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造型技术中的艺术美

2012-09-17 00:29李华麒
关键词:版型艺术美女装

李华麒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服装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女装,女士服装之通称。它与男装、童装一样,承载着遮体御寒、运动舒适的生理物质属性和表现艺术美的精神意识属性。生理物质属性在女装中具体表现为面料的物理指标和款式的结构形式,款式的结构形式则通过造型技术体现;女装的精神意识属性由面料外观肌理、色彩表情、款式形式和饰物等元素构成,其中的款式形式通过造型技术表现出艺术美。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说,男女服装存在一定的差别,女装承载着更多的表现美感的精神意识属性;从生理特征的差别上讲,女装造型的技术性更强,表现艺术美的技术手段更多。因此,此处议论的艺术美即由服装造型技术体现的款式形式。

女装的款式通常由款式设计师构思,版型设计师依据人体结构、人体工学、既定面料材质等客观条件和自身对款式的理解,采用相应的造型技术(立裁、平裁或二者结合)制出版型,缝制工艺师制作完成。女装的款式是否具有美感,与款式设计师的文化修养、专业天分密切相关,能否将艺术美感完全彻底地表现出来,还与缝制工艺师的技术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更与版型设计师的审美观、技术水平、以及对人体结构知识的了解和对面料性能的正确把握密不可分。在专业的分工中,款式设计与版型设计往往由一人承担,款式设计师即是版型设计师。

一、追求艺术美的服装造型技术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服装造型技术产生的服装版型中,任何公式的计算、数字的论证都是为了合理、稳定、正确地表达款式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服务于生产。而正确的设计理念理应满足着装者的舒适性和对美的诉求。但是,生理的舒适性和精神意识的爱美之心却常常处于矛盾状态。在不同社会状况、不同经济水平下,人们对服装的物质和精神属性的侧重有所不同。温饱得到满足后,服装的美观性被放到了首位,当舒适性与艺术美相互矛盾时,服装造型技术以表现艺术美为第一目的,牺牲服装的舒适性,有时甚至与人体工效学相悖,这看似“不合理”的举动反映的恰恰是人们正常的心理状态,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二、女装造型技术中艺术美的具体表现

(一)放松量表现出女装的艺术美

放松量指服装与人体之间的空间距离。除采用可伸缩弹力布料制作的服装外,放松量是着装舒适性的基本保障。放松量的外观形态表现出的正是服装的艺术美感,它是女装造型技术中重要的技术数据之一。当生活富足,服装的社会属性和审美需求凸显,放松量常常放弃人体工效学的舒适性来满足人们的视觉美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紧身胸衣(腰部放松量为负值)、当代体现人体曲线美的中国旗袍(胸、腰、臀围的放松量近于零)、包臀的牛仔裤等均将对美的追求放到了舒适性的前面(图1、2、3)。

同样,曾经流行的蝙蝠衫、宽松的垂荡斜裁裙、当今的胯裤,这些放松量值偏大的宽松服装其本意并不是为了满足舒适,而是追逐时尚,对美感的追求。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服装造型上体现的技术术语——放松量,不仅是出于舒适性的考虑,首要的是满足大众审美的诉求。

在国际服装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中,由款式的放松量表现出的艺术美不胜枚举,法国女装设计大师加布里埃尔·香奈儿(Gabrielle Chanel)(Co Co Chanel)的经典款式“香奈儿套装”采用 “H”廓形,使腰部放松量明显大于胸部,摒弃女性躯体的曲线美,曾被人们大赞其舒适性,实则人们更是被其创造出的干练、轻松的时尚气息所打动。这种风格是对当时古典风格的叛逆,恰与二战时期的政治氛围相吻合,很快被人们所接受并作为经典款式流芳至今(图4)。与香奈儿“中性”风格的套装相反,大器晚成的法国女装设计大师克里斯汀·迪奥(Christian Dior)在1947年发布的花冠系列作品中,被誉为“新风貌”(NEW LOOK)的“8”字造型巧妙地改变放松量的分配关系,“强调腰部的纤细和臀部的宽大,突出胸部”[1]。这里“腰部的纤细”已完全无舒适性可言,放松量为负值,“即用紧身的腰带把腰束紧,使胸部线条更加突出”[2],在复古传统的基础上引领着时尚。“新风貌”不仅为迪奥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它的经典造型还成为教科书式的典范,被后人仿效(图5)。

由放松量表现出的艺术美不仅表现在衣身上,变化的袖型、裤型、裙型也均有放松量变化表现出的艺术美感。例如,装袖中的泡泡袖、萝卜袖、多褶袖;裤、裙中的紧身裤、马裤、筒裙、斜裙等更是多如繁星。服装的流行遵循的是审美取向,将舒适与否放到了次位,袖、领与衣身的配伍时常不遵循“合理的”的匹配要求,放量关系被突破,新的服装形态产生。

