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灵芝菌株在梅州的比较试验*

2012-09-19 11:37钟莹莹王志达陈逸湘凌宏通
中国食用菌 2012年6期
关键词:母种原种梅州

李 忠,钟莹莹,王志达,陈逸湘,凌宏通,宋 斌

(1.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广东 梅州 514071;2.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070)

灵芝 (Ganoderma lucidum)隶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属,是中国传统的药用真菌,被称为神草,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1]。灵芝中含有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核苷、氨基酸、甾醇、生物碱等多种成分[2-4]。大量药理研究表明,灵芝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衰老、护肝和降血糖血脂等方面的作用[2-7];临床上还应用于美容、改善记忆和改善睡眠等方面[2,8]。灵芝资源市场需求量大,开发前景广阔。通过对5个赤灵芝菌株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梅州及其周边地区生长的灵芝菌株,以期为灵芝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杂交灵芝种、广1号灵芝种,从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引进;大别山G8灵芝种,由广州宝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梅州灵芝实验基地提供;梅州本地灵芝种,由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提供;三明京大灵芝种,从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

1.2 培养基配方

母种培养基:马铃薯汁 20%、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琼脂2%,加水至1 000 mL。

原种培养基:玉米粒99%、石膏1%。

栽培料配方:木屑78%、麦麸12%、玉米粉8%、石膏 1%、糖 1%。

1.3 母种的制作

取马铃薯200 g,洗净去皮切碎,加水1 000 mL煮沸20 min,纱布过滤,再加20 g葡萄糖和20 g琼脂及其它药品,充分溶解后补足水至1 000 mL,分装入21 mm×200 mm试管中,每试管约10 mL,121℃灭菌30 min后取出试管摆斜面至冷却。在超净工作台内定量接入平板尖端菌丝,每个菌株接10支,25℃恒温培养。

1.4 原种的制作

玉米粒除杂、除坏,水浸泡12 h~13 h后,沸水煮至用手按开玉米粒里面不糊为宜,晾干至表面无水,加入石膏拌匀,混合装袋,每袋折合干料80 g,121℃灭菌1.5 h,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定量接入平板尖端菌丝,每个菌株接20瓶,25℃恒温培养。

1.5 栽培方法

将木屑78%、麦麸12%、玉米粉8%、石膏1%、蔗糖1%混匀,按料∶水=1∶1.5加水拌匀,拌好后分装到33 cm×17 cm×0.05 cm的聚丙烯塑料袋中,每袋装折合干料350 g,121℃灭菌2 h,自然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内定量接入原种,每个菌株接150袋~200袋,室温培养。菌丝满袋后开袋,待菌盖白色生长圈基本消失呈红褐色时移入收粉架,保证湿度,定期通风,约40 d后可采收孢子粉和子实体[9,10]。

1.6 拮杭试验

拮抗试验是鉴定菌株间遗传差异的传统方法,通过拮抗试验将供试菌株进行鉴定、归类,避免重复[11]。菌丝间的拮抗反应是菌株间不同遗传特性的重要表现,表明不同菌株分别属于不同的亲和群。实验将0.5 cm2的菌块接种到PDA平板上,25℃恒温培养5 d~8 d得到活化菌种。在活化后的菌落边缘取直径5 mm的菌块,按3个菌株以“品”字形同时接种在一个PDA平板上 (直径9 cm,接种块间相距3.5 cm),25℃恒温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菌株间是否有拮抗线,以及拮抗线是否明显。每个组合重复3次。

1.7 试验结果观测

母种萌发后每天划线,测量并记录菌丝生长速度,记录菌丝长满试管的时间以及菌丝的浓密程度、颜色、气生菌丝量等情况。原种待菌丝长到瓶肩部时开始沿菌丝生长边缘划线,测量并记录菌丝生长速度、满瓶时间以及菌丝的浓密程度等。栽培中观察记录原基形成时间、采收时间,观察子实体的生物学性状,包括菌盖颜色、菌盖面积、菌柄长度,并记录出芝产量,计算污染率、生物学效率等数据。灵芝孢子粉作为灵芝的精华,它集中了灵芝的最有效成分[12],因此梅州赤灵芝栽培以收孢子粉为主、子实体为辅,试验中只测第1潮灵芝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灵芝菌株间菌丝的拮抗性

拮抗试验表明,多数接种在同一平板上的供试菌株在培养6 d后开始出现拮抗线,5个灵芝菌株间菌丝的拮抗反应见表1。

除了本地菌株与三明菌株之间无明显拮抗现象外,其它菌株之间均存在拮抗反应,因此可以推测至少4个灵芝菌株亲缘关系较远,分属不同亲和群,是互不相同的灵芝菌株,不存在异名同种现象。

表1 供试菌株的拮抗反应

2.2 不同灵芝菌株母种试验结果

不同灵芝菌种在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见表2。

表2 不同灵芝菌种在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

由表2可以看出,5个赤灵芝菌株在母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各不相同,其中杂交灵芝其生长速度最快,满管天数最短,其次是广1号;菌株三明和G8生长速度差不多,满管天数相同,都是14 d;而本地菌株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满管天数也要较长时间,需要18 d。从菌丝的生长形态来看,杂交和广1号气生菌丝多,其它3个菌株相对较少。从菌丝密度、菌丝颜色、菌丝的边缘整齐度来看,5个菌株都差不多,菌丝浓密,颜色雪白,边缘较整齐。总的来看,杂交灵芝菌株在母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最好,其菌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雪白、边缘整齐。

