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特异性研究

2012-09-25 08:52韩为郭铁张玲指导杨骏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井穴血管性脑血管

韩为,郭铁,张玲,指导 杨骏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合肥 23006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临床的高发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痴呆的患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近年来研究显示,VD是痴呆的第 3位常见病因[2]。针刺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是临床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目前研究各井穴之间缺少相互的疗效对比。本研究将各不同井穴同时纳入治疗研究组别,并与针刺非经穴组和药物组治疗同时对比,观察治疗VD的优势井穴,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疗效差异的原因,为临床治疗VD的优化选穴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08年7月至2010年5月间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住院部收治的44~82岁VD患者,男93例,女47例;病程3~11个月。按随机数字表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14组,每组10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采用2000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审定,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延缓衰老委员会制订《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者;②不属于针灸作用范围内患者;③有影响治疗穴位选取者,如指(趾)局部感染、指(趾)缺如者;④脑血管病发病之前就有痴呆的患者;⑤伴有严重的神经缺损患者,如各种失语、失认等;⑥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⑦病情危重,难以对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做出确切评价者。

2 治疗方法

2.1 井穴组

2.1.1 穴位定位

参照2006年新版国标定位。

2.1.2 操作方法

井穴组按不同组别给予相应针刺处理。选用0.30 mm×13 mm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927)。所有井穴均用毫针针刺,操作者以押手紧捏指(趾)末节两侧,以 75%乙醇棉球局部消毒后,垂直、迅速进针,针刺深度为0.1寸,涌泉穴直接垂直进针0.3寸,针刺后均不做补泻手法,留针30 min,留针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2.2 非经穴组

采用0.30 mm×13 mm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070927)。本组选取臀部进针点,消毒后垂直进针0.8寸,补泻手法、留针、行针及疗程同井穴组。

2.3 药物组

口服茴拉西坦(aniracetam)胶囊(无锡凯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H10950167),每次0.2 g,每日3次,连服20 d。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所有入试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安全性指标检测,包括三大常规(血、尿、大便常规)、血糖、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并进行以下指标观察。

3.1.1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TCD检查由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B超室专科医师操作,采用美国Medsonie Transpect TCD检测仪,以2 MHz的脉冲多普勒探头进行检测,将探头置于枕骨大孔窗及颞窗检测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进阶深度2~3 mm,受检查者在检测前静坐5~10 min,以排除运动对脑血流的影响。患者治疗前后各接受TCD检测1次,获取检查结果收入CRF表。

3.1.2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有研究[3]发现,痴呆患者语言即刻记忆能力和短时记忆减退显著,痴呆者的计算力和注意力的减退也普遍存在。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和疗程结束时分别测定 MMSE积分值,观察针刺治疗前后积分变化;并结合症状改变分别判定疗效。

3.1.3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ADL能全面、准确、迅速地反映被试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所以本次研究采用ADL评分来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包括10项指标[大便、小便、吃饭、修饰、用厕、穿衣、转移、活动(步行)、上下楼、洗澡]。

3.1.4 观察时间

各组治疗前均根据症状和体征分级量化表进行MMSE、ADL评分及TCD检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再次评分,以比较各组治疗效果。

3.2 疗效标准

采用2000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审定,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延缓衰老委员会制订《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中所制定的积分量表法和国家医药管理局颁布症状判定法。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医学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3.4 治疗结果

3.4.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本次研究计划每组10例,共140例,疗程结束后厉兑组脱落2例,少冲组、涌泉组、药物组各脱落1例,关冲组剔除1例,实际记录各组共134例治疗后临床疗效判定。结果显示,十二井穴组治疗的显效率均高于非经穴组和药物组,其中商阳组、少冲组、少泽组、至阴组、涌泉组、中冲组、大敦组的显效率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商阳组、少冲组、少泽组、至阴组、涌泉组、中冲组、大敦组各组组间比较,中冲组和少冲组较其他几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3.4.2 各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十二井穴各组及药物组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井穴各组与非经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比较,商阳组、少冲组、中冲组、至阴组、大敦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各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x ±s,分)

3.4.3 各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十二井穴各组及药物组与其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经穴组比较,十二井穴各组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药物组比较,中冲组、少冲组、大敦组、少商组、商阳组、至阴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少冲组与中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各组治疗前后ADL评分 (x ±s,分)

3.4.4 各组治疗后每条脑血管平均流速比较

结果显示,十二井穴各组及药物组治疗对各条脑血管平均流速改善幅度均较非经穴组明显;少冲组、中冲组及大敦组均有7条以上脑血管平均流速改善幅度大于药物组,商阳组的双侧ACA、双侧MCA、LVA、RPCA和至阴组的双侧ACA、双侧MCA及双侧VA平均流速改善幅度也大于药物组,少泽组的双侧ACA、双侧MCA、LVA和涌泉组的双侧ACA、LMCA、LVA、RPCA平均流速改善幅度明显大于药物组,以上各组脑血管平均流速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冲组、中冲组及大敦组组间比较,少冲组和中冲组的双侧ACA、双侧MCA、BA的平均流速改善幅度大于大敦组(P<0.05);余各组脑血管平均流速改善幅度与药物组相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4。

