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林 董 宁 叶 虹 鲍美娟
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评估现状的调查
张 林 董 宁 叶 虹 鲍美娟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跌倒预防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138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护理人员对医院护理管理部门要求的各项跌倒评估内容知晓率、完成情况和必要性认识。结果:138名护理人员对医院要求评估项目知晓率最高的内容是“患者年龄”,知晓率最低的内容是“化疗药”;评估完成情况最好的内容是“患者年龄”,完成情况最差的内容是“抗癫痫药”;对评估项目必要性认识中完成最好的内容是“患者年龄”,完成最差的内容是“健康教育依从性”;护理人员各评估内容完成情况与护理人员对各项跌倒高危因素内容的必要性认识有相关性;年龄、工作年限与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得分有差异。结论:医院应采用案例分析等各种形式、各种方法加强对护士培训,提高护士对跌倒高危因素的认知水平,同时还应完善住院患者跌倒评估表,增加“害怕跌倒”和“患者对健康教育依从性”等内容。
护理人员;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
跌倒是指患者突然或非故意地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跌倒包括以下两类: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同一平面的跌倒。跌倒不仅是导致患者严重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健康损失[2]。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已经逐渐认识到跌倒是可以被预测,而且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3]。
我国针对住院患者跌倒的调查研究起步较晚,以“跌倒”为关键词在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仅能搜索到537篇相关文献,而在Ovid数据库以“fall”为关键词,则可寻找到280 218篇相关文献,并且国内文献较多是对住院患者跌倒因素作出较为系统性的评价和干预,而针对具体因素的深入研究则较为少见,尤其对外在环境因素和护理管理制度等刚性指标的评估更为罕见。同时,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在跌倒高危因素评估方面,大多是针对患者,很少有关于护士对于患者跌倒高危因素评估方面的认知调查,仅查到赵玉香等[4]的老年病区护士对预防跌到知识运用现状的调查,辛胜利等[5]的养老院护士及护理员对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认知情况调查研究,以及朱晨茜等[6]的护士对住院老年跌倒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本文针对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评估现状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0年11月~2011年5月期间,调查我院部分科室的注册护士(临床工作时间>1年)共138名,均为女性。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9.13±4.90)岁。学历:中专50名,大专70名,本科及以上18名。职称:护士76名,护师52名,主管护师10名。工作年限1~22 年,平均(8.60 ±4.56)年。科室:内科63名,外科25名,妇产科21名,ICU 29名。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参与此项调查。
1.2 方法 采用复旦大学护理学院跌倒课题小组自行制定《住院患者跌倒高危因素评估问卷》,该问卷是在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列出16类跌倒的高危因素,分别从医院护理管理部门的要求、护理人员本人实施情况及认识三方面对跌倒高危因素进行调查。
1.3 资料收集过程
1.3.1 通过预试验检查设计方案、调查量表及问卷有无不妥当的地方。
1.3.2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解释研究目的、过程、意义及参与的自愿性、保密性和无害性,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3 向研究对象详细说明量表及问卷的填写方法和要求,请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完成。有理解不清的地方由调查员给予详细的解释。
1.3.4 资料当场收回后,逐条检查、核对,有漏项者,及时补填以确保资料合格。
1.4 资料分析方法
1.4.1 采用频数、均数对护理人员一般资料、护理人员对各项跌倒评估内容知晓率、完成情况和必要性认识进行描述性研究。
1.4.2 采用Pearson分析护理人员对各项评估内容的完成情况与必要性认识的关系。
1.4.3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特性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的差异进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 护理人员对医院要求的评估内容的知晓程度 在医院护理管理部门的要求中,采用是非题,回答“是”得3分,回答“否”得2分,“不清楚”得1分,量表总分35~105分,得分越高,表明护士对医院要求跌倒评估的内容知晓度越高;反之越低。知晓率最高的5项内容是“患者年龄”、“跌倒史”、“泻剂”、“体位性低血压”和“疾病诊断”,知晓率最低的5项内容是“化疗药”、“睡眠混乱”、“害怕跌倒”、“抗组胺药”和“止痛麻醉药”。具体情况见表1,表2。
