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鸿祥(山西省朔州市第一中学)
如何有效融合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多探索运用融合阅读与写作的模式,组织学生在不同阶段按照所设计和提供的方法进行反复尝试和训练,以达到提高思维品质、阅读表达能力和善于构思、流畅表达思想的能力。具体说: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之所以写作时无话可说,不少是因为阅读过快、过粗,且在阅读时缺少必要的表达输出。可以说,思维没有经过疏朗的表达,语言就不会清晰,文字在脑海中就如彗星在长空一划,不会留下多少痕迹,作文时就会出现无米为炊的局促状态。
因此,我一方面坚持每课一诗一文,每月一书,每周一篇读书札记,每月一次读书交流,逐渐加深学生文化积淀的基础积累;一方面要求学生阅读时深入思考,学会挖掘作品亮点,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撞击出思想的火花,为养成敏锐的捕捉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语文习惯奠定较好的基础。
我将札记与批注点评相结合,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完善,设计了一种表格(见下文),以实现读书、表达相结合的案例记录。其中左侧为原文摘录,右侧的“点评”则是针对所摘录的文句写下摘录的理由,如好在哪里,怎样的好,有怎样的效果;而下端的“读后感”则是侧重与文章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实现书中世界与自我世界、现实世界的链接。
书名 作者 页码原文摘录:基础积累点评:读后感(札记)
读书时进行圈画批注点评、写札记读后感,是一种再阅读与新创造相结合的做法。我要求学生用上面统一设计的表格样式,做圈画批注点评、写札记读后感,以加深学生对所读文章的记忆,并且在思考过程中学会有意表达,读书就要动笔,雁过就得留声,既关注疏朗表达,又提高思维品质;既立足文本,就文本的亮点进行感动后的主动表达训练,又拓宽文本,就文本的思想进行思考后的思想碰撞。只有写,才不会忘记;只有写,才能使学生读书时有更多的作为,真正读出思想,读出自己的见解。既通过笔端表达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能让学生熟悉阅读内容,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我有意识地把训练重点引向学生思维的激活和展示交流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人的思维是需要激发的,当学生的思维被固化时,教师单一的指导可能会导致学生错失更优秀的思维点,加上各人的阅历、学识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方式、深度不同,因此,我积极创造学生展示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去交流、吸收,以形成相互促进的动力。我每月组织一次读书讨论会,并在讨论会之前布置与本次讨论会主题相应的读后感写作,使讨论发挥其高效性。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产生了碰撞,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这种共同创造出来的思想火花也许可以使更多学生受惠。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有时还增设评委和评委分析,学生们并不固守读后感中的内容,在讨论过程中往往引发头脑风暴,迸射出思想的火花,在激烈而融洽的氛围中提高了自身的思维品质。
思维是阅读输入和写作输出的中间链条,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思维品质的训练。为此,笔者学习借鉴了朱绍禹先生的理念,即阅读水平的层次标志着思维水平的层次,所以,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也有由低往高发展的阶梯式层次,即认知性思维—理解性思维—评价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他把阅读教学分为复述性阅读、解释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对于这些阅读方式,在文本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按照文本的自身特点,确定每类课文、每篇课文的思维训练重点,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切入,融合阅读和写作要求,强调读懂和读懂后的清晰表达,强调思维的疏朗表达,对每一个语言训练题的设计,其答案必须进行独立的笔头式表达训练,唯有此,学生阅读的书面理解能力才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才会清晰,阅读得分才能提高。
此外,我更关注运用仿写、写读后感和评论文字等方式来进行思维训练。在课文学习之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背景知识和拓展的内容,确定与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相应的写作训练,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或仿写句段、结构,或写读后感和评论文字等,以加强学习的记忆。如遇到每周进行的作文训练,则要求学生以本周所学课文或所读作品为例阐述问题,以实现对所学文章的深入思考和记忆,这样既丰富了作文的内容,又把阅读材料牢记在脑海中,便于以后搜索。
实践证明,若从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和写作水平来看,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之后,做仿写、写读后感和评论文字等无疑是最好的一种训练方法:既可牢记书中内容,为写作积累素材,也可提高语感、训练表达能力,更能对平时阅读忽略的东西作进一步的思考,提高思维水平,何况该作业是学生具体阅读作品后才完成的,这就避免了学生“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这是一个长时间的活动,需要教师到位、精细的指导。
“每课一诗”,则要求学生参阅《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整合自己的理解和鉴赏文字,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写讲稿进行讲诗。“每课一文”,则是学生把自己在课下读到的感动自己的文章推荐给同学,给同学讲讲选文的亮点。这样,理解性思维训练和评价性思维训练在讲诗和美文的讲述中得到训练,既加深了对诗歌、文章本身的理解和记忆,也为写作积累了很好的感动素材。“每月一书”,在写作方面主要落实写内容概述和读后感等训练。每月一书的作业基本是固定的,每周随阅读的进程写相应篇章的内容概述,不少于300字,每周完成一篇600字左右的读后感或一篇500字左右的评价性文章,或写一篇读书报告。
学生在选择学习对象时往往求近而略远,他们对名家作品虽敬佩但又敬而远之;而对身边同学的作文或同龄人作品往往较感兴趣。因此,我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方法,即在大量阅读名家作品之余,发挥学生范文的引领作用,让同学们阅读、鉴赏,甚至仿写同龄人的文章,这种榜样作用对提高写作兴趣、鉴别能力、思维立意、思维表达、写作技巧以及语言感受力等有很大的帮助。
在平时的作文讲评中,笔者经常用学生自己的文章为例进行讲评,边讲评边归纳优秀文章的亮点,引导学生参照优秀文章和教师旁阅、总评进行自我修改或仿写部分段落,让他们尽量把所学的技巧融入到自我修改中。而后将修改后的文章收齐,进行二次批阅,然后把所有作文装订成册,挂于教室,学生的读写能力便在平时的翻阅和比较鉴赏中再次得到提高,写作热情也可得到较好的持续。这种方式最初运用起来或许显得有些幼稚、生硬,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借月考契机,笔者将年级选出的优秀作文,在班里讲评,条件成熟时亦邀请年级作文最高分得主讲评。若本班学生的文章入选,则要求该学生自己讲评自己的作文,分析自己在构思、材料选择、技巧使用等方面的优缺点。这一讲评方式不仅使优秀文章在讲评和共享中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可以激发其他学生的作文热情。此时,教师只是相机点评,或推荐赏读与之类似的近年高考满分作文,点击亮点,明了失分原因。学生在这样的反观中,或鉴赏或模仿,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作文能力。
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也是很好的平台,我们借研究对象为话题,要求各小组以话题作文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如在高二年级开展的关于李白的研究性学习时,布置了以“李白”为话题进行作文的任务,学生从“李白与月亮”“李白与酒”等角度,写下了他们眼中的李白。这种同龄人的展示表达,用同龄相若的话语传递对李白的理解,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