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宏伟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连续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难题。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着高校毕业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着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大局[1]。如何更好地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提高就业率,是高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徐州医学院就业工作实际,详细介绍了我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经验和做法。
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只有拥有较高的就业率,才可能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才会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子报考,才会有较好的生源,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2]。完善的就业领导机制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体制保障。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就业工作四级管理体系:即以校长为组长的校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在学生工作处的校级就业指导中心,以院系党政领导为负责人的院系就业工作组织,以实习组长、班长为负责人的学生就业工作组织,在全校形成了“学校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的运行,院系党政领导签订就业目标责任状,把院系就业工作情况和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考核院系工作的重要内容,并与院系招生专业及计划挂钩,对就业率连续几年低于学校平均就业率的专业,限制或暂停招生,从而有效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实现了全员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工作的目标。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培养的毕业生的能力、素质是否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和社会需求作为重要依据,新开设了预防医学、生物工程专业。在对学生的培养方式上,我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纳入学分考核,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校积极开展双学位教育,鼓励学生获得全科医学、心电与超声、临床心理学、医学法学等专业辅修证书,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获取心理咨询师、营养师、验光师等执业资格证书,促进其综合素质和个性的发展,提高其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我校许多获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在未毕业时就与医疗卫生机构、保健所等达成了就业意向。
“订单式”培养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4]。我校抓住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契机,全面招收全科医生,加大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社区培养了“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从2008年起,我校与徐州市卫生局联合培养“订单式”全科医生,学生毕业后由徐州市卫生局统筹安排就业,既为基层培养了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也为学校毕业生拓宽了就业渠道。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开展类似“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教育,不断发扬学校办学特色,解决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问题。
有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职业竞争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以适销对路的“产品”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5]。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高校一般都拥有相对稳定的行业就业市场,但高校应在巩固行业就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潜在的就业市场。我校在省内尤其是苏北拥有相对稳定的医疗卫生就业市场,为了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学校不断开发省内外实习就业基地,通过实习基地向周边医疗卫生用人机构辐射;主动与经济发达、吸纳毕业生能力强的地区与用人单位联系,力争与一些有实力、讲信用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校还与各地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劳动服务部门以及人才服务中介进行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学校举办的招聘会,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目前部队系统的医疗机构如上海武警总队医院;企业性质的医疗机构如南钢集团医院、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西部医疗机构如新疆石河子医院;一级医疗机构如张家港乡镇卫生院已成为我校毕业生新的就业市场。
目前大多数毕业生择业意向首选大中城市,但同时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主要体现在大中城市,大中城市的就业市场已基本饱和,而就业门槛仍在不断提高。但在城乡服务基层机构和地区,各类人才尤其医疗卫生人才仍然缺乏。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缓和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6]。
我校在就业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毕业生服务基层的宣传教育力度,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积极组织学生下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农村、社区、革命老区,加深对基层医疗现状的了解;通过举办服务基层优秀校友报告会,宣传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感染、鼓舞其他学生,鼓励高校学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目前我校有不少毕业生积极参加住院医师培训,打算投身到一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医疗卫生单位。其中一部分毕业生参与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进入到医疗卫生研究机构就业,有效地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升学并不是就业,但是它可以使一部分毕业生暂时不就业,从而缓解当前就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同时选择升学的学生经过几年发奋学习可以为将来的就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其在人才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也就有了显著增强。目前二、三级以上的医院临床本科生的医疗市场基本饱和,用人标准普遍提高,最直接的就体现在毕业生学历水平上。以2011年徐州市卫生局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务人员为例,2011年徐州市卫生局公开招聘局属事业单位医务人员270名(含定向招聘市卫生局局属事业单位工作满3年的合同制护理人员100名),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26人,本科以上学历44人(副高以上职称30人),应往届本科毕业生实际上仅有14个岗位可竞聘。硕士及以上学历已成为二、三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准入要求。所以,我校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考研讲座、培训,鼓励毕业生考研升学。2010年我校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人数为296人。
鼓励支持毕业生参加与医疗卫生相关的公务员考试,如卫生部、卫生厅、狱警、狱医、法医、海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及卫生局的公务员考试。我校2名本科毕业生顺利考入国家卫生部、1名毕业生考入江苏省卫生厅;鼓励有志于行政管理的优秀毕业生参加选调生考试,2011年我校15名本科毕业生成功进入江苏省组织部选调生复试;支持引导毕业生有选择地应征入伍;鼓励毕业生出国、自主创业,或从事医疗交叉市场、医疗保健、医疗保险等职业,拓宽就业渠道,详见表1。
在一至四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进行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教育,引导毕业生把握就业的主动权,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使其主动了解我国现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其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的束缚,增强其创业信心和能力。指导毕业生掌握求职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就业相关政策,依法维护自身的就业权益。
自2000年起,我校就邀请用人单位在校选聘毕业生,或在异地举办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积极推荐毕业生。2010年,我校就业招聘会共邀请200 余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各类岗位1800多个,积极搭建了毕业生就业的平台,其中不少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现场就签订了就业协议或达成就业意向。
我校不断完善学校、院系就业论坛网页,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招聘信息、网上求职、网上推荐、在线咨询等服务,将毕业生最关心的信息及时快捷地发布,使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及时实现了信息对接。一是加强宣传。通过电话、宣传册、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毕业生进行宣传;二是加入江苏省就业联盟,通过网络和各种传媒大量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并通过电话、飞信、QQ 群及时向毕业生公布;三是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就业信息库;四是积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提供各类咨询、就业协议鉴定、就业报到、档案转接等“绿色”服务通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快”就业。
总之,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7],整个社会和政府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支持是高校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保障,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开创出一片广阔的就业天地。
表1 苏北医学院校近3年毕业生就业渠道统计[n(%)]
[1]苏政办发[2009]17 号.江苏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EB/OL].2009-2-24http://www.jiangsu.gov.cn/tmzf/szfxxgk/szfxxgkml/szfbgtwj/4373/200903/P020090302607257039818.doc.
[2]刘民,陈联娇,汪行舟.毕业生培养模式及拓宽就业渠道的措施浅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54-55.
[3]沈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2007(6):65-66.
[4]刘瑜.初探拓宽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11-13.
[5]李淑萍.新形势下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路径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1):112-115.
[6]王涛.新形势下积极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J].知识经济,2009(7):56.
[7]刘洪采.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