表1 护理人员对医院要求的评估内容的知晓程度条目得分最高5项排序(n=138)
表2 护理人员对医院要求的评估内容的知晓程度条目得分最低5项排序(n=138)
2.2 护理人员各项评估内容完成情况 在护理人员各项评估内容完成情况中,采用Likert 5级评分,1为从不,2为很少,3为有时,4为经常,5为总是,量表总分35~175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按医院要求执行的越好;反之越差。其中完成情况最好的5项内容为:“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利尿剂”、“日常生活能力”和“降压药”;完成情况较差的5项内容为:“抗癫痫药”、“扩血管药”、“化疗药”、“抗组胺药”和“抗精神病药”。具体情况见表3,表4。
表3 护理人员各项评估内容完成情况条目得分最高5项排序(n=138)
表4 护理人员各项评估内容完成情况条目得分最低5项排序(n=138)
2.3 护理人员对各项跌倒高危因素必要性的认识 在护理人员对各项跌倒高危因素内容的必要性认识中,采用Likert 5级评分,1为完全没必要,2为不太必要,3为一般,4为很有必要,5为非常有必要,量表总分35~175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人员对跌倒评估内容的认同感越高;反之越低。各项得分相加计算护理人员必要性认识总分。其中认同感最好的5项内容为“患者年龄”、“疾病诊断”、“降压药”、“降糖药”和“止痛麻醉药”;认同感较差的5项内容为“健康教育依从性”、“酗酒和吸毒”、“害怕跌倒”、“沟通能力”和“步态不稳、平衡能力不佳”。具体情况见表5,表6。
表5 护理人员对各项跌倒高危因素内容的必要性认识条目得分最高5项排序(n=138)
表6 护理人员对各项跌倒高危因素内容的必要性认识条目得分最低5项排序(n=138)
2.4 护理人员各项评估内容完成情况与跌倒高危因素间的关系 护理人员对各项评估内容的完成情况与护理人员对各项跌倒高危因素内容的必要性认识条目之间的相关性,经Pearson's分析表明得分呈正相关(r=0.343,P <0.05)。
2.5 不同特性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的差异
分析表明,年龄、工作年限与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职称、所在科室等一般资料不同的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7。
表7 不同特性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的差异(n=138,±s)
表7 不同特性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的差异(n=138,±s)
项目 人数 量表评分(分) F值 P值年龄(岁)20~24 24 127.30 ±25.37 3.8316 0.0241 25~34 91 127.51 ±20.34 35~41 23 140.39 ±14.10学历中专 50 131.04 ±22.07 0.9945 0.3726大专 70 130.24 ±20.08本科及以上 18 123.22 ±20.32工作年限(年)1~5 37 123.97 ±22.92 3.1436 0.0274 6~10 62 129.02 ±19.61 11~15 28 132.50 ±19.43≥16 11 144.64 ±17.60职称护士 76 130.13 ±21.79 2.1924 0.1156护师 52 131.37 ±19.13主管护师 10 116.60 ±19.52科室内科 63 131.67 ±21.39 0.6264 0.5992外科 25 124.92 ±20.56妇产科 21 129.05 ±18.79 ICU 29 129.62 ±21.69
3.1 跌倒高危因素分析 年龄是患者跌倒危险的显著因素。研究发现[7],65岁以上住院老人跌倒危险性增加,且跌倒危险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老年人年纪较大,感官系统退化,肌力降低,视力不佳,平衡较差,步态不稳等均会增加老年人意外跌倒的风险。
许多疾病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使患者身体和精神的变化功能储备下降而更易跌倒。因此,医院将疾病诊断列入跌倒评估中。
使用特殊药物会影响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增加了跌倒的发生率,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和麻醉镇痛药等,被公认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
曾经发生过跌倒的患者,其再次发生跌倒的概率增加。不同研究显示,再次跌倒发生率最低也有16%,最高可达52%[8]。因此对这些有跌倒史的患者,护理人员入院时应充分重视。由此护理人员将跌倒史列入了高危因素的行列中。
不论是疾病导致的意识障碍还是服用酒精、吸毒导致的意识混乱都将引起跌倒,意识混乱是导致跌倒的直接因素。
由此可见,“患者年龄”、“疾病诊断”、“使用药物”、“跌倒史”和“意识混乱”成为了公认的跌倒高危因素,所以医院将这些评估内容均列入了评估表中。
3.2 护理人员对医院要求评估内容的知晓程度分析 在所有评估内容中,在医院护理管理部门的要求中,护士知晓率最高的5项内容是“患者年龄”、“跌倒史”、“泻剂”、“体位性低血压”和“疾病诊断”;知晓率最低的5项内容是“化疗药”、“睡眠混乱”、“害怕跌倒”、“抗组胺药”和“止痛麻醉药”。护士对医院要求的评估内容知晓程度不一,可能由于医院对于跌倒评估的规定不明确,或未进行过强调。其中,“患者年龄”、“跌倒史”、“泻剂”和“疾病诊断”,内容如前文所述,已成为医院和护理人员公认的跌倒危险因素,因此护理人员较为明确。
