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实施农民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2-09-13 07:19马斌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辽宁鞍山114007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锻炼者南京市农民

马斌(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辽宁鞍山114007)

南京市实施农民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马斌
(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辽宁鞍山11400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农民健身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农民锻炼者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身心健康;锻炼者呈现出女性化和老龄化倾向;总体体育人口偏低;体育锻炼内容呈多元化趋势;体育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参加体育活动的经费和场地不足,经费来源以自费为主,活动地点主要在自家庭院、田头、空地、树林等;体育锻炼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

农民健身工程;现状;对策;南京市

1 研究方法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以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实施农民健身工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调查对象包括:南京市各级“农民体育健身工作”主管负责人20人(市体育局共3人、县、区体育局共17人)和800名农民朋友.

2 结果与分析

2.1 南京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情况调查分析

2.1.1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设施建设基本情况

场地设施是农民参加体育健身的基础.对此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场地设施的建设情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建设,截止2008年底,南京市共在雨花台区、栖霞区、浦口区、六合区、江宁区、潭水县高淳县等涉农区县建设乡镇体育健身活动中心39个,行政村“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752个,农民集中居住区(较大自然村)小篮球板2 301个,农村体育设施四级框架(区县体育中心,镇体育中心,行政村“新体育健身工程”,自然村小篮板)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农村基层设施的全覆盖.

2.1.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经费基本情况

南京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资金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社会集资为辅,市体育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购买部分的器材,行政村在不摊派、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自筹经费作为补充,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近年来全市投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投入较多经费,其中市政府奖励资金投入近400万元,各区县财政投入约800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2 000多万元.此外,南京市政府投入,省体育局配套,为工程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确保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稳步发展.

2.1.3 南京市农民体育的活动开展情况

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是检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随着全民健身工程的深入开展,场地设施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民参与体育健身呈上升势头,活动内容也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仅2009年农民就参与了由市政府组织的82项次以上包括篮球、乒乓球、石锁、拔河、健身球、空竹太极拳等30多个项目在内的科学健身,丰富多彩,有特色、有规模、适合农民参加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农民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又愉悦了心情,又增加了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参加健身活动的热情进一步增强,从而会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这必将使农民健身工程快速发展步入良性的运行轨道.

2.1.4 南京市农民健身工程组织管理情况

为确保农民健身工程的顺利推广,南京市政府和体育局积极做好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不断健全农村体育组织网络.全市以乡镇“文体站”建设为重点,以农村体育协会为抓手,努力健全区县、乡镇和行政村三级体育组织网络.目前在六合区、潭水县和高淳县3个区县的30个乡镇成立“文体站”占乡镇总数的75%,在“老五县”全部建有农民体协,加强农村体育队伍建设,为农村健身工程培养管理人才.目前,南京市“老五县”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 338人,其中国家级10人,一级136人,二级565人,三级3 627人.通过健全组织网路和培养体育指导人才,使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既有组织性,又有科学性,从而促进农民健身工程活动的广泛开展,扩大规模,提高农村体育人口的比例.

2.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南京市农民健身活动的影响

2.2.1 南京市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了解情况

通过对南京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情况的调查,了解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农民生活的基本影响,分析健身工程在南京市的宣传以及实施情况,通过各种媒体和各种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内容和作用,对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图1 南京市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了解情况

通过图1可以看出,南京市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所了解的人数达到了57.67%,占总人数一半以上的比例.这说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经进入到农民的视野和生活当中,同时也表明南京市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宣传力度比较到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有较好的成绩,覆盖面大,推广到位.得到了很多农民的认可.原因在于农民健身工程是一项与农民体育需求直接相关,更为具体,更加务实,是农民直接受益的民生工程.

目前,南京市农民对“农民健身工程”有一定的认知性了解(“了解”和“很了解”)的比例也较高,共计24.11%.其中“很了解”农民体育健康工程的农民已经有3.29个百分点,这主要集中在村委会成员和对体育关注较高的农民群体上.尽管如此,南京市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不太了解”甚至“很不了解”.因此,宣传工作和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强.

2.2.2 南京市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满意度情况

实施农民健身工程的主题是农民,农民的态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对体育健身的参与度,这关系到工程质量能否保证.因此,调查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的满意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科学建设农民体育,推进与实施健身工程提供依据.

此次调查中50.36%的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持有积极态度,但同时,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农民占17.34%.剩余32.30%的农民给予了“一般”的评价.

