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柯静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西 柳州 545001 E-mail:50622353@qq.com)
高热时门急诊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处理不及时易导致各种生理功能紊乱及严重并发症,而小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很多退热药易对小儿造成不良反应[1]。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措施有温水浴、酒精擦浴、冰敷等,在门诊就诊过程中应用不方便。笔者对我院儿科门急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降温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2011年5月~2012年4月我院儿科急诊中体温超过39℃的小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8例,年龄6个月~6岁,运用中药穴位贴敷退热;对照组48例,年龄10个月~6岁,采用冰袋冰敷退热。98例均系呼吸道感染患儿,两组治疗前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中药组:将中药泡附子研碎成粉,配以现榨姜汁混匀,取花生米大小置于辅料中心,于患儿双涌泉穴、大椎穴贴敷。分别于敷药后30min、1h测量体温变化,并随时观察有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冰敷组:按《基础护理学》中物理降温方法[2],将冰袋置于枕后或腋下降温,冰敷后30min、1h测量体温变化,记录处理前后体温差值,并随时观察有无并发症及毒副作用。
如表1所示,处理后30min两组降温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处理后1h中药组与冰敷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本组资料表明在治疗1h后中药穴位贴敷的退热效果优于冰敷组。
表1 两组在治疗后30min、1h体温下降情况的比较 (±s,℃)
表1 两组在治疗后30min、1h体温下降情况的比较 (±s,℃)
处理后1h降温程度中药组组别 n 处理前体温 处理后30min降温程度48 39.60±0.46 0.56±0.08 0.47±0.06冰敷组 48 39.63±0.43 0.44±0.25 0.34±0.05 t 0.407 0.060 3.563 P 0.816 0.737 0.007
发热是小儿科常见症状之一,西药治疗多采用对症处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滥用抗生素现象日趋严重,因此产生诸多不良反应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而中医药则有其独特优势。穴位贴敷疗法,是根据中医学经络学说的理论,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从整体出发进行治疗。将中草药贴敷于体表某处特定俞穴上,能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到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2]。而所用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会穴,古籍早有“泄大椎退热”的记载。而涌泉穴,系足少阴肾经进穴,在足底部当对第二跖骨间隙的中点凹陷处,内有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及足底内外侧动脉,是治疗下焦疾病的中药穴位。此外,根据上病下取、中病也可下取的原则,敷贴涌泉穴,启动少阴寒水,速去其毒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经统计学统计结果,中药穴位贴敷1h后退热效果优于冰敷组(P<0.01),且更简便,容易让家长及小儿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1] 杨大男.小儿退热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杂志,2002,10(22):778-779.
[2]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7-168.
[3] 刘强,周莉玲,李锐.中药透皮吸收制剂的研究思路[J].中药新药及临床药理,1997,8(2):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