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2012-09-05 10:45邱梅婷
海南医学 2012年13期
关键词:高凝二聚体产物

邱梅婷

(柳州市肿瘤医院检验科,广西 柳州 545005)

恶性肿瘤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邱梅婷

(柳州市肿瘤医院检验科,广西 柳州 545005)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患者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其降解产物(FDP)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检查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恶性肿瘤转移组、恶性肿瘤未转移组、良性肿瘤组、健康对照组的D-二聚体、Fib和FDP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转移组D-二聚体、Fib和FDP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未转移组D-二聚体、Fib和FDP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良性肿瘤组D-二聚体、Fib和FD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D-二聚体、Fib和FDP常升高,处于高凝状态,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显著相关。

D-二聚体;恶性肿瘤;预后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的改变。本文通过检测68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及其降解产物(FDP)的水平,以探讨其在肿瘤进程、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68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未转移组病例602例,未转移组包括肺癌49例、胃癌22例、乳腺癌235例、食管癌19例、结直肠癌21例、宫颈及卵巢癌34例、鼻咽癌152例、恶性淋巴瘤47例、其他23例;其中男性179例,女性423例,年龄23~84岁。恶性肿瘤转移组85例,男33例,女52例,年龄27~79岁,其中原发于乳腺24例、肺17例、鼻咽16例、淋巴8例、肠2例、胃3例、食管2例、宫颈及卵巢癌6例、其他7例。同期良性肿瘤组67例,男29例,女38例,年龄24~63岁。恶性肿瘤组及良性肿瘤组均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等确诊。正常对照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为25~54岁,均为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且无血液高凝状态疾病。

1.2 方法与试剂 血标本采集静脉血用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分离血浆;仪器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分析仪;D-二聚体、Fib和FDP试剂为其仪器配套试剂。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同时做质量控制,均在控。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的测定结果 两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D-D、Fib、FDP含量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组与未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DD、Fib、FDP检测结果的比较

表1 各组DD、Fib、FDP检测结果的比较

?

2.2 各组血浆D-D测定结果 各组D-D含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血浆D-D测定结果(例)

3 讨 论

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唯一一种血浆球蛋白,主要参与血液凝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作用下分解产生的多种降解产物。在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单体,继而在蛋白因子XⅢa的作用下形成交联纤维蛋白单体,交联纤维蛋白单体被纤溶酶降解为包括D二聚体在内的一系列特异性降解物。

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是决定癌细胞转移的一个关键因素,有研究显示[1],Fib及其降解产物的血浆含量在体内有癌细胞时增高,可以增强血小板对癌细胞的粘附,从而有利于癌细胞转移,因此对患者血浆FD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其由高到低可作为肿瘤受到控制的一个信号,FDP水平继续升高往往预示着肿瘤有转移的倾向。本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Fib及FDP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复发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2-4],这是可能因为肿瘤组织产生膜结合组织因子分子进入循环系统,可激发外源性凝血通道,肝脏合并抗凝血酶和蛋白C降低,导致纤维蛋白原升高。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它的增高反映了体内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由于肿瘤细胞的入侵以及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药物损伤血管内皮,使得肿瘤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凝血异常。在本研究中发现,恶性肿瘤组的D-二聚体高于良性肿瘤及健康组,特别是恶性肿瘤转移组明显增高,这表明肿瘤晚期凝血异常增高,并提示D-二聚体持续升高与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有关。可见,D-二聚体是检测凝血障碍、提示肿瘤恶化的敏感指标,对其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肿瘤患者凝血异常属于副癌综合征[5],血栓栓塞性疾病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及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恶性肿瘤患者常伴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异常,随病情的发展进而持续高凝状态,出现凝血机制紊乱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6-7]。因此,检测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水平,对恶性肿瘤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朱武凌,范秉琳,贺立山,等.肝癌患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及其原因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3):180.

[2]张红雨,陈红涛.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1,14(5):225-226.

[3]刘国平,许 刚,史 进,等.食管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2,42(3):30-31.

[4]Sallah S,Wan JY,Nguyen NP.Venous thrombosis in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 t determination of frequency and characteristics[J].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2002,87(4):575-579.

[5]托马斯,朱汉民.临床实验诊断学:实验结果的应用和评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61.

[6]郑春霞,左 媛,陈正堂.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晚期肝、肺、癌病人溶栓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J].重庆医学,2001,30(1):95.

[7]邓碧兰,庄燕玲.肝病患者出凝血四项和D-D的检测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8):117-119.

R730.3

B

1003—6350(2012)13—09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3.044

2011-12-28)

邱梅婷(1973—),女,壮族,广西柳州市人,主治医师,硕士。

猜你喜欢
高凝二聚体产物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青年编委会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天然产物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
胃癌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及中医研究进展*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