(二)女装结构线表现出的艺术美

服装结构线是指“能引起服装造型变化的服装部件外部和内部缝合线的总称”[2]。服装结构线的确定,势必表明服装的立体形态发生了变化①没有改变服装立体形态的拼合线不能称为结构线,只能称为装饰线或功能线。,其目的或是有利于舒适、运动,或是艺术美使然,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利用结构线表现女装的艺术美是设计师经常采用的创作手法。意大利时装品牌范思哲(Versace)在2011年秋冬米兰时装周上的女式连衣裙可谓造型设计的经典之作,设计师用极简的装饰曲线滑过女性躯体的胸、腰、臀,将胸腰差、臀腰差顺势熔融于优美的曲线中,省道转移得如此自然,款式设计得如此优美,足以说明设计者对造型技术的精通(图6)。在女装成衣设计中,对绱袖线、衣身的公主线、中腰线、裤装的裆线等进行的镶边、倒缝、缉明线、镂空、面料异色或不同材质的对比等工艺都是设计师们常用的技术手段,像尚塔尔·托马斯(Chantal Thomas)的纽扣上衣、让·保罗·高缇耶(Jean Paul Gaultier)裤装省道的拉链并合等都可称为结构线表现出的艺术美(图7、8)。

图6 范思哲2011年秋冬米兰时装周作品

结构线和装饰线在款式设计中往往不是泾渭分明,有时更是以“体、面”的边际表现出来。维果罗夫(Viktor &Rolf)在巴黎时装周09—10秋冬发布会上的荡褶大衣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设计师利用呢绒面料的厚重感和可塑性制造自然垂荡褶裥的线条,将结构变化隐藏其中,对左右袖采用不同工艺技术,不对称荡褶产生的流畅线条表现出富有节奏感的艺术美。看似随意的弧线中具有极高的造型技术含量(图9)。

出于表现形式的需要,设计师们有时也会将结构线同装饰线混淆,在线条的重复中加入省道,女装的立体造型在看似不经意间被塑造出来。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师奇安弗兰科·费雷(Gianfranco Ferre)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布的创意装,巧妙地利用流畅线条舞动的旋律变化,顺势将落肩角度做出,胸凸省、收腰省的结构线隐藏在线条中,内敛而不张扬,质朴中表现出艺术创意的美感(图10)。

(三)女装结构形式表现出的艺术美

立体形态下,构成女装上衣结构的基本元素即是衣身、袖子和领子,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就是衣身与袖子和领子的连接。从造型技术的角度讲,对常见的三片身、四片身、连袖、装袖、插肩袖、开门领、关门领等基本形式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人体舒适性和运动性展开的功能性研究,美感的流溢出自于变化之中。对基本结构形式功能性的研究,是表现结构形式艺术美的基础(尽管有时我们会为尽显艺术之美而放弃功能性),也是版型设计师心底沉积的本能,常常左右和规范着艺术美的表现。

由于立体形态变化的复杂性,女装结构形式的创新多是通过立体裁剪的探索获得的,平面纸样仅是对款式的理性调整,为理论研究和量化生产提供样板,艺术美通过立体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饱受争议的时装怪才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在2008年迪奥时装发布会上推出的多款高级时装,巧妙地将袖山延长变形为领型、自然缠绕的领身连体结构处理,以及巴伦西亚加(Balenciaga)的连身袖、薇洛妮克·勒鲁瓦(Veronique Leroy)别出心裁的袖身结构等多变结构形式都充分表现出美轮美奂的艺术美(图11、12)。

在女装的造型过程中,无结构意义和舒适、运动需求,仅以装饰为目的的款式变化很多,尤其在款式创新和面料性能利用的探索中更为突出(非结构产生的装饰添加、点缀、配饰等与版型技术无关,在此不论)。日本版型师中道友子在造型结构的创新探索上令人耳目一新,她充分利用立体构成体系中的三维空间衔接关系,将体、面的转折,结构线的流动,造型形态的空间展示借用材料的性能表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美感,中道友子的探索为女装版型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被誉为“最伟大的服装创造家”的日本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Issey Miyake)大胆突破传统服装的结构形式,用东方传统服装的平面结构展现出多变的、立体的服装形态,以“无结构”的立体裁剪创造出新的结构形式。更加说明了艺术美存在的价值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图13、14)

三、结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现代文明社会,人们对美的精神渴望已超越了对生理舒适的需求,对艺术美的追求赋予服装设计师们更高的使命。尤其对中国服装设计师来说,造型思路的拓展,设计理念的创新,新技术、新工艺的探索是服装技术人员亟待提高的专业方向,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审美标准的提高对服装造型师自身的专业修养影响至深。服装造型技术不仅要满足人体生理的舒适性、运动性,更应尽显服装的艺术之美。

[1](法)玛丽·法兰西·波希娜.迪奥传[M].尉晓东,潘洋,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129,103.

[2]张文斌.服装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3.

猜你喜欢
版型艺术美女装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紧身衣服装面料与版型设计的匹配应用方法初探
女装流行面料
女装风格与细节
浪漫剪裁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女装流行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