传承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老师教学生是传承,学生学书法本身也是传承。所以无论是初学书法者,还是书法工作者,对于继承与传承书法都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通过举办这次成果汇展,接受社会各界检阅,促进师生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当下书坛画苑中不乏有热衷于追求个性、宣泄情感的各种形式的书画展览。而以强调继承传统重要性的主题展览却显得意义不同寻常。参加此次展览的书家有苗培红、杨占林、于谋勇、刘树静、乐长江、钱建恒、刘朝晖、林万华、李保亭、张永顺、法苏恬共11人的近期书法作品120余幅。展出作品小到盈尺见方,大到八尺巨幅,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作品涵盖了正、草、隶、篆、行等多种书体,展览整体彰显出帖派书风的审美旨趣。参展作者的年龄,分布在40后到80后的各个阶段,10名弟子8名是中国书协会员,2名是青年书法研究生,他们是当代颇具代表性的中青年书法家集合体。

苗培红,山东邹平人,北京卫戍区师职干部,大校军衔。他是第四届、第五届中国书协理事,现任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北京军区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苗培红工作室导师等职。

2012新写实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展览时间:2012.04.14至04.28

主办单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此次展览展出了陈承卫、陈海强、戴平均、何净、姜向东、李亮、李卓、李瑞峰、李文涛、林大陆、林金福、刘晟、刘明才、刘向东、刘延明、马精虎等国内30余位青年艺术家的近作,力图集中展示写实绘画在现阶段的最新成果,为当代美术史研究和当代写实绘画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这次参加展览的30多位艺术家,均为70后、80后,是一批年轻的写实绘画艺术家。他们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在写实绘画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题材和表现手法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非常值得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予以关注。个人精神状态以及自我生存状态是这些年轻的艺术家所注重的题材,反映出在新的历史阶段一代青年艺术家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这也是区别于上一代写实艺术家的最大特点。

此次展览是近年来青年画家写实作品的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展览在探讨新一代艺术家的写实绘画语言及表现形式的同时,也集中反映了这一代人笔下的内心世界;人们从参展作品中可以看到精湛的技法和细腻的表达。

“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

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时间:2012.04.15至04.25

主办单位:中国油画学会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4月15日,“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中国油画学会换届后的首次展览。除了延续2008年“首届中国油画写生展”从写生角度研究油画艺术的思路外,展览还提出了“可见之诗”的主题,提倡在面对自然和物象写生的过程中,追求一种诗心情怀和诗意画境。这一方面反映了对时代文化格局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当代油画创作在直面生活、获取创作激情等方面的普遍欠缺。

“一方面紧扣生活的命门,强调写生之道;另一方面重视油画语言的东方品质的转换,呼唤‘象之大者的诗性。”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许江概括的展览主旨,也表明了一种学术态度。因为中国传统精神既在画中,又常在画外;在可见处,更在诗画相生的生活里。

在当今图像化时代,不少艺术家以照片、图像的使用替代了写生,并热衷于在画室内进行闭门制作,而忽视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感受。这直接影响了艺术语言的拓展及研究,影响了艺术家对色彩、造型敏感的生命活力,从而最终影响了作品的品质。在不少展览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刻画得“比照片还真”的油画,这些作品技巧娴熟,却无法获得观者真正的感动。评论家尚辉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油画家对于欧洲油画写生方法系统性与个性化的参照是模糊不清的,不能从写生的角度悟出油画艺术的真谛。

从本次展览看,这几年来提倡并实践写生取得了一些效果。不少中青年优秀油画家思维活跃,勤于实践,通过写生不但锻炼了笔法和观察能力,也荡涤了虚假、臆造和矫揉造作的画风。

“黄河的协奏——靳之林黄河专题油画展”

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展览时间:2012.04.16至04.30

展览地点:国家大剧院东展厅

主办单位: 国家大剧院

4月16日下午,“黄河的协奏——靳之林黄河专题油画展”在国家大剧院东展厅开幕。展览展出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本原文化研究学者靳之林先生的八十余幅黄河题材的油画精品。在他的画作中,母亲河抑或壮美、大气、磅礴,抑或宽容、隽秀、厚重,再或者愤怒、激昂、汹涌,在黄土中蜿蜒流淌,在东方的大地上刻画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命线。除了黄河主题的作品,创作于1959年的《陕北老农》是靳之林杰出代表作之一,让人一眼难忘。中央美院教授闻立鹏先生是这样评价这幅作品:“画家以沉着老到和奔放的笔触,以浑厚朴实的色彩,深入地刻画了陕北人质朴憨厚的品格,把一种极难表现的黄皮肤,表现得真实而具有美感。”

靳之林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新中国从事艺术创作六十余载。他那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历程,他那特色鲜明的藝术实践与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以及他在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和美术教育事业中的不懈追求与无私奉献,与同时代的那些真诚的人民艺术家一样,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中自应有他浓墨书写的篇章。

