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李旭廷*,赖守勋,徐文龙
(1.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兽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2.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四川绵阳62100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时IBDV超强毒株的出现,许多家禽育雏场IBD免疫接种程序在疫苗毒力选择、免疫接种时间和免疫次数上进行了调整,尽管如此,IBD仍然时有发生,造成雏鸡死亡率增加,同时引起免疫抑制,导致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疫苗免疫失败而暴发疾病,给家禽生产带来严重损失[2]。
本试验对3种IBD活疫苗进行了免疫效果观察,比较3种IBD活疫苗毒力、突破母源抗体能力、激发免疫抗体能力及对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血凝抑制(Ha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抗体效价的影响,以期对养殖企业生产实践提供有意义的指导。
1.1.1 试验用动物 同批种蛋孵化的1日龄罗曼粉壳蛋雏鸡,四川圣迪乐禽业公司提供。
1.1.2 IBD活疫苗 MB株活疫苗,以色列雅贝克,批号20090302;G606株活疫苗株,先灵葆雅,批号20090410;B38株活疫苗,派斯德,批号20090502;新城疫活苗 C403,先灵葆雅,批号20090510;新城疫+传支二联灭活苗,中牧,批号20090110。
1.1.3 试剂 法氏囊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IDEXX,批号09732;新城疫血凝抗原和标准阳性血清,购自中国兽医药品检察所;10mL/L鸡红细胞,自制。
1.2.1 试验分组及免疫程序 将1日龄蛋雏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按相同的饲养管理方式饲养。免疫程序为:1日龄,每组喷雾免疫C403。7日龄,每组颈部皮下注射新支二联灭活苗(0.5mL/只)。14日龄,A 组免疫 B38株活疫苗(1羽份/只);B组免疫 MB株活疫苗(1羽份/只);C组免疫G606株活疫苗(1羽份/只)。26日龄,A、B、C各组C403滴鼻(1羽份/只)+新支二联灭活苗皮下注射(0.5mL/只)。21日龄和26日龄,D组为对照组,不使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其他疫苗免疫与试验组相同。
1.2.2 病理剖检及法氏囊指数测定 21日龄,A、B、C、D组每组随机选取5只鸡称重,并进行解剖,观察脏器病变,同时取法氏囊称重,计算法氏囊指数。
1.2.3 抗体检测 各组于1、7、14、21、35、42、51日龄采血,每次每组随机采血5只,分离血清,检测IBDV抗体和ND抗体的消长;IBD抗体检测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ND HI抗体检测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法。
1.2.4 数据处理 所有试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LSD比较差异显著性,所有数据用平均值(¯x)±标准差(SD)表示。
IBD疫苗免疫后7d,各试验组鸡只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病理剖检发现,3种疫苗均引起了不同程度的腿肌出血,其中以MB株活疫苗组出血最严重,G606株活疫苗组次之,B38株活疫苗组最轻。结果见表1。A、B、C试验组和对照D组法氏囊外观正常,无明显水肿、出血、充血等病理变化,法氏囊指数与对照组相比,MB株活疫苗组和G606株活疫苗组有一定程度降低,以MB株活疫苗组降低幅度大,结果见表2,经方差统计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法氏囊指数越低,表明法氏囊受损越严重,该疫苗的毒力越强。综合肌肉出血程度和法氏囊指数变化,初步确定MB株活疫苗毒力最强,G606株活疫苗次之,B38株活疫苗最弱。
表1 试验组腿肌出血统计表Table 1 Bleeding points in leg muscl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表2 试验组法氏囊指数Table 2 Bursal indexes in each group
2.2.1 IBD抗体检测结果 从表3得出,IBD母源抗体1日龄~14日龄半衰期约为7d,14d~21d时下降迅速,35d时已检测不到抗体。14d试验组免疫IBD疫苗后,各试验组抗体消长规律一致,表现为抗体先下降(21日龄~28日龄),其中以B组下降速度最快,然后逐渐升高(21日龄~35日龄),以A组上升速度最快,滴度最高(表3和图1)。
2.2.2 ND抗体检测结果 ND抗体检测结果见表4和图2。35日龄前,雏鸡经过了3次ND疫苗的免疫,母源抗体在14d时下降至最低(5.3±1.16),此后均是逐渐上升,35日龄时达到较高的抗体滴度。试验组免疫IBD疫苗后,21日龄和28日龄,B组ND抗体滴度上升最慢,与A、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D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提示MB株活疫苗毒力较强,造成了部分免疫抑制,影响了ND疫苗的免疫应答,G606株活疫苗和B38株活疫苗对ND疫苗免疫应答无影响。35日龄时,试验组之间和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即使疫苗在早期造成了免疫器官的一定损伤,但这种损伤是暂时的,可逆性的,21d左右可恢复。
