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记者 林凤鸣)住房保障信息系统以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为基础,并与之关联互通,是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建成的专业系统。它是受理被保障家庭申请,对申请人资格等申报事项进行审查审核,公开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发布有关公示信息,在市、区、街道、社区应用的跨行业跨区域的业务管理系统,也是调查统计住房、收入、人口、婚姻、财产等家庭状况,测算住房保障需求,管理保障性住房项目,反映住房保障能力和现状,为制定住房政策提供相关数据的决策支持系统。
按照“数据现势化、服务信息化、平台共享化、管理动态化”的指导思想,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围绕以下四个方面研发建设,功能框架已基本确立。这四大功能为:
(一)能够统计分析四级行政区域的住房状况和住房保障需求,为制定保障规划提供依据。依照四级行政区域的逻辑结构,分层级实时掌握相应区域内居民家庭的住房状况:建筑面积、套数、人口数、户数、人均面积、户均面积等六大指标,并以空间分布、表格、柱状、饼状等直观生动的形式予以展现;根据住房面积、人口、收入三大要素,实现组合统计分析,实时掌握某一行政区域的保障需求。
(二)能够反映住房保障能力,实现对保障房源的有效监控和利用。保障能力是根据测算出的保障需求研究确定的,即需要建设多少保障性住房才能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一是全面展示某一行政区域各类保障性住房项目的数量、空间分布以及供给状态;二是可提供每一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基本情况:位置、名称、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套数、供给状态、项目进展情况等。
(三)能够展示当前住房保障水平,掌握保障的现实状态。实现某一行政区域保障水平的四类分析:保障住房需求户数、保障实施户数;保障房源需求面积、已实施保障面积;保障房源需求套数、已实施保障套数;预算保障资金总量、已实施保障资金总量;展示已得到保障占当前该区域保障需求的比重;对被保障家庭的保障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展示被保障家庭的基本情况:位置、户主姓名、户籍人口、住房面积、人均收入、受保障类型、纳入保障时间等七大指数。通过跟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关联,可以查询到该家庭住房的权属登记,权属追溯,宗地图、平面图。
(四)能够实现“两级管理,三级审核”的网上运行,提高保障工作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市区两级住房保障管理机构保障对象资格认定和日常保障管理提供信息工作平台;对市、区、街道三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辖区内住房保障复核、公示、动态管理等具体环节进行监管,对住房保障受理、初审、监管、年度复核等日常工作进行监督。
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外在框架,主要有五大板块组成,共同实现系统四大功能:
(一)调查更新板块。可以实现对我市所有家庭和住房情况的常态调查和及时更新。通过系统将宗地下发到街道,调查员根据宗地数据进行入户调查,根据实时调查反映居民家庭住房、收入、户籍数据信息更新的现势状态。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集中调查全部过渡到常态调查,与原有数据进行比对核实,变更调整居民家庭的住房、收入、人口、户籍等情况,以保持数据的常用常新,为测算住房保障需求提供基础数据。
这一板块的使用者为社区、街道、区(市)。
(二)统计查询板块。集中反映住房状况、保障房源和保障现状。一方面,实现分级比对查询。根据权限,由社区、街道、区、市保障机构分级查询本辖区内有关住房需求情况、项目基本情况和社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情况。实现对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租赁住房房源选址、立项、建设、竣工情况,以及销售许可、房地产登记状态的实时监控,分析已保、在保和计划保障的总量,为科学制定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量化指标;另一方面,实现对每个家庭调查情况、房源项目、被保障家庭保障情况的查询。这一板块的使用者是市、区、街道、社区管理机构,并提供领导决策。
(三)审核办理板块。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办公。依照“两级管理、三级审核”的基本原则设定保障对象、保障资源和保障资源配售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实现各类保障申请、审批、备案、配售(租)工作流程的分级管理。通过与公安、民政、工商、税务、公积金、房地产登记等数据信息的对接,实现对申请人住房、人口、收入的核查。通过各部门的联合审查,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核的准确率大大提高,进一步保证了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公正。这一板块的使用者是街道、区(市)和市级管理机构。
(四)公示发布板块。通过“住房保障网”实现与“房地资源网”、“网上房地产”等信息平台的良性互动。将住房保障业务办理中涉及的申请审批结果、房源情况、家庭入围、摇号结果等实现同步公示公告;实现社会监督,接受居民举报或信息反馈,公告处理结果,实现公开化、透明化管理。这一板块的使用者为区(市)和市级管理机构。
(五)流程监控板块。即实现住房保障全过程监督和控制。对调查更新过程实施跟踪管理,对保障对象审批流程实施监控,查看每一申请家庭当前所处的审批或保障环节和状态,调度工作进度,对错情及违规行为实行干预。这一板块的使用者主要为区(市)和市级管理机构。
(一)规范住房保障管理。实现申请、审核、公示、公告、保障一网式动态管理,将基础地理、建设监管、权属登记、社会保障等诸方面信息实施汇集和共享,有利于实现住房保障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及时客观反映全市保障能力和保障水平,动态掌握全市居民的住房保障需求和保障状态,为制定我市的住房保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量化指标,提升其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提高基层管理水平。为强化社区、街道和区级住房保障管理和服务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通过数据更新、比对和信息下放,为基层强化住房保障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创造了条件,提升了基层管理的总体水平。
(四)提高了工作透明度。实现了各工作环节流程的公开透明和互相监督,通过保障资源、保障对象、保障状态等信息的政务公开,强化社会监督,提升了政府的形象。
青岛市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将按照“新、全、联”的工作思路,结合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同步推进和完善。
新,就是要建立以社区为调查主体的常态更新机制,实现居民家庭的住房、人口、收入信息的动态化、现势化,同时为社区管理服务。
全,就是要由七区扩展到五市;由住宅房屋扩展至包括非住宅在内的城市所有房屋的整体监管,逐步扩大系统的外延和覆盖面,最终实现整个青岛市住房保障信息系统的全覆盖。
联,就是扩大系统和数据共享、交换的范围,社区、街道、区、市四级,通过与全市相关部门的数据接口,实现立体的、多角度的综合监管,并与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关联,共同为正在建设的全国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