2.3 不同灵芝菌株原种试验结果

不同灵芝菌株在原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见表3。

表3 不同灵芝菌株在原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从表3可以看出,杂交菌株在原种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最快,满瓶天数最短,但是其菌丝生长速度相对于在母种培养基的生长速度就减慢了。而其它4个菌株相对于母种培养基的生长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5个菌株的菌丝满瓶天数差值相对较小,没有母种时的差别那么大。此外,5个灵芝菌株在原种培养基中的菌丝萌发和定殖能力都比较强,菌丝密度较密,色泽雪白。

2.4 不同灵芝菌株栽培试验结果

2.4.1 灵芝菌株在栽培袋中的生长状况

根据广东梅州当地大规模栽培赤灵芝的实际情况,实验选择室温下培养栽培袋菌株。不同灵芝菌株在栽培袋中的生长状况见表4。

不同灵芝菌株在各阶段所需要的时间见图1。

由于正值冬季气温较低,生长相对较慢,从表4可见,5种菌株菌丝满袋所需天数依次为杂交<广1号<G8<本地<三明。同表2、表3菌丝生长速度次序变化不大,只有三明种在室温下生长速度较之为慢。从污染率来看,杂交菌株较之其它4个菌株较低只有1.65%,但5个菌株的污染率都在正常范围 (5%)之内。此外从图1可以看出,开袋后杂交菌株原基形成最慢,菌盖形成到子实体成熟所需时间短,子实体积蓄养分时间与其余4个菌株各阶段所需时间相差都不远,尤其是菌盖形成到子实体成熟所需时间都较长,均超过12 d,因此子实体积蓄养分均较充足。

2.4.2 不同灵芝菌株子实体生物学性状比较

不同灵芝菌株子实体生长特性统计参数见表5。不同灵芝菌株子实体生长特性比较见表6。

表5 不同灵芝菌株子实体生长特性统计参数

从表5统计参数可知,杂交菌株的子实体和其它4个菌株差别较大,分支数多、菌柄长且直径小、菌盖薄且小,同时畸形率很高,达46.15%;而其它4个菌株的子实体生长特性参数差别相对较小。从表6来看,子实体颜色都是红褐色,只是杂交菌株的子实体颜色较淡;子实体形状差别较大,子实体大小不一、菌柄长短不一、菌盖边缘规整程度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子实体都是丛生,出芝也较整齐,除杂交子实体是近圆形外,其它的都是肾形。

表6 不同灵芝菌株子实体生长特性比较

2.4.3 不同灵芝菌株的产量及生物学效率比较

根据梅州栽培赤灵芝的特点,只对第1潮产的子实体和孢子粉进行统计。不同灵芝菌株产量比较见表7。

由表7可见,无论是子实体还是孢子粉,本地和G8两菌株的产量都明显高于其它3个菌株,其生物学效率也明显高于其它菌株。其中本地菌株生物学效率最高,达14.57%;杂交菌株生物学效率最低,只有6.50%。从孢子粉产量来看,本地菌株产量最高,为8.99 g,占干料的2.57%;其次是G8菌株为8.88 g,占干料的2.54%。因此,从收集孢子粉角度来看,本地和G8两菌株是适合梅州生产推广的优良菌株。

表7 不同灵芝菌株产量比较

3 讨论与小结

通过拮抗实验发现,本地菌株与三明菌株之间无明显拮抗现象和菌丝倒退现象。推测这两个菌株亲缘关系较近,可能存在异名同种现象,需要做进一步的验证实验。

通过比较试验可以看出,杂交灵芝菌株的母种、原种和栽培袋中的菌丝生长速度都是最快,菌丝活力和适应性较强。同时栽培袋污染率低,但是出菇晚、子实体成熟早、营养积蓄少,子实体菌盖的增大和加厚不充分,生物学效率低,这可能与菌株本身是杂交而成有关系。但杂交菌株生长周期短,污染率底,菌盖不规则,可能更适合于做盆景。

三明和广1号两菌株相对于其它3个菌株,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污染率低等特点,但生物学效率不高,子实体虽然大但厚度薄,孢子粉产量偏低,不利于作为优良菌株在梅州应用推广。而G8和本地2个菌株菌丝雪白浓密,气生菌丝量多,子实体原基形成快,菌盖大小适中且厚实,出芝较整齐,子实体形状和色泽好,产孢量多,生物学效率高,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综上所述,G8和本地2个菌株在梅州气候条件下栽培的子实体生物学性状好、产孢量多、生物学效率高,是适合本地区生产推广的优良菌株。

[1]林志彬.灵芝的现代研究[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

[2]邓海林,吴佩颖,王建新.灵芝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2):141-143.

[3]张晓云,杨春清.灵芝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6,21(4):152-155.

[4]吕文辉,张源.灵芝的药用价值[J].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2008,10 (4):71.

[5]Lindequist U,Niedermeyer T,Julich W.The pharmacological potential of mushroom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05,2(3):285.

[6]刘虹,周甄鸿,刘志宏.灵芝孢子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2,21(4):50-51.

[7]肖春,吴清平,蔡玟,等.灵芝粗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J].中国食用菌,2011,30(5):37-39.

[8]王宏勋,张雯,颜克亮,等.复合枸杞灵芝菌丝体多糖体外抗氧化作用初步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7,26(3):38-40.

[9]曾振基,古培总,陈东标,等.杂木屑栽培赤灵芝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4,23(3):41-42.

[10]曾振基,古培总,陈东标,等.赤灵芝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4(2):44-45.

[11]郭晓帆,陈艳秋.桦褐孔菌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食用菌,2007,29(1):14-16.

[12]赵东旭,徐建兰.灵芝孢子研究进展[J].中草药,1996,30(4):306.

猜你喜欢
母种原种梅州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梅州咸菜“腌”出大产业
梅州咸菜 “腌”出大产业
梅州明眸
澳门梅州妇女会和澳门梅州青年会成立
不同保育单位“781”“7532”母种性状比较分析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