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云志 嵇成红(江苏省金湖中学)
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追问,不仅能够改变“满堂问”或“蜻蜓点水”的浮躁教风,而且能帮助学生搭设思维跳板,拓宽学习思路,引导他们深度解读文本,深刻感悟情理,营造出更有深度、更加有效的对话氛围,使语文教学更加精彩、更有魅力。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需求,可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追问形式,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咀嚼式追问,是在学生初步理解语义的基础上,运用比照、想象等方法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含英咀华,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
用换词、增句、删词等方法追问,引导学生就表达效果与原文比照,让学生对原句从粗浅的理解到深刻领悟,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修辞的运用等角度品味赏析语言的精美。在品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景的生动语言时,有学生说:“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的“伏”字用得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黄蜂的状态和姿势。我追问:能不能将“伏”字改用“停”字?学生思考后纷纷发表了看法:有学生说“伏”字能让读者在脑海中再现菜花和黄蜂的立体画面,而“停”字没有这个效果;也有学生说“伏”字比“停”字更能表现黄蜂的慵懒可爱,与其“肥胖”的形象相得益彰。
通过追问,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鉴赏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学生品味语言时说:“‘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非常传神。”我追问道:“如果你也与苏轼他们一同在庭院中,能欣赏到怎样的美景呢?”学生通过想象,说出了很多描写庭中月色的优美语句。我又追问道:“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让我们领略到如此美妙的月色?”在师生对话中,学生感悟到新颖传神的比喻创造了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也传达出作者忘怀得失、随缘自适的豁达胸襟。
层进式追问,是用追问启迪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文本中的理趣、发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层进式追问的具体办法有顺势提问、节外生枝、提供链接、调动体验等。
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比较肤浅或不够全面时,教师顺着学生思路再次发问,促使并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如探讨《郑人买履》的寓意时,先组织学生讨论:这个郑人错在哪里?学生回答:“他错在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最终没有买到鞋。”再进一步追问:“这说明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就明白了:这个人就错在做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揭示了问题的实质。
针对学生不太深入的回答,教师可以从某关键处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在引导学生理解《三颗枸杞豆》中“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床上不能起来了”一句的含义时,学生回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三叔像神话中的夸父一样,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我追问:“夸父逐日”是怎么回事?学生借助注解讲述“夸父逐日”的典故后,我又追问:课文将三叔比作夸父,这样的比方恰当吗?讨论交流后,学生发现这一比喻并不妥当,夸父与三叔的本质不同:夸父是失败的英雄,因为他经过了自己的奋斗;而三叔不是英雄,因为他没有奋斗就放弃了,更深层地感悟到轻易放弃目标,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领会情感时,向学生提供背景或相关资料链接,并就其与文本的关系巧妙追问,可以启迪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理趣或情愫。在教授《柳叶儿》时,先让学生探讨童年的“我”为什么快乐,接着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时代背景,追问学生:“如果可以穿越,你愿意回到那个时代吗?”学生纷纷表示不愿意,我进而追问:“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回到那个时代?”学生答:“那是个充满苦涩的年代。”我又追问:“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当年生活的苦涩?”因为背景资料的呈现,学生深入感受到快乐表象下所蕴含的苦涩,为深层领会“铭记过去,珍惜今天”的主旨作了有效的铺垫。
用追问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激发学生产生共鸣、深刻领悟文本的有效方法。《月迹》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我问道:“同学们在童年时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经过短时的回忆,纷纷说出了自己童年趣事:小时候捉知了时,屏住气儿,蹑手蹑脚地靠近,生怕一点儿的动静会将知了吓跑;小时候听奶奶讲神话故事时,经常会觉得自己就在仙境中一般……这些体会勾起了所有学生的回忆,使他们与文中的描写产生了共鸣,充分感受到了童心的可爱。我又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详细描写当时的情景?”学生在沟通交流后,充分体会到了童心奇妙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悟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学生已初步理解文本内容、领会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运用发散式追问,引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途径,探索出不同的答案,对文本做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这样的追问既有助于学生间相互启发、拓宽思路,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在教授《两小儿辩日》时,学生借助文后的提示明白了这则故事的寓意:片面地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答案的。我追问学生:“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启发的?”学生答:“是从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认识中得到了启发。”我继续追问:“我们能不能从其他人身上得到启迪呢?”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说出了不少富有个性化的启迪:从孔子身上,我们认识到对待知识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学态度;从这件事情中发现,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小说《甜甜的泥土》的主题、《三颗枸杞豆》中“三颗枸杞豆”的象征意义等,都可以采用发散式追问引领学生多元解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出个性化的评价。当然在追问时,不能只是“再想想看”“还有别的理解吗”这些简单的提问,要给学生以思考的方向,并引导学生作出合理解读。
比较是认识事物本质的有效手段,比较的过程是思维不断向纵深发展的过程。比较追问是把类似或相反的两个问题(内容)放在一起,在比较的过程中寻找异同、发现规律。在指导学生揣摩文本写作技法时,教师应发现文本特色的开掘点,精心设计出比较思路,激发师生双方积极思考、平等对话。
在写作技法的学习和探究中,可以设计追问思路,指导学生将文本所用方法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学会探究、掌握规律。如教授《口技》的写作特色时,学生了解到课文对观众神态、动作的描写是侧面描写。我追问:“这样的描写方法,我们还在哪些课文中学过?”学生回答:“《端午日》中写赛龙舟场面时,对两岸观众的描写就是侧面描写。”我进而问道:“这些侧面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后明白,侧面描写对正面描写的对象都起着烘托作用。
将文本与提供的材料进行比较,让学生在追问中体会文本显著的写作特色。如教授《松鼠》时,我向学生展示了《辞海》中关于松鼠的介绍,设计了这样的追问:(1)比较课文与《辞海》中关于松鼠的介绍,你发现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松鼠》一文运用什么方法收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学生比较探究后,了解了生动说明与平实说明的区别,明白了科学小品文经常运用拟人、比喻等方法,以达到增强文章可读性的效果。
先让学生按要求尝试片段写作,再将文本与学生所写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文本写作技法的巧妙之处。如欣赏小说《窗》的结尾时,我先让学生尝试给小说续写一个结尾,学生想到了许多较为合理的结尾,我追问道:“小说作者为什么选择了戛然而止式的结尾?如果给小说加一个结尾好不好?”学生讨论后认为:这样的结尾可以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果强行给小说安一个结尾,反而是多此一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