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信力危机:网络舆论的影响机理

2012-09-13 02:47郝继明
唯实 2012年10期
关键词:公信力网民效应

郝继明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江苏南京 210001)

政府公信力危机:网络舆论的影响机理

郝继明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江苏南京 210001)

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造成了政府公信力的危机。研究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可以促进政府善识、善待、善用、善管网络,改进工作,有利于密切政民关系,恢复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网络舆论的影响机理方面分析,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效应,首因近因效应、沉默螺旋效应、样本偏差效应、累积加倍效应、眼球效应、塔西佗效应、民粹效应、荷叶效应和赈灾效应对政府公信力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现实表明,对网络舆论的应急管理推进到治理层面迫在眉睫。

政府公信力;群体极化;网络舆论;影响机理

一、网络传播的群体极化效应,使负面联想的激活力引爆,冲击了政府公信力

网络群体,就是一定规模的网民围绕特定的现实主题,在一定诱发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以意见的强化与汇集为特征的具有现实影响力的网民聚集。[1]美国法哲学家桑斯坦(Cass Sunstein)曾描述过网络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2]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某些人长期压抑的不良情绪在网络中可以一股脑发泄,一些网民因此迅速成长为网络哄客、骂客;众多关于社会阴暗面的报道、揭发和指责,在网络里相互激荡和共鸣,助长了负面的消极情绪。情绪化的言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很容易得到众多网民响应,从而引发有害的舆论。政府和有关部门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理性、负责任的舆论分析和回应疏导,就会使少数网民局限性的经验认识与未经证实的诸多信息相联系并使之绝对化,从而使大众丧失对政府公正的信心。

二、网络传播的首因近因效应,使虚拟社会的聚合力彰显,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人们以后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首因近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如果相关政府部门总是落后于网民公布的信息甚至是置网络信息于不顾,不及时公开权威准确的信息,就会导致以讹传讹,尤其是导致涉及政府的负面消息或热点信息的广泛传播。“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能够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比如,自2007年10月15日天涯社区的首帖质疑《陕西华南虎又是假新闻?质疑图片的6个疑点》到2008年2月陕西省政府通报批评陕西省林业厅,期间网民的“打假”行动就没有停止过,并一波比一波厉害、一波比一波深入、一次比一次一边倒、一次比一次聚合力强,就是首因效应和不断新出现的证据引发的近因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虎照”真假之争的意义在传播中已远远超出了照片本身或“华南虎”是否存在本身,因而形成了对政府公信力的重大考验。

三、网络传播的沉默螺旋效应,使强势意见的感染力加剧,打压了政府公信力

沉默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发觉某一方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反复循环,便形成了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从网络传播的舆论发展规律来看,网上热衷发表意见的主要是“意见领袖”。在沉默螺旋效应的作用下,意见领袖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强势。意见领袖是网民沟通中的“小广播”和“大喇叭”,是网络传播中的“评论员”和“情报员”,他们在特定的领域和空间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潜意识里影响着数以万计的围观网民。在强势意见的感染下,很多网民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集体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在强势意见的感染下,网民个人的文明程度降低,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3]这在涉及政府的舆论传播中,极易导致打压政府公信力的态势。

四、网络传播的样本偏差效应,使网民理性的判断力下降,流失了政府公信力

心理学认为: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认知倾向,喜欢把事物分为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就过分强调这些典型类别的重要性,而不考虑有关其他潜在可能性的证据,这叫选择性偏差。选择性偏差的后果势必使人们倾向于在实际上是随机的数据序列中作出典型选择,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预测偏差。例如,很多网民轻易将复杂的社会矛盾简化为壁垒分明的社会对立,将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对弱肉强食的义愤引申为仇富、仇官等情绪化的社会心态等。在这种心态下,人的行为会失去理性,产生盲目性和狂热性。样本偏差效应最主要的表现是网络媒体的先行审判。“媒介审判是一种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其具有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作出判断,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的特征。”[4]在网络审判中,网民和舆论的重点都放在了涉政事件的司法内核层面,而司法体制是政府执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政府、社会得以公平、公正地运行的基础保障。因此,网络审判对于这种基础的质疑,会大大削弱政府的执政能力,从而对政府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的累积加倍效应,使现实与虚拟的共振力加强,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了一个我们前所未知的程度。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虽然现代性孕育着稳定,但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不稳定。政府公信力会受到现代化过程中很多因素的影响,弗雷德里克森就说过,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膨胀、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诸多社会问题,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了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客观上引发了政府的信任危机。所谓累积效应,指的是公众对政府部门行政能力和行政行为的一种总体印象和感知。来源于政府长期的日常行为以及公共事件处理的方式和绩效,往往会在公众中形成一种累积性的评价。这种累积下来的心理构建出一种集体记忆或集中记忆,等到某个“引爆点”点燃时就加倍甚至成倍爆发。比如,在“躲猫猫”事件被曝光后不久,很多网民就把它和“俯卧撑”案件联系起来,加以质疑、指责、嘲讽和抨击,并且脱离事件本身,将问题上升到了对国家司法制度和公权力滥用的批判。可见,网络传播的累积加倍效应影响着政府公信力危机的广度和深度。