图2 南京市农民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满意度情况

通过图2的数据表明,南京市农民对体育健身工程持满意态度的已经超过半数,农民对工程的实施有了较大程度的认可,半数以上的农民在健身活动中得到了身心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满足.而对农民健身工程满意态度不高的农民来讲,究其原因主要是:健身工程布局及位置不太符合人们体育锻炼的要求;对健身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措施,还不能使锻炼者满意,缺少科学规范的指导等.

2.2.3 南京市农民参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人群分布通过对问卷筛选获得调查对象中共有492人参与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健身活动.

表1 南京市农民参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人群分布情况统计表

通过调查发现,在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中,女性为58.33%,男性所占比例为41.67%,女性多于男性,原因有可能是农村女性人口的比例略高于男性有关,另外,就是男性外出工作,女性主持家务,抚养儿女所造成的.

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年龄状况中,中老年农民人群参与锻炼的数量最多,占到了总数的37.80%,其中60岁以上的接近16.66%,其次是青年和青少年占到了总数的23.37%,其中30岁及30岁下的比例占10.57%,31—50岁的中年农民群体参与农民健身工程体育锻炼活动的比例仅占11.6%.究其原因,首先是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的寿命不断延长,社会发展老龄化趋势明显;其次,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不断更新,传统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老年夫妻独居的比例显著提高,这为他们从事体育锻炼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再次,老年人身体衰老,疾病增多使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健身意识非常强,尤其渴望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去除病痛、延年益寿、善度余暇的目的.青年和青少年群体自觉参与锻炼,健身、健康意识较高.而中年农民朋友对自身健康状况没有紧迫感,再加上劳作、生活压力较大,闲暇时间相对少等,使得中年农民群体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减少.

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人群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所占比例较大为77.36%,这说明文化程度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2.2.4 南京市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形式和主要场所情况

表2 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选择的场地、形式情况调查统计表

通过调查,有接近三分之一参加健身锻炼的农民选择个人锻炼的活动形式,这表明农村基层体育管理的力度还有待加强,此外,虽然农民健身工程已覆盖所有行政村,但数量有限,农民被迫在田头、路边等地进行个人锻炼,再由于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正确指导,农民选择参与活动的形式缺少科学性.

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自家庭院和田头、路边、树林及空地等大众集中活动区,形成了以自然空间锻炼方式为主的特征.这一方面与目前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项目(健身走、秧歌健身操、武术太极拳气功)的特点对场地设施要求较低相符合.另一方面也与当地农民缺乏体育锻炼场地设施相关联.还有一部分农民活动的场所选择了本村的学校和村内的公共文体活动场所.说明行政村到体育场所去活动的农民占11.43%,这反映了农民健身工程初步规模,但配建设施仍不能满足农民健身的需要.由此可见,体育场地设施的数量和布局,是影响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关键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农民锻炼者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身心健康.在被调查的农民锻炼者中,女性占56.16%,男性占43.84%,50岁以上的人占调查人数的44.53%,锻炼者呈现出女性化和老龄化倾向,总体体育人口偏低占参加锻炼者的30.86%.体育锻炼内容呈多元化趋势;体育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够合理;锻炼者参加体育活动的经费和场地不足,经费来源以个人出资为主,活动场所主要是在自家庭院、田头、空地、树林等;体育锻炼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

加大大众传播媒体的宣传力度,运用各种宣传形式,积极开展群众体育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锻炼者的体育意识,逐步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让体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善锻炼者的锻炼环境,促进南京市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地措施对锻炼者全面开放,若有可能则修建一些投资少、锻炼效果好、管理方便又能吸引人的体育设施,为晨晚练点锻炼者参加体育活动打好物质基础.多渠道筹集活动经费.政府部门要增加群众体育经费的投入,并纳入财政预算;加强与社会的联合,争取更多的赞助资金;引导锻炼者自我投资、自我消费、自我受益.在经费来源上,建立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合理的资金结构,并逐步走上消费性发展道路.

[1]季谋芳,金育强.农民体育需求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1,(3).

[2]阮永福,王厚民,郑星超.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36).

[3]魏志英.新农村事业下农民体育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2).

[4]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G812.4

A

1006-5342(2012)06-0069-02

2012-04-21

猜你喜欢
锻炼者南京市农民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浅谈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饸饹面“贷”富农民
如何通过心理辅导提升健身健美训练的效果
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编制与思考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太极拳改善训练者心理健康状态的作用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