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社会福利的影响分析

2012-09-14 03:13李菲菲李欣欣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福利货币政策弹性

李菲菲,李欣欣

(1.东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2)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美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但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仍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美国仍然在全球经济动态调整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进人新千年以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因经济形势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1]。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调低联邦基准利率,将其从6%调至1%以刺激经济增长。2003年6月以来,美联储又连续加息17次,导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进而引发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为了刺激低迷的经济,美联储连续9次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下调至2008年12月的0~0.25%区间。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购买3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和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证券,使货币政策的重心向“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政策倾斜。在相互依存的经济中,“美国货币政策打个喷嚏,中国经济是否会感冒?”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居民的福利又有何影响,其中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的传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

首先,我们知道,在一国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候,本国经济首先受到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会降低本国的利率水平,刺激投资的增长,进而拉动总需求的上涨,特别是美国负债型经济的特点,更加决定了居民手中持有货币量的增加能有效的促进居民消费,从而使经济更快的摆脱下滑的趋势。

其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货币政策会直接影响其国内贸易企业的贸易决策。一国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会由于提高了外国产品的相对价格的提高而使贸易企业受到这种信号的刺激,通过支出转换效应增加产品的出口,从而进一步拉动本国的总需求和总产出。

但与之相对应的,一国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本国货币贬值,对应的是外国货币的升值,贸易条件恶化,降低本国居民的消费。这与上面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刺激呈反方向作用力,而经济到底向何方向变动取决于两种力量的作用的大小。本文将在welfare模型的假设的基础上,分析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中美两国,特别是中国社会福利的影响。

1 welfare模型

1995年奥布斯菲尔德(obstfeld)和罗格夫(Rogoff)在《政治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再论汇率动态》一文,开创了“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深化了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新开放宏观经济学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微观基础,结合货币学派的跨期均衡以及凯恩斯学派的名义价格刚性,将不完全竞争引入到开放经济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随着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不断发展,经济学家对它的研究也不断加深。Corsetti和Pesenti(2001)提出的welfare模型则更加深入的剖析了一国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动对本国及外国福利的影响,提出:本国的货币扩张不但不是以邻为壑,而且还会伤及自身。

Welfare模型引入两国商品的不完全替代,从而把负的贸易条件外部性纳入考虑。对本国来说,当外国商品在本国消费指数中所占份额较大、本国的厂商垄断力量很弱时,贸易条件外部性要比总需求外部性大,从而使本国福利损失。对外国来说,则因为贸易条件的改善使本国居民在既定的劳动供给条件下有更多的钱进行消费,从而提高了社会福利。welfare模型是基于以下假设条件的:偏好与消费指数、技术与生产、预算与资源约束、名义粘性[3]。

1.1 偏好与消费指数

模型中假设只存在两个国家,两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在[0,1]上分布,并且两个国家的经济类型不同。以本文为例,美国已经是成型的开放经济大国,符合开放经济条件下大国发展的规律,而中国由于资本项目下并没有完全开放,因此可以假定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贸易小国。同时,假定每个国家在彼此进行贸易的过程中都专门生产一种可以交换的产品。

在利用模型的过程中,我们把消费者的消费指数和价格指数都设定为柯布—道格拉斯的形式,这有利于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中保证我国商品和美国商品之间具有单位弹性。

1.2 技术与生产

假设在两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每一个劳动者都是差异化劳动的垄断提供者,劳动投入的替代弹性用Ф值的大小来表示,Ф值越大,劳动投入之间的替代弹性越大,反之,越小。同时,在模型中假定两国之间产品的替代弹性固定为1,即为单位弹性。

同时,我们假定两个国家的商品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所以经济中的一价定律是符合的。

1.3 预算与资源约束

假设我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中的每个居民都拥有两种资产:名义货币和国际债券B。假定国际债券都是以本国货币标价的,两个国家都只购买本国生产的商品;因为国际债券只反映了居民个体之间的借贷关系,所以国际债券的净供给为零。