六、网络传播的眼球效应,使涉政事件的关注力激增,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在信息社会,人们从不担心缺少信息,而是担心无法从海量的信息中检索出自己所需要和所关注的内容。因此,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想方设法去引起公众的注意,依靠吸引更多公众的眼球去实现传播的有效性。涉政事件对公众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有着很强的眼球效应。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被调查者的61.8%对重大新闻的了解一般都首先从互联网上看到,76.9%表示上网以后比以前更加关注社会事件,41.9%承认互联网是他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而在问及最关注哪些热点事件时,政府公职人员的腐败、政府行政执法的不当、司法的不公正以及政府对经济社会管理的失范等是网民最为关注和感兴趣的事件。2011年第三季度统计的1485个热点舆情事件中,负面话题达940个,占比63.3%。负面话题中近七成与政府部门及其干部相关,如7.23动车事故、河南性奴案等。涉政事件是最吸引网民眼球的事件,政府不依法行政或者政府的行为不公平不公正最受网民关注,往往会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上海“钓鱼执法”就是这样,执法人员采用了引诱、欺诈、胁迫甚至暴力的手段取证,违反了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引起网民广泛批评。所以,《小康》杂志就此进行的调查表明:政府官员以80.3%的绝对多数当选为信用最差的群体。

七、网络传播的塔西佗效应,使个案引发全局的扩散力增大,打击了政府公信力

古罗马执政官塔西佗认为,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政策和坏的政策都会被人民责难。在网络公共事件中,一些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往往会陷入“塔西佗”效应。他们对网络事件总是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认为网络公共事件中负面舆论的影响只是涉及某一部门某一领导,因此不愿意主动出面积极回应。但实际上,在一个地区出现的负面事件或舆论,即使与政府无关,最终都会对当地政府和地方的领导干部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相关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坐视公信流失、舆论沸腾而不闻不问,漠然置之,就会在塔西佗效应中越陷越深。人们会将“天价烟局长事件”与南京的干部作风和南京市政府的工作作风联系在一起,而这种印象一旦形成,要想消除,恐怕要付出相当大的时间与努力。因为网络传播的典型特征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如果政府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甚至想要遏制网络的“众声喧哗”,则更加损伤自己的公信力。

八、网络传播的民粹效应,使敌对文化的瘟变力增强,腐蚀了政府公信力

民粹主义表现为无原则顺从、迎合大众。媒体的民粹效应,就是媒体带有“民粹主义”倾向的片面报道在公众心目中形成“刻板成见”。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凸显的关键时刻,如果媒体简单地否定一切,放大仇富仇官情绪,就会引发社会更大的不满。现在很多媒体尤其是网络传播,往往热衷于曝光官员贪污腐败、商业欺诈、教育与医疗高收费乱收费、行政执法人员的不作为乱作为。这当然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但是,如果不加以客观分析,不进行正确引导,就会造成人民群众对政府愈加没有信任感,甚至错误引导了年轻一代的价值观(网民中有三分之一在20岁以下),使年轻一代觉得中国政府黑暗透顶。一旦年轻一代被错误的思想所引导,则可能出现“虚拟世界中的公民自由主义倾向”,就会进一步放大“民粹效应”,激发出更多的反对政府的声音,形成“敌对共识”。所谓敌对共识,是社会群体在媒体和意见领袖的诱导下,把多数人的注意力禁锢在一个方向上产生一种情绪和立场的趋同。意见领袖往往用这样一种共同的感受和情绪来定义社会紧张的原因: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社会问题?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社会不公?是因为有不合理的制度、不公正的政府。这样的敌对共识对于涉政事件的解释规律就会是:政府和政府体制出了严重的问题。敌对共识会严重瘟变核心文化基因,模糊道德意识与道德判断标准,挑动群众不满和仇视心理,最终腐蚀政府的公信力,甚至被敌对势力利用。

九、网络传播的荷叶效应,使习惯性质疑的裂变力加剧,侵蚀了政府公信力

一个池塘里本来只有一片荷叶,在第二天长出了2片新的荷叶,第三天又长出4片新荷叶,第四天新长出8片,一直到第47天,人们看到池塘里有四分之一的地方有荷叶。但让人惊奇的是,在第48天,人们发现荷叶覆盖了半个池塘,又过了一天,荷叶就几乎掩盖了整个池塘。在网络中,一条信息的点击率如果高到一定的程度,比如说被某一网站、论坛、社区等置顶,那么这条信息随后的点击率将成几何级数上升,传播范围也会从某些特定的网站或社区迅速扩大到整个网络世界,产生“荷叶效应”。目前,国内国外门户网站都有24小时即时扫描搜索的软件,一有抓眼的新闻(如火灾、爆炸、官员腐败等)就立即抓进自己的新闻页面,并在12-24小时内使相关消息像病毒裂变一样高速传播。涉政事件因为多数网民的习惯性质疑,其荷叶效应最为明显。习惯性质疑是网络公共事件中一种特有的现象。作为社会情绪的“集装箱”,很多网民在对待网络事件时具有强烈的情绪化选择。一些反映社会丑恶现象的信息,不论真假,往往在网民中被无限放大;而一些党委、政府的正面信息,却很容易被打上问号。习惯性质疑主要表现为对政府行为的质疑。如建设部曾经在其网站上公布《关于征求90平方米以下住宅设计要点意见的函》,可不到24小时就废止了该函。再比如,在天涯论坛关于368万天价过路费的讨论中,网民不但质疑收费的合理性、法律的公正性,而且将矛盾扩大到质疑制度的公正性,以至质疑整个执法群体。

