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洁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姜洁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申,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这样一个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坚持灌输的理念,改进灌输的方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灌输”的本义是“输送(思想、知识等)”,也就是一定的主体将特定的思想观念移入客体,并且使这一思想观念为客体所接受的过程。因此,灌输并不等于把理论硬塞到人们的头脑中。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如上所述,列宁在论述灌输的必要性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不可能在工人中自发产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灌输的理念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才能够在各国的广大无产阶级、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开来,指引他们与资产阶级思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理念,1925年党的四大通过的决议指出要“从实际问题中灌输简明的理论知识”。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主要领导人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当代中国,虽然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普遍提高,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抽象深奥的理论体系,相当一部分群众仍然由于科学文化水平和认知水平所限,难以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会很快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普及,仍然需要坚持灌输的理念和基本方法,经过一个由外力向人民群众输送理论的环节,进而实现人民群众对理论的内化和认同。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灌输的理念和基本方法就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灌输”的内涵,使工作方式方法不偏离“灌输”的本意。首先,坚持灌输的科学性,避免填鸭式的“硬性灌输”。毛泽东在《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中严肃批评了“硬性灌输”,他说:“有不少宣传工作者常常只是依靠行政权力和党的威信,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教条灌输给群众,而不是辛勤努力,掌握大量材料,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方法,用人民的语言,很有说服力地去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情况的统一。”灌输应当侧重于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丰富的材料、深入细致的分析、群众性的语言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让群众心服口服,甘心接受;还要根据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其次,在灌输过程中注重人民群众对理论的认同内化,以灌输促进认同内化,通过内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自己的认识和自觉的行动。因此,在理论灌输过程中必须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使理论灌输工作更富有针对性。
灌输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具有一般的方法论特征,但在实践中要考虑具体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进灌输方法。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方法也应随之不断改进,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在较短的时间、较广的范围内迅速便捷地为广大群众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实现灌输手段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一方面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灌输手段,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理解能力、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的变化,对传统手段进行改进或创造出新的方式。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促使各种手段形成合力,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转变,增强灌输效果。
这里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也是理论灌输的对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受众理解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受众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在推动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有效地灌输理论首先要研究受众。
第一,既要扩大受众范围,又要突出重点人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最大限度地扩大理论灌输的覆盖面,使马克思主义既能够为党员干部所理解掌握,又能够为普通群众所理解掌握,成为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实践指南。面对复杂的社会成员构成,不但要继续做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还要更加关注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其中,以在校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群体是值得强调的重点受众。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肩负着祖国的希望和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之中,正确的价值引导显得尤其重要,要使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思想极为重要。
第二,尊重受众的地位,开展平等交流与沟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也就是理论灌输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在灌输过程中,他们能够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做出判断,根据自身需要而有目的地选择接受灌输内容,并能够发挥积极的参与和评价作用,而不是被动、消极、盲目地接受灌输内容。所以,理论灌输的实施者要正确认识和尊重受众的地位,树立服务意识,及时转变灌输工作的方式方法,避免采用单向、僵硬说教的方式,实现平等交流与沟通。
第三,尊重受众的差异性,灌输体现层次性。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在思维方式、理论需求、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当前,人们的接受心理、接受方式和接受途径等更是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群体关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注重这一点,在灌输过程中搞“一刀切”,对不同的群体采取同样的方式和手段,灌输就会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工作成效。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要承认和尊重受众的差异性,科学分析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背景受众的心理特征、理论需求、认知方式等,及时调整灌输的方式和手段,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不同层次的灌输,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认同。
改进灌输方法,还必须创新灌输手段,只有不断创新手段才能使理论灌输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创新灌输手段,一是要实现理论表述的通俗化,二是要实现宣传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三是要实现传播手段的现代化,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
