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姿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湖南衡阳421001)
化疗是而恶性肿瘤术后的主要治疗手段,也是规范化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因此,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脱发、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毒副反应。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心理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恐惧情绪处理不当,会影响到化疗的疗效,甚至导致治疗中止[1]。本研究旨在探讨肿瘤术后化疗的抑郁情绪、负性自动思维及生命质量方面应用治疗性沟通系统的护理干预效果。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肿瘤内科化疗的患者(肺癌32例,乳腺癌24例)5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肿瘤术后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2)自评抑郁量表(se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在50分以上者;(3)年龄在19~70岁且具有小学以上文化水平;(4)自愿参加该研究且签订知情同意者;(5)预计生存期>6个月者。排除标准:(1)服用抗抑郁药物;(2)有严重精神疾病、精神障碍且沟通能力欠佳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28例.平均年龄(52.85±13.16)岁;对照组28例,平均年龄(52.35±9.98)岁。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肿瘤部位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时间安排 干预时间从入院的当天开始到出院前一天结束。根据化疗时间和干预对象的特点确定干预次数,一般一个化疗周期干预4~6次,每次在30min左右。干预时间选择以不影响患者正常治疗为宜。
1.2.2 干预方案 (1)提供信息:准确期望理论认为,向患者提供化疗的正确知识信息,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其忍耐性得到增强。正确的知识包括客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客观理论信息就是在化疗治疗开始前向患者讲解化疗的实际过程;主观信息是向患者提供有关化疗时的各种主观真实感受、患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医护人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2)一般性支持心理治疗:化疗前医患沟通,对于了解患者情绪是否稳定及开展心理治疗十分重要。医务人员对患者化疗之前所进行的病历讨论以使用非医学术语为宜,对患者在治疗前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允许患者家属一同进行沟通并且可以将整个讨论过程进行录音并带回家重放,如此避免了因某些患者过于焦虑或紧张而在化疗治疗前讨论时“听不清”医生的有关解释及建议的现象;(3)示范作用:可采用生活示范,即请做过化疗并已康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
1.3 评定工具
1.3.1 一般资料的调查问卷 该问卷由研究人员自己设计,其内容是由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病变部位等项目组成。
1.3.2 自评抑郁量表(SDS)[2]标准分小于50分为无抑郁;标准分≥50分且<60分为轻微至轻度抑郁;标准分≥60分且<70分为中至重度抑郁;标准分≥70分为重度抑郁。
1.3.3 自动思维问卷(ATQ)[2]频度的数值以Likert 5级计分法为标准,其中项目中的“无”为1分,“偶尔”为2分,“有时”为3分,“经常”为4分,“持续存在”为5分。以上项目全部为抑郁消极体验,指向抑郁,其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该问卷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的信度为0.95,0.90~0.94,为折半相关系数,结构效度非常理想。
1.3.4 生命质量的测评问卷(QLQ-C30 3.0)[2]根据其回答选项,计为1~7分;其他项目分为4个等级,其中的“从没有”为1分,“有一点”为2分,“较多”为3分,“很多”为4分。根据EORTC生命质量的评分手册,可以得出各项的原始分与标准分。功能性评分与总体健康状况分值与表面功能状况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症状领域得分与其症状问题呈正相关。中文版的QLQ-C30信、效度较高。除认知功能外,各个领域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大于0.7,重测相关系数均>0.7,因子分析显示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1.4 资料收集 患者化疗第1天开始发放调查问卷,并于化疗结束前一天进行再次评估,问卷的第2次发放时间一般间隔6~12d。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 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入录,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1 干预前后抑郁情绪得分情况的比较(表1)
表1 干预前后抑郁情绪得分情况的比较(分,±s)
表1 干预前后抑郁情绪得分情况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观察组28 56.13±5.12 43.98±6.37 8.152 0.000对照组 28 54.24±4.89 52.82±6.38 1.159 0.156 t值 1.497 -4.157 P值0.148 0.000
2.2 干预前后负性自动思维得分情况的比较(表2)
表2 干预前后负性自动思维得分情况的比较(分,±s)
表2 干预前后负性自动思维得分情况的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观察组28 65.25±16.17 57.78±14.92 2.922 0.008对照组 28 62.01±10.94 64.07±12.02-0.531 0.600 t值 1.375 -3.958 P值0.246 0.000
2.3 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改变情况 观察组的生命质量各维度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状态、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的健康状况、恶心呕吐、失眠和经济困难在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前两组间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在干预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化疗患者大多数表现为明显的焦虑或抑郁情绪,他们难以集中精力全面了解化疗的意图及治疗计划[3]。为此,医护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与患者沟通。(1)必须取得患者的信任,向患者详细介绍化疗的利弊,并且使患者明白为了保证化疗效果,必须同时尽力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研究[4]提示,在所有影响化疗顺应性的因素中,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2)强调及发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主动接受化疗并且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是保持治疗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3)要求患者家属或好朋友参加医患之间的交流及讨论。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一些科普书籍,或者由化疗科医护人员及药剂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化疗知识的培训,从而使患者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化疗计划;(4)重视患者第一次化疗前的心理反应。患者在同意接受化疗并且等待第一次化疗期间,最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需及时发现及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负性自动思维及生命质量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表明肿瘤术后化疗的抑郁情绪应用治疗性沟通系统进行干预对患者的抑郁情绪、负性自动思维和生命质量行显著改善,证明肿瘤术后化疗心理干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 黄弘,黄津芳.肿瘤化疗患者70例负性情绪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9,10(18):69-70.
[2] 吴美华,吴艳云,陈秀英,等.癌症化疗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调查与护理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0,26(6):201-202.
[3] 陈德风,郎红娟,姚艳玲,等.胸腔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调查与心理干预效果[J].现代肿瘤医学,2010,21(7):1044-1046.
[4] 李哲,许海燕,鲍建军,等.病症住院患者情绪障碍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3(3):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