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枚秀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妊娠合并症之一,其在妊娠妇女中发生率约0.03%~1.1%,直接影响孕妇的妊娠及分娩[1]。目前临床对于其治疗方法、时机尚无定论,笔者回顾性分析11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及分析其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5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16例为观察组,均经B超确诊;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29.8±1.3)岁;孕周在35~42周之间,平均(37.2±0.7)周;初产妇78例,经产妇38例;肌瘤直径在1~12cm之间,平均(4.9±1.1)cm。随机选择同期116例无子宫肌瘤的孕妇116例为对照组,年龄在22~40岁之间,平均(29.7±1.4)岁;孕周在36~42周之间,平均(37.8±0.6)周;初产妇82例,经产妇34例。两组在年龄、孕周、产次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终止妊娠指标:孕期肌瘤直径>8cm及孕期肌瘤增长迅速者或妊娠期间发现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剖宫产指标:对照组严格按照7版《妇产科学》[1]相关剖宫产指征,观察组可适当放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妊娠期并发症 观察组终止妊娠、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终止妊娠16例,χ2=9.68,P=0.001。早产13例,χ2=8.62,P=0.003。胎位异常12例,χ2=7.60,P=0.005。前置胎盘9例,χ2=6.68,P=0.009。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对比情况[例(%)]
2.2 分娩方式 观察组终止妊娠16例,顺利分娩100例,对照组终止妊娠3例,顺利分娩113例,观察组剖宫产率81%高于对照组的36.28%,χ2=43.35。其分娩方式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分娩方式对比[例(%)]
2.3 肌瘤治疗结果 观察组共23例符合终止妊娠指标,16例在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终止妊娠并择期行肌瘤剔除术。81例剖宫产者术中均给予肌瘤剔除术,其中7例因肌瘤直径>8cm或因胎盘附着面大子宫收缩不良、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给予子宫次全切术5例,子宫次全切术2例。观察组剖宫产术后出现产后出血2例,腹胀3例,对照组术后出现腹胀产后出血1例,腹胀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7%与对照组的4.89%无明显差异(P>0.05)。
子宫肌瘤常见于育龄期妇女,多为良性,本组研究显示其可提高妊娠期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增加剖宫产率。其主要机制为[2]:(1)肌瘤可使宫腔变形并导致流产或早产;(2)肌瘤影响胎儿在宫内活动,可提高胎位异常、胎儿变形的发生率并导致胎儿宫内发育不良;(3)肌瘤如位于宫颈部、宫体下段或嵌顿于盆腔时影响阴道分娩,增加剖宫产率。
目前对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尚无公认的治疗方案[3]。有观点认为:妊娠子宫对催产素敏感,应用宫缩剂防止产后出血,剖宫产术中实施肌瘤剔除术,其术中出血、产褥患病率、住院时间较单纯剖宫产无明显差别,同时能减轻患者的病痛及恐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还可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4]。本组分析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均顺利完成手术,说明剖宫产术中实施肌瘤剔除术未明显增加术中和术后风险。
总之,子宫肌瘤可显著增加孕产妇孕期、分娩期的并发症及剖宫产手术率,而在剖宫产术中行剔除术未显著增加手术风险,具有可行性。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2-273.
[2]夏丽滨,余桂英.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74-75.
[3]孙慧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5):39-40.
[4]罗柳珍,聂美君,金翠云,等.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6):2218-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