十、网络传播的赈灾效应,使政府信息公开不足的影响力凸显,破坏了政府公信力

所谓赈灾效应,主要是指政府对涉政公共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不足。赈灾效应本来是说中国古代发生灾害时老百姓希望政府开仓放粮,而政府拒绝解救百姓困苦,绿林好汉就出来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等到政府镇压绿林好汉时,老百姓自然会支持绿林好汉而不支持政府。涉政突发事件发生后,群众很想了解事件的真相,政府也有信息发布的义务和权威性。但是政府不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而是等到各类媒体炒作和流言四起的时候,才花更高的代价去解释、澄清、辟谣,甚至去找这些媒体“算账”,结果当然收效甚微,更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在我国,80%的社会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部门,而只有20%的政府信息是公开的。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政府部门一直没有向群众解释政府决定和行为的习惯,政府往往运用其权力垄断信息,政务信息不公开或公开很少。即使公开,也属于权力型公开,公开什么,以什么渠道公开,什么时候公开等等,都由政府自己说了算,公众完全是被动的。这种公开方式具有浓厚的清官意识和不确定性。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政府不公开信息或慢公开信息,必然带来流言和谣言的传播。例如,2007年哈尔滨停水事件导致谣言漫天飞,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在总结教训的时候说:因为没有及时、准确地将有关真实信息公开,而是采取捂、盖、瞒、压的做法,致使谣言四起,引起群众恐慌和社会动荡,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个后果完全是政府自己造成的,责任自然由政府自己承担。

几点结论:

第一,政府公信力是国家和社会的无形资产,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政府的权威性、社会信誉度及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品牌,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赖,它表现为政府强烈的对公平、正义、效率、人道、民主、责任等理念的追求力和行动力。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公信力就是政府的生命,是政府不断前行的翅膀,政府应该像小鸟爱护自己的翅膀那样爱护自己的公信力。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是放射性的,尤其是网络传播,会使政府公信力在社会公众中扩散,乃至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政府公信力弱化或下降会导致社会不良的信用行为,致使整个社会信用环境恶化。一旦公众对政府失去信任,重新恢复政府公信力将极其困难,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政府“好事做了千千万,抵不上一件犯忌行为”。

第二,网络传播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既是坏事,也是好事。网络可以告诉我们社会在某些方面已经出现了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下一步的行动方向,确定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调整和完善。网络表达、网络发泄还可以释放社会上一些不满的情绪。矛盾和冲突不能掩盖、压制,而应让它显现、表现出来,这是“安全阀”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而网络传播恰可以对社会矛盾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防止出现跨地区、跨行业的全局性危机甚至动荡,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这种事件发生以后,又可以促使我们接受教训,克服官僚主义,教育干部和群众。从这一点上说来,坏事也可以转变为好事。”[5]正如郑也夫所说的那样:“不信任也包含了抱有期望这一层含义,正是由于这种期望的存在,才会导致产生失望与不信任,因此适度的不信任有助于纠正政府行为的走偏,并且也给建立信任提供了契机。”[6]也就是说,政府公信力的降低为建立良好的政民信任关系带来了契机,关键是政府如何认识、把握和利用。

第三,要将对网络传播的应急管理推进到治理的层面。因为网络传播与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政府政治、经济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与结果。在网络社会化的态势下,如果政府仍然仅仅把网络当作一种媒体来管理——不是不要管理,其结果要么是制约网络的发展,要么造成政府工作的被动与落后。因为以管理的角色定位应对网络媒体将会是对网络传播的消极制约,政府往往像消防队员救火那样,仓促上阵,被动应付,而且一次一次地重复着被动,以至于一次一次地透支自己的公信力。政府需要从更宽广和更深入的视野来看待网络,将网络传播从应急管理推进到综合治理。治理的主要目的不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管理,而是更加强调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中介组织、政府与民众等多元力量的互动、沟通与配合。因为网络涉政公共事件中信息传播的复杂性使得任何单一的干预策略都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失败风险,这就需要政府放权,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大力鼓励政民沟通与互动,营造出政府与公众、媒体、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环境与氛围。□

[1]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3]杜骏飞.政府网络危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4]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郑也夫.信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彭安玉

D630

A

1004-1605(2012)10-0042-04

郝继明(1969-),男,安徽安庆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公信力网民效应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机构公信力探析
懒马效应
完善仲裁制度 彰显仲裁公信力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偶像效应
“公信力”和“公信度”一样吗?
孤行独思录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