表4 各组治疗后每条脑血管平均流速比较 (x±s,cm/s)

续表4

4 讨论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学“呆病”范畴。古代文献中有关呆病病证名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时期,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首次提出痴呆是独立性疾病;清代陈士铎在《辨证录》中首立“呆病门”进行专门论述。与血管性痴呆相关的临床症状在多部古籍中有记载。

井穴是腧穴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腧穴之一,位于十二经脉之气“始生始发”的部位,临床观察表明井穴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明显[4-7]。《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意指井穴为诸脉气所出之处,是十二经脉气血循环最初之处,是经脉气血的源泉。《灵枢·根结》中从标本根结理论而论,井穴又为十二经之根部所在。因此,针刺井穴易于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经络功能,治疗远离腧穴部位的脏腑病及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等。井穴为各条脏腑经脉经气之源,“所出为井”,少冲穴为手少阴心经井穴,位于小指内侧末端,中冲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位于中指末端。痴呆之证,肝肾为之因,而心则为之治。心主神志,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心的一个主要生理功能即是“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气不足,则血虚不能濡养脑髓,而致脑失所养,神明失司。因为心和脑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故“脑”病可以从“心”论治。少冲穴为手少阴心经井穴,中冲为手厥阴心包经井穴,具有醒神开窍、通心络、调气血之功效。所以通过针刺刺激可以达到治疗痴呆的目的。

血管性痴呆已被证实是由于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及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临床病症,其病变部位涉及大脑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8],或者病灶损害了足够容量的脑组织,导致记忆、注意、执行功能和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的严重受损。其发生发展均与脑血管的血流速度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针刺改善大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在临床多项研究中早已报道。陈文等[9]针刺双侧风池穴和肩中俞穴,血流速度慢的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明显高于治疗前。谢菊英等[10]针刺足厥阴经经穴观察其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其结果显示针刺足厥阴经经穴对偏头痛患者颅内ACA、MCA、PCA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峰血流速度(Vp)、平均流速(Vm)、舒张期末流速(Vd)、搏动指数(PI)均具有明显的调节改善作用。

本次研究各条脑血管 TCD检查结果显示,十二井穴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各条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而十二条经脉中,循行经过颈项而上头面部的经脉有手阳明大肠经:“从缺盆上颈”;手少阴心经:“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手太阳小肠经:“从缺盆循颈,上颊”;足太阳膀胱经:“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手少阳三焦经:“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足阳明胃经则“循发际至额颅”;足厥阴肝经则“与督脉会于颠”,所以各条经脉所对应的井穴,其改善脑血管平均流速的作用也较为明显,结果中少冲组及大敦组均有 7条以上脑血管平均流速大于药物组,其他各组也均有不同脑血管平均流速改善明显大于药物组,其差异性可能与各井穴所在经脉在颈部和脑部的循行有关,针刺井穴可以激发其所在经脉的气血生成及运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循行路线附近的脑血管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脑部血液的供应。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每个井穴具体从哪个角度如何改善血流速度尚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本次研究结果进一步明晰了井穴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作用,在肯定井穴治疗VD的特异性疗效基础上,观察了各个井穴疗效的差异性,发现手少阴心经井穴少冲穴和手厥阴心包经井穴中冲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为优越,该结果也为今后应用井穴对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选穴依据。

[1] Miyata K, Tamai H, Uno A, et al. Congenital Portal Systemic Encephalopathy Misdiagnosed as Senile Dementia[J]. Intern Med, 2009,48(5):321-324.

[2] Ishii S, Shishido F, Miyajima M, et al. Comparis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Vascular Dementia and non-Dementia Using Specific Voxel-Based Z Score Maps[J]. AnnNucl Med, 2009,23(1):25-31.

[3] 朱蕴光,范聚友,刘玉珍.血管性痴呆患者神经心理学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3):64-65.

[4] 俞红五,韩为,陈颖.针刺井穴对中风恢复期患者SIAS和ADL评分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9):9-10.

[5] 倪欢欢,胡永善,崔晓,等.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767-769.

[6] 周婷,杨骏.针刺相关井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3(15):123-125.

[7] 史洪润,何峰,窦伟,等.针刺井穴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干预的疗效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7):667-669.

[8] LAI Xin-sheng, HAUNG Yong. Specific Effects of Needling Different Acupoints of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7,5(1):21-26.

[9] 陈文,梁立安,胡湘,等.针刺前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管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17-19.

[10] 谢菊英,贺莉萍,李志宏,等.针刺足厥阴经经穴治疗偏头痛及对颅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10(4):24-27.

猜你喜欢
井穴血管性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从“阴井木,阳井金”浅析井穴的主治
井穴刺络放血对中风大鼠缺血后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揉肩井,活肩颈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