4月18日下午2点,“写意黄河、激情人生——靳之林黄河缘主题讲座”在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举行。靳之林就其绘画风格的形成、本原文化研究的过程以及在延安多年来深入群众、带领群众保护传承陕北民间艺术等事迹,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述给观众。

故事和传说——段正渠艺术30年

展览时间:2012.04.22至05.05

主办单位:中国油画院、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展览地点:中国油画院美术馆

本次展览展出段正渠先生近三十年间创作的油画、纸本以及草图作品103件,为近年来他本人作品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重要展览。

本次展览的作品时间跨度达34年,最早的一件作品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作品,而最新的作品是2012年刚刚完成的。杨飞云在开幕式上说:“段正渠的艺术从土地上成长起来,具有最本原的生命力,既是西方表现性语言与东方大书写神韵的融汇,亦是中国式表现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合一,他的艺术出色地践行了西方油画语言的本土转换。段正渠描绘的是乡土题材,但形式现代,意蕴深厚,人物顶天立地,在生活的沉重中有理想的升华,并有一种宏大的纪念碑性,在众多画黄土与黄河者中,他脱颖而出,在中国当下美术界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是难得的。”

生长在中原大地的段正渠,与他笔下粗犷而多情的陕北高原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特殊的文化景观。段正渠与许多描绘陕北题材的画家之不同,在于他对北方乡土的观察与表现的出发点,既非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亦非出于绘画形式的需要,而是出于内心情感的需要。

“故事和传说——段正渠艺术30年”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近年来持续举办的“油画家学术研究系列展览”之一。之前已经举办过陈丹青、谢东明、朝戈作品展览。

“大彩无色——周锡玮2012油画展”

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时间:2012.04.27至05.05

主办单位:中华文化联谊会、台湾省文化基金会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4月27日15点,周锡玮个人油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画展取名“大彩无色”,周锡玮说,这个名字取意于老庄的思想,大象无形,“无色”就是不被一种色调、一种技法所限制,反而有无限大的想象空间,包含了所有的色彩。

此次展览展出23幅作品,以“黑山白水”、“点线面”、“四级”三个系列,呈现抽象与印象派的多元画风,作品大多色彩浓烈,层次堆叠。

“这些画都是比较具有现代风格的,也包含着我对未来的憧憬,”周锡玮说,“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希望带给大家不同的想象空间,我也很期待北京观众能否接受,想看看大家的反应。”

周锡玮,一位现在还常被大家习惯地称作“周县长”的“新晋画家”,曾在政坛奋斗17年,却在又一次选举来临前“孔融让梨”,成为台北县市合并前的“末代县长”。在画展现场,他认真地向大家介绍着自己的每一幅作品,用什么样的线条,什么样的色彩,如何堆叠,如何构思。他对自己的画如数家珍:“这幅画是女生,柔和中带有毅力和坚持;那幅画是男生,带着刚毅的力量。它们是我同时画的,表现出不同性别的特质……”

对于政坛里曾经的风光,54岁的周锡玮对自己的转身并不遗憾,他对专心教书和绘画也乐在其中。他对记者说,“人生不管做什么工作,都面临许多挑战,要勇敢接受挑战,不断创作,把自己觉得最美好的与大家分享。从政与绘画都是挑战,但后者能够留下甜蜜回忆的机会比较多,我小时候就有绘画的梦想。现在人生已过半百,希望能在人生中现在这个小片段里,实现这个梦想。也希望能用艺术架起两岸同胞心灵的桥梁,美化两岸人民的生活。”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10周年

书法绘画摄影展开幕

2012年4月17号,为庆祝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十周年,为展示广大干部员工的精神风貌,集团直属机关黨委、精神文明委、集团工会联合会、集团团委和集团书画摄影协会共同举办的“庆祝集团公司成立十周年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览”在荣宝斋隆重开幕。

中宣部出版局副巡视员纪存双,中直工委群工部部长、中直机关工会常务副主席郭洪美,中直工委组织部副部长马勇明,中直机关书画协会主席、原《经济日报》社社长武春河,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王涛,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宋晓红、王俊国,集团总部各部门负责人、各成员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党办、工会的负责同志及作者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集团公司党组书记王涛同志致开幕词。

党组书记王涛在致词中说到: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是中国出版集团的优良传统,也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十年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展示了中国出版集团的对外形象,展示了集团干部员工的时代风采,增强了集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书画摄影展览是我们一直坚持、创出品牌的文化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受到广大干部员工的喜爱和欢迎,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猜你喜欢
中国美术馆油画
浅谈中国美术馆版画作品的征购收藏
秋落柿子红(油画)
钟红岩油画作品选登
油画去哪了
傅文俊数绘摄影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一波三折的中国美术馆建设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
为学为师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