首先,实现理论表述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抽象的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语言是其最重要的传播载体,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群众来说,如果理论的语言表述过于抽象和晦涩,就会拉大理论与普通群众的距离,影响理论灌输的效果。要让人民群众真正看懂、听懂理论,在理论灌输过程中就要尊重普通群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实现理论表述的通俗化。列宁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表明了通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俗化的目的在于消除人们接受理论的障碍,增强理论对大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理论表述的通俗化就是在保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前提下,用生动简明的文字、群众性的语言和新鲜生动的材料来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群众关心的问题及其身边的事例,善于用人民大众常见的、熟悉的、喜欢的、便于接受的方式解说马克思主义。
需要注意的是,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哲学家艾思奇认为,“‘庸俗’两字的意思,本来是指流俗的、浅薄的、错误的见解,并不是说用语浅显,就会庸俗起来”。通俗化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全面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庸俗化则把理论简单化、形式化,违背理论的科学性。在灌输工作中,我们应当避免因片面追求通俗而造成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科学精神的背离。历史经验表明,对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理解,不但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且还会极大地破坏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性,有损马克思主义的形象。
其次,实现宣传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
宣传和教育是理论灌输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宣传教育方式对理论灌输的成效具有直接的影响。当前,人们的接受方式和接受途径日益多元化,宣传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多样化能够增强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满足不同接受习惯的人们的需要。宣传教育要贴近群众,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实际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论坛、报告会、主题教育、知识竞赛等传统的宣传教育活动,还可以把理论宣传工作与大众的兴趣点、关注点和接受方式结合起来,把理论宣传融入文艺、娱乐、休闲等各种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工作,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百姓在学习工作、生活休闲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理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创新马克思主义宣传形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如开展读书节、读书月活动和“理论宣传普及周”活动,举办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节目等,我们应当及时总结和推广这些经验。
再次,实现传播手段的现代化,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
理论灌输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传播来实现,而传播手段和传播媒介对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提高理论灌输的成效,就必须实现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合理、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当前,以互联网、多媒体、多频道有线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交往的方式。互联网、手机等正在成为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被人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快捷性的特征,并已成为意识形态争夺的新阵地。传播领域的革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提出了新要求,理论传播要主动适应传播领域的新变化,充分利用新媒介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工具,如通过网上座谈会、新闻专题、“网上党校”、“手机党校”等方式推动理论宣传普及,实现理论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使理论传播更为快捷、覆盖面更为广泛。
运用新型媒介,并不是要抛弃传统的传播媒介。传播学认为,不同的传播媒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使用不同的传播媒介会取得不同的传播效果。例如,广播、电视的信息时效性最强,报纸在报道细节上更详细并适宜作深度分析,杂志的信息更具持久性,互联网传播具有实时性、交互性、快捷性的特征。传播学还认为,每一种媒介的作用范围总是有限的。由于每一种媒介都有各自的优势但其作用的范围有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必须根据传播内容综合使用多种媒介,使各种媒介互为补充,建立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传播体系,增强传播效果。
一些地方在这方面也作出了有益探索,注重整合媒体资源,利用党报党刊发表言论、评论,利用电视广播开设讲座、访谈,利用网络开办博客、论坛,利用手机发送短信等,报网台互动,全媒体参与,增强了理论宣传吸引力,提高了理论宣传效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拓展以家庭为起点,学校为核心,社会为延伸的全方位、立体化平台是其重要保障。
家庭是育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日常性和终身性,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认知方式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重要平台。加强家庭教育平台建设,可以建设一支面向家庭的理论灌输队伍,依托媒体和网络开设家庭理论宣传教育专栏和家长学校,依托社区,使理论教育通过社区进入家庭。一定要做好对家长的理论灌输工作,进而使家长增强对子女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意识和责任感,并引导家长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
学校是人文素质培养、价值观念塑造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系统全面地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平台。加强学校教育平台的建设,首先就是要加强针对教师尤其是政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支素养较高、专业扎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其次,精心设置政治课程,教育题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体现层次性,增强针对性,通过实践教学使理论与学生周围的现实相结合;再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理论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融入校风、学风和学生的文娱活动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理论灌输。
人们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所形成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等都要在社会中得以调整,最终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社会是延伸家庭和学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场所,社会教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起着特殊的作用。加强社会教育平台的建设,一是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二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在当前,社区逐渐成为社情民意的聚集点和群众交流学习的重要社会空间,在社区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为必然趋势。
灌输马克思主义,要注重发挥这三方教育的作用,形成合力,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
(责任编辑 陶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