3.3 护理人员各项评估内容完成情况分析 “利尿剂”、“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内容完成情况最好,可能与医院在跌倒评估方面的监督和管理较好有关。“化疗药”、“抗组胺药”这两项内容护理人员完成情况较差,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对医院要求的评估内容的知晓程度较差的两项。对“抗癫痫药”、“扩血管药”、“化疗药”、“抗组胺药”和“抗精神病药”5项条目的评估,护理人员完成情况较差,这可能与护理人员忽视了某些药物副作用以及对跌倒的影响认识不够有关,所以医院应增加相关培训,并对其中某些评估项目进行强调,以便护理人员更明确的开展评估工作。
3.4 护理人员对各项跌倒高危因素内容的必要性认识分析“害怕跌倒”和“患者对健康教育依从性”是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国内外的文献表明[9],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随着“跌倒后综合征”的确认和“害怕"这个术语的应用,害怕跌倒即成为一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问题。跌倒引起心理创伤,进而使老年人活动减少,最终导致身体能力丧失。健康教育是回报率最高的健康投资。澳大利亚的一个对社区居民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项目,覆盖人群4~6万人,费用600万澳元,最终使跌倒的发生率减少了22%,跌倒所致的住院数减少了20%[10]。根据患者状况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发放老年人安全知识手册,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以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以人为本、因人施教的防跌倒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集体式的说教教育[11],表明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对于预防跌倒、促进疾病的康复尤为重要。医院往往对“害怕跌倒”和“健康教育依从性”的必要性强调的过少,也并未将其列入评估内容中,同时可能由于临床护士目前还不能明确和掌握“依从性”判断标准,所以护理人员对两者必要性认识较低。护士认为“沟通能力”是患者的外在因素,忽视了“沟通能力”障碍患者多数身体虚弱或有精神疾病等情况,忽视了“沟通能力”不佳患者有较高的跌倒危险性这一潜在因素,从而导致必要性认识较低。护理人员对“酗酒或吸毒”一项必要性认识程度较低,可能是由于住院患者很少有酗酒习惯有关。吸毒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患者均会否认吸毒,使得护士不能及时评估到真实情况。护士认为必要性较高,其完成情况也较好。经验证,“患者年龄”、“疾病诊断”和“降压药”都是护理人员完成情况较好及必要性认识程度较高的3项内容。
3.5 护士对跌倒评估完成情况与护士对于跌倒高危因素项目的必要性认识相关性分析 护士完成的频率高低与护士对于跌倒高危因素项目的必要性认识相关,其结果有统计学意义(r=0.343,P<0.05)。这表明护士对跌倒预防知识了解越多、越深刻,对评估项目完成的频率就越高。
3.6 不同特性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的相关因素分析
3.6.1 年龄、工作年限 统计结果表明,年龄、工作年限与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得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随着年龄和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从实践中得到更好的认识,工作时间较短的护士亦可通过学习、培训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3.6.2 学历、职称、所在科室 统计结果表明,学历、职称、所在科室等一般资料不同的护士对医院跌倒预防评估必要性认识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抽样的医院为专科医院,科室与科室之间差异性不大,抽取护士的学历和职称较为接近有关。
随着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实施和完善,护士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护士对医院要求评估项目的认识、完成情况以及认识必要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对跌倒高危因素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待改善,特别对是跌倒高危的潜在因素的认识,医院应加强培训,采用案例分析等各种形式、各种方法使护士知识水平提高。
此外,医院应完善住院患者跌倒评估表,将“害怕跌倒”和“患者对健康教育依从性”等内容增加到评估工具中,从而更全面的评估患者。总之,增强护士对跌倒预防的知识水平,使其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预防患者跌倒的意识,是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重要保证。
[1]Oliver D,Britton M,Seed P,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evidence based risk assessment tool(STRATIFY)to predict which elderly inpatients will fall:case-control and cohort studies[J].BMJ,1997,315(7115):1049-1053.
[2]孙燕鸣.伤害住院患者疾病负担研究[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
[3]王声湧,池桂波.我国伤害预防与控制研究现况和展望[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5):55-57.