1.4 名义粘性

假设在模型中各个变量符合名义粘性的特点,在这里名义粘性通过前定工资合同引入,即本期的工资和价格在期初确定,到下期一次性调整到位。

2 福利函数模型

本文的福利分析是以本国居民的终身效用函数为基础的,如下所示:

其中:β是贴现率,等于1/(1+δ),δ>o是时间偏好率,1/ρ是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M/P是指本国实际货币持有量;V(G)是指只和政府购买G的相关的单独效用函数;L为劳动提供量。

我们的分析限定了政策冲击的程度,冲击不会造成实际工资低于边际替代率。利用均衡经常帐户等式,可以推导出货币政策冲击的限制范围:

3 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福利影响的分析

美国作为开放经济中的大国,美元是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币种,这种特点决定了美国自身的货币政策不单单对本国福利产生影响,对世界其他各国的经济产生很大的冲击,其中中国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很大。在我们前面的假设中,我们从复杂的全球经济中抽象出中美两个经济体进行独立研究,当然,这与我们现实的经济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了分析问题方便,我们尝试从开放经济视探讨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中国居民福利的影响。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影响美元的供给量使人民币相对升值,通过增加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量而使世界范围内短期消费增加。美国对我国产品的需求由于美元供给的增加而增加(虽然这种增加是在以国际金融危机为背景的,紧缩条件下的增加),此时的弹性为(1-γ)/ρ。但是同时的,由于本币的实际升值而使本国产品需求有一个反向的减少,此时的弹性为1-γ。此时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我国产出的效应的大小取决于ρ与1的大小的比较。当ρ<1时,(1-γ)/ρ大于1-γ,美国的货币扩张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由于人民币升值而导致本国产品的需求减少的幅度,故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我国产出有正效应,即当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候,我国产出会有所增加;反之,当ρ>1时,美国的货币扩张对我国产出有负效应,即当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候,我国产出会减少;ρ=1时,我国产出不变。

造成这种原因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解释是互补品跨期替代弹性大于期内商品间替代弹性。外国货币扩张增加外国商品消费,同时增加本国产品需求,从而增加了本国居民的福利水平。当效用函数具有不变替代弹性(CES)时,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即一种商品消费的增加必然会提高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当然还需满足国际间的替代弹性大于国内商品间的替代弹性,否则不会发生消费的替代。在我们的分析中,国际间的替代弹性为1/ρ,国内的替代弹性为1。当ρ﹤1时,满足以上条件,所以随着外国的货币扩张使世界各国对外国商品消费增加时,对本国的产品需求也一定会增加,因为在ρ﹤1时,本国产品与外国产品是互补品。另一方面可通过对效用函数求关于的偏导数以及sign函数来解释。只要满足公式(4)的约束条件,公式(3)定是正的,所以国外的货币扩张对本国有利。直观上看,国外的货币扩张会增加本国的福利,因为贸易条件的改善使本国居民在既定的劳动供给条件下,有更多的钱进行消费。也就是说在实际工资高于消费与闲暇的的边际替代率的条件下,贸易条件的改善使本国居民在既定的劳动供给条件下,有更多的钱进行消费,从而增加了本国居民的福利水平。

4 结 论

在本文中,通过对导出的福利函数的定性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提出并不一定给美国人民带来福利上的改进和提高,在提高社会福利方面缺乏动力;相反,这种政策实际上是我国居民社会福利提高的一种契机。

[1]姚滨.基于福利分析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2]李增来,梁东黎.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动态冲击效应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77-83.

[3]Maurice Obstfeld,Kenneth Rogoff,New Directions For stochastic Open Economy Models[EB/OL].[2010 -04 -01],http://www.nber.org/papers/w7313.2012 -03 -06.

[4]赵骅.社会福利博弈模型成立的条件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0):139-142.

[5]吴松岭,宗刚.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福利模型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2):41-44.

猜你喜欢
福利货币政策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