表3 试验组IBD抗体消长情况Table 3 Dynamic study on IBD antibody titers in experimental groups
表4 试验组ND抗体消长情况Table 4 Dynamic study on ND antibody titers of in experimental groups
图1 试验组IBD抗体消长曲线Fig.1 Dymamic curves of IBD antibody titers in experimental groups
图2 试验组NDV抗体消长曲线Fig.2 Dymamic curves of IBD antibody tiers in experimental groups
一般来说,活疫苗毒力越强,则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也越强[3]。活疫苗进入动物体增殖,不断中和母源抗体,加速了母源抗体的消耗,同时,病毒在体内增殖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机体处于母源抗体逐渐衰减和免疫抗体逐渐增加的状态[4]。根据表3,14日龄试验组免疫不同疫苗后1周,MB株活疫苗组抗体效价最低,即表明该疫苗中和母源抗体最多,即加快母源抗体衰减的能力最强,能最短的减少免疫空白期,也就是说MB株活疫苗突破母源抗体的能力最强,G606株活疫苗次之,B38株活疫苗最弱。
法氏囊疫苗如果毒力过强,可能损伤免疫器官,造成免疫抑制,引起其他疫苗的免疫失败[5]。朱子洁等[6]对IBD疫苗 MB株活活疫苗研究表明,MB株活活疫苗对法氏囊造成了不可恢复性的损伤,且对ND免疫有较大影响。朱子洁等接种对象为SPF鸡,无IBD母源抗体,而有研究表明母源抗体越高,疫苗毒株对机体的损伤作用越小[3-6],这可能是造成MB活疫苗对SPF鸡和高母源抗体雏鸡免疫损伤不同的原因。杨恒东等[7]研究了几种中等毒力的IBD活疫苗对SPF鸡法氏囊的损伤作用,表明不同毒株间的毒力有所差异,且对法氏囊造成了不同的损伤,但在这种损伤在一定时间可以恢复,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笔者认为,当使用IBD疫苗MB株活疫苗等中等毒力株进行免疫时,最好之前进行1次~2次ND疫苗的免疫,在法氏囊未受损之前使ND抗体达到一个较好的基数,从本次试验结果看,经1日龄和7日龄两次免疫接种后,ND HI抗体滴度能够保持在25以上,减少了ND抗体的空白期,降低了NDV感染的风险。
从3种疫苗对鸡体的病理损伤、IBD抗体消长和对ND抗体消长的影响可推测,MB株活疫苗为毒力最强的疫苗,突破母源抗体能力强,产生免疫抗体速度快,对免疫器官可造成轻微损伤,但能很快恢复,可作为高母源抗体雏鸡的首免。G606株活疫苗毒力较MB株活疫苗弱,突破母源抗体能力也弱于MB株活疫苗,免疫后能造成机体的一定损害,但不影响ND疫苗的免疫效果。此外,B38株活疫苗毒力最低,突破母源抗体能力相对弱,但对35和51日龄IBD的抗体检测结果可知,B38株活疫苗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更高。因此,从更快的产生免疫抗体和产生更高的抗体滴度上,笔者认为高母源抗体雏鸡首免应选用MB株活疫苗,二免选用B38株活疫苗,较低母源抗体水平的雏鸡首免可选择G606株活疫苗或B38株活疫苗,二免选用B38株活疫苗,无母源抗体水平雏鸡首免选择B38株活疫苗。具体免疫时间可根据雏鸡母源抗体水平及其半衰期决定,一般中等毒力疫苗在抗体滴度低于1 000时进行免疫效果较好[8]。
[1] 殷 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张利勃,高慎阳.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HQ0806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5):401-404.
[3] Rautenschlein S.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与防控措施[J].中国家禽,2010,32(15):36-40.
[4] 陈申秒,朱秀高,马景霞.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免疫保护试验观察[J].中国畜牧兽医,2011,38(2):247-249.
[5] 刘魁之,杨汉春,王宏卫,等.在不同水平母源抗体情况下使用中强毒力的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对法氏囊组织的影响[J].中国兽医杂志,2005,41(7):9-10.
[6] 朱子洁,尤永君,苏 霞,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对SPF鸡ND免疫效果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S):132-135.
[7] 杨恒东,刘学贤,高 崧.商品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其对鸡法氏囊的损伤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9 ,36 (11):132-134.
[8] 吴旭锦 ,朱小甫 ,尤永君.不同法氏囊病活疫苗对鸡法氏囊发育的影响和对新城疫免疫效果影响的评价[J].西北农业学报,2009,18 (6):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