[4]赵玉香,库洪安,于淑芬,等.老年病区护士对预防跌倒知识运用现状的调查[J].现代康复,2001,5(22):135.
[5]辛胜利,陆 悦,李颖堃.养老院护士及护理员对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认知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6):43-45.
[6]朱晨茜,宋 意,阳世伟.护士对住院老年跌倒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J].吉林医学,2010,31(16):2456-2457.
[7]金卫群.如何预防住院患者跌倒[J].医院管理论坛,2008,25(12):33-34.
[8]Vellas BJ,Wayne SJ,Romero LJ,et al.Fear of falling and restriction of mobility in elderly fallers[J].Age Ageing,1997,26(3):189-193.
[9]包 月.老年公寓老年人害怕跌倒心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9.
[10]Kempton A,Van Beurden E,Sladden T,et al.Older People can stay on their feet:final results of a community based-falls prevention programme[J].Health Promot Intern,2000,15(1):27-33.
[11]陈赛娇,何金莲,刘细莲,等.两种健康教育方式防止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5,20(13):60-61.
Investigation the assessment current situation of nursing staff on high risk factors for falls of inpatients.
ZHANG Lin,DONG Ning,YE Hong,et al(Shanghai Public Health Clinical Center,Shanghai201508)
Objective:To lear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our hospital's nurses on prevention and assessment of patient's falls.Methods:Apply convenient sampling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38 clinical nurses about the high risk factors for falls which the hospital requires to assess and the nurses'awareness,completion situation and necessary knowledge of the assessment contents of various tumbles required by nursing management department.Results:138 nurses were most aware of"patient age"but least aware of"chemotherapy drugs"of the items which the hospital requires to assess,the best completion of the assessment was"patient's age",and the worst was"antiepileptic drugs",and for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of the assessment items,the best one was"patient age",while the worst of the five items was"health education compliance".There wa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urses'completion of the assessment contents and their necessary awareness of the high risk factors of tumbles.Moreover,there were differences between age,work experience and the scores from the necessary awareness of the hospital's prevention and assessment of patient tumbling.Conclusion:The hospital should take various forms and methods like case study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nurses and raise the awareness of high risk factors of tumbles.Meanwhile,the hospital's tumbling assessment form should be improved by adding contents of"afraid of fall"and"patients'compliance to health education"etc.
Nurse;In-patient;Risk factors for falls
2012-03-09)
(本文编辑 王亚芹)
201508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张林:女,专科,主管护师
鲍美娟,女,主管护师,护理部主任
复旦大学护理研究基金(FNF201014)
10.3969/j.issn.1672-9676.2012.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