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个案干预

2012-09-12 01:47李婷婷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2年2期
关键词:来园豆豆回家

李婷婷

分离焦虑,是每个新入园的幼儿在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亲人,面对陌生的集体生活和教师同伴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紧张的焦虑情绪。有些幼儿一两天就能适应新环境,而有些幼儿则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若教师处理干预不当,则会延长幼儿的焦虑期。如何应对适应困难的儿童,让其爱上幼儿园呢?

背景:

A幼儿园为了缓解老师的工作压力,更好的处理幼儿的分离焦虑,实行九月、十月分期入园的策略。十月份开始,我以一名配班教师的角色深入某托班,开始了三个月的实习生活。

据主班黄老师介绍,九月份刚入园时,孩子每天哭得惊天动地、声嘶力竭,教师忙得焦头烂额、身心俱疲。不过,可喜的是一个月的努力没白费,除个别幼儿外,绝大多数孩子都已经能开心的来园,哭鼻子的现象基本消失。

国庆长假回园时,不仅九月份第一批未完全适应的孩子出现了情绪的波动,需要安抚,十月份新入园的孩子更是需要教师关注。而且,孩子容易受不良情绪的感染,处理好个别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可以减轻对其他孩子的影响。以下三个个案,经过干预处理后,分离焦虑感降低甚至消除。

个案一:要妈妈的颖颖

颖颖是九月份入园的,到十月份时却还未能适应。颖颖从出娘胎开始就没有离开过妈妈,从入园到离园一直哭闹着要妈妈,而且其嗓门特别大,只要她哭,整个幼儿园回荡的都是她的声音,特别是在午睡时,吵得其他孩子根本无法入睡。整个九月份,颖颖在园期间坚决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因此只来园半天。

针对颖颖的情况,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干预:

1.依恋物法——带上孩子喜欢的物品来园,建立“物”的安全感。叮嘱颖妈每天来园时让颖颖带上最喜欢的芭比、妈妈的照片,当颖颖哭的时候,抱着芭比和看着妈妈微笑的照片可以减轻她的思念,安抚情绪。经过一段时间,哭闹减少。接着,又叮嘱颖妈把颖颖在家吃饭的小碗和喝水的杯子带来幼儿园,中午在园吃饭睡觉,不能接颖颖回家。当颖颖不愿意吃饭时,就用家里的小碗盛上幼儿园的米饭,并告诉她是妈妈早上从家里带来的。两个星期后,给颖颖换成幼儿园的碗杯,她并没有拒绝,而且可以在园一整天。

2.模糊时间法——巧用孩子对于时间的模糊概念。颖颖每天反反复复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要妈妈”,“妈妈什么时候来”。在吃早餐时,我轻声回应“等你吃完早餐,妈妈就来”;午睡时,告诉她“等小朋友都起床了,妈妈就来了,你坐着等妈妈,不要吵到小朋友哦。”午睡起来,老师可以回应,“等吃完午点,妈妈就来了。”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环节,一步一步的把时间往后推,经过两到三天的时间,适应困难的儿童也能基本知道每天要做的事情,要做完哪些事情妈妈才能接她回家。颖颖在经过三天之后,每天就盼着小朋友睡午觉,吃午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等小朋友醒了妈妈就来了,基本不再哭闹。

个案二:呕吐的多多

多多每天由奶奶抱着进班,每次奶奶放下多多时,多多抓住奶奶的衣服,伤心的哭喊,“我要奶奶呀。”当奶奶转身离开时,多多就会呕吐,奶奶心疼的一边说“不上幼儿园”,一边动手把多多抱回家。跟多多妈妈交流后,让妈妈送多多来园。可妈妈送完多多后,通常会在活动室外的窗户偷看,被多多发现后,多多的呕吐加剧,妈妈不忍心也把多多带回家。老师多次做妈妈奶奶的思想工作,却总是没有效果。

认真分析多多的情况后,我找准了问题所在,采取了如下策略:

1.消退法——消除不良行为带来的好处。多多发现如果只是哭,妈妈奶奶不会带她回家,但是如果哭到呕吐,她就能达到回家的目的。因此,每次当妈妈奶奶送她来园后,她就会采取呕吐的策略来达成回家的目的,屡试不爽。所以,要想消除呕吐的行为,必须让行为带来的好处消失,如果呕吐达不到回家的目的,呕吐行为就会消失。

2.家长工作——找到家庭的权力核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家长工作。通过家访发现家庭权力的核心是多多爸,一家之主“一言九鼎”。我主动跟多多爸爸交流了多多的情况,并告诉他只要多多出现呕吐症状时,妈妈奶奶视而不见,不带多多回家,行为就会消失。因此,多多爸爸要求妻子和母亲不准在教室外偷看,更不允许中途接孩子回家。从那之后,多多的呕吐没有再出现。

个案三:小小的豆豆

豆豆是我们班最小的,像个婴儿一样需要呵护。每次来园,就搂紧妈妈的脖子不让妈妈离开。幼儿园的一切环节对豆豆都是挑战,在家里用奶瓶喝水,在幼儿园却要自己拿着杯子喝;在家定时就会有人给他脱裤子尿尿,在幼儿园却要主动开口叫老师帮忙;在家有人哄着睡,在园要自己睡……强烈的对比,豆豆的嗓子都哭哑了。

豆豆年龄相对其他孩子更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针对豆豆的情况我采取了如下对策:

1.指定教师法——让孩子与某位固定的老师建立关系,形成对“人”的安全感。我班的三位老师进行分工,每位老师负责专门与其中三分之一的孩子建立固定的亲密情感。我是豆豆的指定老师,当豆豆哭闹时,我主动抱抱他,给他擦眼泪,时时关注他,慢慢的他觉得我是值得信任的。所以,每当豆豆有需要时,他会用眼神、动作、语言向我传递信息,我也能领会并给予帮助指导。

2.渐进法——从少到多,从观察到参与,帮助幼儿慢慢适应在园生活。比如:午睡这个环节,豆豆最开始时十分抗拒,大哭大闹,我就让他拿个小椅子坐在旁边看着其他小朋友睡,只是让他知道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这个环节。过了两天,就拿掉小椅子,让其必须坐在床边,脚可以放在地板上,豆豆稍微反抗后服从了。再过了几天,要求他必须把脚放在床上,不能放在地板上,豆豆也是稍微反抗后服从了。再过了两天,要求他必须躺下来,可以睁着眼睛,再后来,他自己就睡着了。

猜你喜欢
来园豆豆回家
自由自在的豆豆
如何挖掘“来园、离园接待工作”中的教育价值
迎来送往,妙趣横生
小签到 大作用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生活组织探析
豆豆过夏
回家的路(外一则)
1670天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